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碳中和ETF上市,我们都被涨跌幅骗了

首批碳中和ETF上市,我们都被涨跌幅骗了
2022年07月20日 17:35 ETF令狐冲

7月19日,4只环交所ETF登陆二级市场。

虽然他们均为跟踪SEEE碳中和指数的ETF,但是表现上还是略有区别。

比如易方达的碳中和100ETF场内价格下跌1.3%,而南方基金的碳中和ETF南方场内价格下跌1.6%。(数据来源:Choice)

按理说,ETF二级市场价格由资金决定,就算是跟踪同一指数的产品,场内价格的涨跌幅也不一定相同。

但从过往的经验看,这个差距一般不会很大。

而且,就算出现较大偏差,也是因为流动性的问题。

但是我拉了一下这些ETF的最新规模数据,发现南方基金与易方达基金的环交所碳中和ETF的规模相差10亿。

对于ETF产品来说,流动性问题通常会出现在一些mini规模的ETF中,只要规模超过5亿元,基本就不会存在流动性问题。

退一步来讲,广发碳中和ETF的规模比南方碳中和ETF还要少10亿元左右,但是它与易方达碳中和ETF的表现只有0.2%的差别。

所以,造成它们之间涨跌幅差距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基金规模。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

首先我们要知道这些ETF上市首日的涨跌幅是怎么计算的。

股票上市首日涨跌幅计算基准是打新价格。

但是在Choice和Wind中,场内ETF上市首日的涨跌幅计算的基准是当天的开盘价。

这就产生问题了,如果在集合竞价阶段,价格不能公允地反映实际价值,涨跌幅数据就会失真。

比如,易方达碳中和ETF的上市开盘价为1,但理论上这个产品的开盘价格应该等同于上市前一日的场外净值也就是1.0054。

如果按照上一交易日的净值计算,可以算出各ETF上市首日的实际涨跌幅,显而易见,这些产品之间的差距明显缩小。

但是,细心的投资者们还会发现一个问题,SEEE碳中和指数只跌了1.77%,这些ETF的场外净值的跌幅也基本上为1.7%左右,但为什么场内价格的下跌幅度更高?

这里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ETF价格会受到场内资金情绪的影响。

如果预计指数第二天上涨,那么就会有很多资金选择在收盘买入,导致ETF场内出现溢价。

比如2020年7月6日,中证全指证券公司指数的涨幅为9.62%,而跟踪这只指数的ETF(512000)收盘竞价涨停。

表明ETF的价格已经包含了对指数第二天开盘上涨的预期。

反之,也是一样。

第二,IOPV值的误差。

熟悉ETF的朋友应该有所了解,ETF的场内价格能达到买卖平衡,主要是因为交易所会公布一个净值走势的基准,即IOPV值,对于境内ETF来说,这个数值每15秒公布一次。

一般来说,场内交易都遵循着这个基准进行。

但这个值并不是精确的。

IOPV值是根据管理人每日上报的ETF申购赎回清单中个股的权重计算的。

比如易方达ETF的申购赎回清单中注明,最小申购赎回单位为100万份,对应金额接近100万元。

但是,100万元并不能完美复制ETF的成分股。

特别是指数中权重低且单价高的个股,就没有买入的空间。

比如迈为股份在SEEE碳中和指数中的权重为0.5%,但个股单价超过400元,按照最少单位买入也需要超过4万元。所以在场外申购易方达碳中和ETF时,迈为股份将不必以实物申购赎回,一般用现金替代。

但这会影响IOPV的精确度,因为迈为股份对IOPV值的贡献为0,以IOPV为基准的二级市场价格,就会出现跟踪误差。

那么,IOPV的误差是不是这些碳中和ETF的普遍现象呢?

是,也不是。

虽然这些ETF都会受到IOPV误差的困扰,但是影响程度还是有所区别。

比如南方基金的碳中和ETF的申购赎回清单中,最小的申购赎回单位为200万份,相对于最小申赎单位为100万份的易方达碳中和ETF,南方基金的这只产品的IOPV误差会相对更小。

也更符合被动ETF紧密跟踪指数的投资目标。

最后我们做一个总结:

这四只碳中和ETF上市首日出现分化,主要是ETF首日涨跌幅计算方式的原因,这个原因后续会消除。

消除不掉的是资金情绪导致的超买超卖、以及IOPV误差导致的短期折溢价。

但是对于普通投资者,我们不太需要担心这些问题。

第一,这些碳中和ETF的规模都不低,对短期资金的消化能力较好。

第二,这些折溢价将会随着下一交易日的到来而消除。

所以对于交易频率不高(相对于高频交易),缺少T+0交易系统的散户来说,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当然,如果想彻底摆脱ETF场内价格的困扰,购买对应的场外联接基金是一个更好的方式。

7月19日,就在这四只碳中和ETF登陆二级市场的同时,相关联接基金的申报工作也已经开始。

用不了多久,场外的朋友也可以分享碳中和产业的投资机会了。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