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国有资产为何成了香饽饽?

优秀国有资产为何成了香饽饽?
2021年08月03日 19:00 红刊财经

红周刊 作者 | 水开

今年以来,白酒类、中药类、煤炭、钢铁等优秀的国资控股或参股的上市公司市值不断增长,持有这类公司的股民也是赚多赔少。那么,相比以往,国有资产为啥能成为炙手可热的香饽饽呢?主要有以下四种原因:

一、所有国资上市公司首要职责,就是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国资保值增值的过程也是股民资金保值增值的过程。

国资上市公司中许多是国民经济的骨干和基石,营收和利润增长是公司长期追求的目标。所以作为国资领导,会全神贯注把经营放在第一位,而不会特别在意股价的高低,更不会做虚假市值管理。这几点是许多私营企业管理者做不到的,因为他们认为套现(提前锁定未来收入)比长期经营企业更划算。而这些身居上市公司要职的私营企业管理者基本都是大股东,持股比例高,持股成本低。他们的筹码会让各路资金望而却步,他们的大比例减持对股东的伤害是致命的。去年,某个私营企业大股东通过减持股份,把控股股东的地位都减没了,这样的上市公司,投资者只能用脚投票,股价步入漫漫熊途。而作为国资,为了保留绝对控股的地位,即使减持也仅仅是一小部分,不会造成股票筹码供大于求,从而引起股价大幅下跌。所以,国资企业更值得信赖。

二、优秀国资的管理更加民主,决策更加透明,决策的结果正确率会更高。

优秀的国资及其入股的企业都有完备的议事议程,更能发挥集体作用,而不是领导一言堂,这就杜绝了很多违规事件发生。这些对私营企业来说往往是短板。如素有“中国酱油第一股”的某上市公司,上市后的业绩一直原地踏步,毫无长进。2012年~2020年,该公司营收仅增长4.16亿元,而净利润却“滞涨”,2012年是1.76亿元,2020年还是1.76亿元。不仅业绩平平、利润不忍目睹,该公司还身陷质押风波,因为违规担保,上市公司银行账号被冻结。2020年6月15日,公司实行其他风险警示,这个ST的帽子直到今年7月28日才摘掉。这么好的赛道,出现这样的结果与公司决策层一意孤行、刚愎自用、缺少监督是分不开的,这种现象在国资企业几乎不可能发生,即使违规发生,也会得到及时矫正。如同样是上市公司的某白酒企业,也曾经被ST处理过:原因是公司原来的间接控股股东天洋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本金4.4亿元。这件事发生后,在当地国资的主导下,不但追回大股东的欠款,还找到了新的理想大股东,从此公司走上良性发展道路。

三、优秀国资监督机制健全,财务数据更健康。

优秀国资监督机制健全,有纪委和群众的监督,在经营上,有国资委的考核排名机制。所以在同行业中,大家一定会努力争上游,人家利润丰厚,自己绝不能亏损;人家发展迅速,自己绝对不能踯躅不前;人家士气高涨,自己绝不能消极怠工……在企业报表中,由于同类国企之间的比较,造假可能性较低;由于国资不存在私人套现减持,所以财务造假的动力也很匮乏。在这种机制下,国资之间竞争变得良性化,财务造假也会越来越少。这些年出现的财务造假上市公司中,鲜有国资的身影,相反私企上市公司造假层出不穷,屡禁不止。

四、地方国资委会制定更加适合国资发展的政策。

上市公司作为地方经济的支柱产业,当地政府会非常重视,尤其是国资企业,当地国资委会像保护自己眼睛一样保护他们,会制定出一揽子地方保护政策,如税收减免、政府补贴、降低各项费用、提供用人政策支持等。

总之,由优秀国资控股或者参股的上市公司,在现代化国资企业规范管理下,一定会越做越强,而且还将涌现出更多更好的上市公司,为股民资产保驾护航。

(本文已刊发于7月31日《红周刊》,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不代表《红周刊》立场,提及个股仅为举例分析,不做买卖建议。)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