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ETF大扩容,听说超额很显著?

增强ETF大扩容,听说超额很显著?
2025年02月25日 17:07 ETF令狐冲

昨天,包括易方达、摩根、国泰在内,多家基金公司同时上报了首批中证A500增强ETF。

根据Wind的统计,目前跟踪中证A500指数的相关产品累计上报总数已多达140只

其实中证A500增强还真挺有看点的,因为它获取超额的“敞口”比较大,容易做出差异化。

举个例子,这是某指数增强ETF的招募说明书。

里面明确提到,在投资的时候,投资于标的指数成份股,和备选成份股的比例不低于非现金资产的80%。

这点好理解,如果你是一个沪深300增强,但里面大部分仓位都买的是微盘股,虽然收益可能会更高,但它的风险收益特点,显然已经脱离沪深300了。

所以,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基本所有指数增强基金的招募说明书中都会明确,基金将80%的仓位,投资于所跟踪的指数成份股,相当于画了一个大概的投资范围。

而这次的A500指增产品,也会有类似的投资范围限制,不过在指数层面,中证A500和沪深300、中证500相比,还有一个很大的优势。

成分股的市值方差较大。

沪深300基本上就是市值最大、流动性最好的前300只,中证500是排名在300-800的个股,中证1000、中证2000也都有各自的,相对较为严格的市值选取范围。

而中证A500,它在选择个股的时候既按市值走,同时也按细分行业走,所以成分股具有一定的“多样性”特点。

可以在投资不超过招募说明书约定范围的同时,还能做到各种风格的有效暴露。

说白了,就是收益来源更丰富,灵活性也比较高,更容易做出差异化,当然也比较吃基金经理的手法。

我整理了一下目前市场上对标中证A500指数的增强基金(场外),一共14只,考虑到大部分产品是刚刚成立,仓位可能还没来得及上,我这里就挑选4个疑似仓位较重的产品。

因为今年年初第一周,也就是2025年1月3日那一周,中证A500指数跌了5.7%,而这四只基金,当周的净值跌幅也比较显著,基本可以判断,产品已经处于重仓的状态。

可以看到,华商的产品表现不错,年初至今的收益6.3%,相对于中证A500指数的超额接近4%。

不到两个月的时间,4%的超额收益,换算成一年,奔着30%去了,确实很夸张。

反之,像国金和兴证全球的A500增强,虽然净值上涨了,但超额是负的。

当然,短期的表现不能证明什么,这里也不是投资推荐,但大家也能看出来,不同产品之间的差距,确实很大。

我也对比了一下同期其他指增基金的表现。

像沪深300,场内外加在一起60多只产品,但同样的时间区间内,产品之间超额收益的标准差只有0.96%。

意味着产品之间的收益差距其实是很小的。

而中证500和中证1000,产品之间的超额标准差也在1.3%-1.4%这个区间内。

反观中证A500,刚才说到的那4个指增产品,超额收益的标准差超过2.3%,确实有明显的内部分化。

所以,我觉得中证A500系列的增强基金,从指数特点上,可供发掘的因子更多,更能发挥管理人的投研优势,从产品收益上,也有更显著的差异化。

可能会成为未来管理人布局指数增强系列的重点产品。

最后,我整理了一下,各管理人在主流宽基指增产品线(场内+场外)上的布局情况。

从规模上看,富国比较突出,超过150亿,旗下的沪深300和中证500的指增产品,都不小。

此外像华夏、景顺长城、招商等管理人,对于宽基指增产品的覆盖度更加全面。

不仅有主流的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也涵盖相对小众的中证(国证)2000,创业板和科创50。

从整体上看,相对于普通指数产品,指增产品的量级其实还是有点小。

不过这次中证A500指增的推出,可能会让指数增强这类产品,出现一些边际上的变化。

一个是上面说到的,中证A500指增是好做差异化的,如果能有持续的超额,那么相对于同质化竞争的纯被动产品来说,确实有很大优势。

二是从数量上看,第一批上报的中证A500增强ETF有7只,如果全都成功发行,那么这个数量将仅次于中证1000增强ETF。

三是中证A500产品,前期的宣传做的很足,群众基础较好。

如果把中证A500视为一个基石型的资产,那么选择增强产品,每年都比指数多赚一点。

我觉得还是挺香的。

当然,前提是,超额真的能稳定存在。

等这批A500增强ETF上市之后,我会再做一次梳理,看看哪些产品是真超额产品,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点关注,蹲一波更新。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