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粤清蒸宝典,美食的诱惑。

南粤清蒸宝典,美食的诱惑。
2020年07月26日 17:26 小学快乐课堂

对于食客说清蒸鱼未熟,由是鱼肉中还有红色的血丝,故此鱼不埋单。一般情况下,都是餐厅觉得不如息事宁人,就不收那条鱼的款项。而厨师呢,会觉得冤枉,明明鱼已经是蒸熟了的,所以他的心理上会觉得客人难侍候,或者想着下次蒸鱼的时间再长一点。

到底这厨师是冤还是不冤呢?这就涉及到清蒸鱼的技术核心了。在粤菜中,清蒸的技法多用于蒸制水产。水产经初步加工后,只加少量的料头辟腥,利用水蒸气来致熟。怎样才能令鱼肉达到最佳的口感?秘诀在于,要选择生猛的还在游水的鱼,在宰杀时还得将鱼放血,即从鱼的鱼鳃部和尾部各划-刀,这时的鱼还未死,放回水里,就会挣扎游动,血从伤口处流出,直到流尽:将鱼捞出,再进行刮鱼鳞和清除内脏等步骤。这样的处理方法,也是制作淡水鱼生必经的步骤,看似不太人性,但其效果却是显而易见的,放血后的鱼肉无腥味且色洁白,也就不存在“鱼不熟仍有红色血丝”的纠纷了。有刁钻的老板,要求负责杀鱼的水台厨工学习鱼类的解制技术,务求刀切中动脉, 让血流得更彻底一些。

现在可见的清蒸鱼,多数是指将鱼蒸熟后淋技油的,其实这已经是新派厨师的做法了。最传统的清蒸鱼,所选用的料头较多,有冬菇丝、瘦肉丝、火腿丝、姜丝等,将这些料头铺到鱼面上,蒸的时候,食材的味道就渗入到鱼肉中:蒸好之后,将蒸鱼水倒出,再埋个清薄的芡汁,重新淋到鱼身上。所谓的“清蒸”,原意是不加色水的蒸法,即芡汁中没有鼓油等深颜色的调料。为什么要加那么多料头去蒸鱼?是因为旧日的厨师,觉得池塘里养殖的淡水鱼,总也带有泥腥味,所以要以其他食材去增香加味。

而新派的厨师则认为,鱼的本味就好,增加肉丝火腿的做法,反而使鱼的味道变浊而复杂,虽则使用了豉油,不过仍然以"清蒸”冠名。有些酒店的规定是不给活鱼进场的,可是中餐厅依旧有清蒸鱼售卖,那是因为厨师深诸蒸鱼之道,能想办法让冰鲜的鱼,尽可能地恢复活鱼的成色和0感。除了技法之外,鱼的选择还是至关重要的。

顺德人有“失魂鱼”一 说,在他们的观念中,刚捕获出水的鱼是最新鲜、味道最正的,如果经过长途运输和奔波,鱼就要失魂了,失魂的鱼肉质纤维会疏松,蒸制后会有“霉口”的感觉,没有鲜鱼应有的紧实和肥甘。于是出现了瘦身鱼和吊水鱼。

养殖鱼的,总是追求让鱼在最短时间内、最大限度地谷肥(谷为方言,谷肥即催肥),这样生产的鱼,肉质不佳,价格也低,食客不太受落。后来有人从中看到商机,将这类肥鱼收购,放到洁净的清泉水中养殖一段时间,其间不投放任何饲料,鱼在自然的状态下变得苗条,因此就有了“瘦身鱼”。

“吊水鱼”也是指同样的处理方法。普遍认为,瘦身的鱼肠没那么肿涨,鱼肉的脂肪也减少,清爽、鲜甜的口感能体现鱼味。后来有人觉得这些做法还是不过瘾,就把肥鱼移到流动的潭水里去养,依靠溪水的激流,使鱼不断地随着水流游动。活动量足够大的鱼,鱼肉的坚实感才更强,加之将放养的时间拉长,达到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使得“老”鱼的好处很多,最明显的特征在于,鱼肉里会显现出七彩的光泽,这样的鱼,自然也就更为矜贵。

“挑鱼不挑大,鱼身刀工处理、蒸前腌制不超过10分钟,鱼身架空蒸制,蒸鱼汁和鱼分开,一鼓作气蒸好鱼。”这是一位粤菜厨师总结出来的清蒸鱼的秘笈。大部分品质好的鲜鱼都可以用来制作清蒸鱼,体型适中的会以原条蒸制;体型较大、肉质较厚的,则要将鱼肉和鱼骨拆分后蒸,比如大条的罗非鱼,如果整条侧卧着蒸,则上面的鱼肉因蒸的时间长而流失味道,下面的鱼肉又因蒸汽不够难熟。解决方案也有,是以顺德厨师的刀法,将鱼肉切成薄片,鱼骨先平铺到碟子里蒸,再加入鱼肉快速蒸熟,这种分步清蒸法也有不错的效果。另外在刀法上,还有将整条鱼处理成平扒在碟子中的,比如小条的瘦身鲩鱼,这样的做法不仅能令卖相更好看,而且还能缩短蒸鱼的时间。一碟清蒸鱼的背后, 也隐藏乾坤。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