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特估”的机会都在这里……

“科特估”的机会都在这里……
2024年06月15日 16:59 水晶莹之语

文丨牛犇

大家还好吗?我是牛犇,一个在资本市场混迹多年的老股民。

最近半个多月的市场是啥行情就不用多说了,说多了都是眼泪,除了“科特估”有点表现其他都是一地鸡毛。但是小编找到我,非让说两句,说我的名字听着就很吉利,那我就聊两句,说的不对您多担待。

先简单说说当下的情形。

在一路阴跌之后,3000点保卫战眼看着又要打响了,这是历史上的一个重点关口,守住和守不住对市场的信心影响都是巨大的。从本周的交易情况来看,守住似乎已经成了部分主力资金的使命,每当指数向下探总会被再次拉升,每天都出现的下影线就是最好的佐证。

但即使守住,未来行情回暖也还是需要时间的,因为上行的重要信号——放量还没有出现。 一般情况下,交投活跃、成交量上升才有可能衍生出大级别的行情。比如往近了看,市场在本轮2月6日反弹的时候,成交量是逼近万亿的,7日和8日都是超过万亿的;往远了看,在2015年的大牛市中,成交量多次突破了两万亿,2007年的大牛市更是突破了三万亿。现在这六、七千亿的成交量,就是小打小闹,所以最好的策略就是观望等待,已经买了的就多看少动,动得越多错的越多。

当然,我觉得现在的市场也有动的机会,比如当下风生水起的“科特估”。所谓“科特估”就是“科技特色估值”的简称,从风格本质上来说,就是成长风格。这和前段时间大火的“中特估”一脉相承,又相互对立,因为后者是价值风格。

那么,为什么现在轮到了“科特估”呢?“科特估”又能走多远?

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中特估”太高了。A股是一个没有只跌不涨的市场,同时也是一个没有只涨不跌的市场,“中特估”就是这样,在积累了大量的获利盘之后,调整就成了大部分“中特估”公司的最终归属,典型的如浓眉大眼的中远海控,就在本周吃了一个跌停。

因此,市场需要一个新的主线,有国家政策作导向的“科特估”就应运而生了。A股的每一次新概念题材炒作,都会有新的故事,“科特估”也不例外。“中特估”和“科特估”都是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一部分,“中特估”是基础,“科特估”是最终目标,契合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使命。而A股市场炒作的主要逻辑就是政策导向,“中特估”和“科特估”也就完成了高低切换。

只不过,仅从基本面情况来看,“科特估”概念股普遍要弱于“中特估”,这就使得“科特估”行情接下来的演绎出现了变数。

但换个角度看,“科特估”出现大级别行情也有可能。 “科特估”本轮的导火索是国家大基金三期设立,在国家大基金一期、二期分别在2014年9月和2019年10月设立后,以半导体为主的科技板块都出现了大级别的行情,因为大基金对于科技行业来说是货真价实的增量资金,而大基金三期的增量资金还要多于一期、二期的总和。

我也梳理了一个投资思路,欢迎大家留言探讨。

根据过去经验来看,大基金一期和二期分别主要针对扶持全产业链和聚焦集成电路,因此,之前科技板块的行情也基本围绕这个思路展开,而本轮的“科特估”行情也很有可能围绕大基金三期的布局方向。但目前,大基金三期并没有公开,市场普遍预期会主要针对半导体设备、材料等“卡脖子”领域(包括光刻机、光刻胶等),所以这些很可能是接下来表现不错的领域。而实际上,这些领域也是最近市场中表现最强势的。

具体到个股方面,行业的龙头以及业绩弹性最大的公司,股价往往会有不错的表现。因此,我梳理了一份今年一季度盈利规模和增速前十的名单供大家参考。其中,有一家半导体公司的盈利规模和增速都排在行业前十。

另外,研究机构券商本周也给予了多家相关公司“买入”、“增持”等看好评级。其中,多家公司都属于盈利规模和增速居前的公司(见表2)。

(文中提及个股仅为举例分析,不做买卖推荐。)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