西路军只有400人到新疆,400人中近100位开国将军,还有1人正国级

西路军只有400人到新疆,400人中近100位开国将军,还有1人正国级
2020年08月02日 11:23 靓女又怎么样

1937年西路军总部和剩下的部队集中到石窝山头举行西路军军政委员会会议,成立西路军工作委员会,由李卓然、李先念、王树声等人组成。李先念负责军事指挥,李卓然负责政治领导,部队编成三个支队,第一个就是王树声、朱良才率领的右支队到大山打游击。第二个是毕占云、张荣率领的妇女团总部干部团就地坚持游击。第三个就是李先念、程世才、李天焕率30军为左支队到左翼大山打游击。

分散突围之后仅有一支部队跳出了包围圈,左支队一千余人在李先念、程世才的率领之下,在进入祁连山大约二十天之后,实在没有什么吃的,他们决定杀掉战马分给战士们。1937年,部队到达青海海巡堡以北的分水岭,这天晚上,部队和陕北取得联系,这是这支部队时隔二十多天之后首次与中央取得联系。中央作出指示可以直接去迪化,或者是进入内蒙并安排人员前来接应。

为了安全起见,决定每周和中央联络一次,部队有了方向就有了前进的动力,对于这一支身处绝境的孤军来说,无疑是一剂强心剂。此后,左支队在当地牧民作为向导的带领之下,于1937年4月22日来到安溪境内的蘑菇台,左支队在冰天雪地荒无人烟的祁连山走了整整43天,终于在牧民的帮助之下走出了祁连山,此时部队剩余不到九百人。白墩子是由甘肃进入新疆的重要关口,

1937年左支队来到这里,部队刚一到就远处尘土飞扬,两千多马家军飞驰而来。左支队摆脱敌人的追击,可是却又将自己陷入另一个险境。在茫茫戈壁之中,白天酷热难当,晚上寒风刺骨,夜里他们也不能睡觉,因为一旦躺下,就有可能永远醒不来,最终左支队只有400多人走到猩猩峡。中共中央驻新疆代表陈云、滕代远带来了被装、食品和药品前来慰问左支队,抵达新疆的这400多红军指战员入疆之后整编为总支队,对外改称为新疆督办公署新兵营,在经过整训之后,又再一次投身到抗日队伍中。

1955年授衔时,这400多人中有近100人授予了将军军衔,李先念于1983年当选为正国级领导。郭天明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程世才、饶子健、李天焕等等被授予中将军衔,方天毅、朱火华、陈熙、宋承志、安志敏等等,授予少将军衔。由于篇幅有限,不能将所有授衔的将军详尽,西路军的历史已经不再是一个禁止谈论的禁区,他们的英勇事迹正在一步步的向世人展示。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