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宣!又一个“国家级都市圈”来了

官宣!又一个“国家级都市圈”来了
2023年09月03日 18:55 公关圈

国家级都市圈,又扩容了!

01

第十个国家级都市圈来了?

杭州网发布的关于《杭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报告》的说明中提到,杭州都市圈规划获得国家批复,都市圈向心力不断凝聚。

这意味着杭州都市圈已经获得了国家发改委的批复,算是杭州率先官宣。一般来说,国家级都市圈都是由国家发改委批复公布,然后各地再接着发布。但去年武汉都市圈和今年的沈阳都市圈,都是由地方先公布。

不过,杭州都市圈是第8个,还是第10个国家级都市圈,还不得而知。因为此前公布了南京、福州、成都、长株潭、西安、重庆、武汉共7个国家级都市圈,而今年4月,沈阳官宣成为第9个国家级都市圈,这意味着第8个都市圈已经获批了,但一直没有公布。

那么,为什么是杭州呢?其实,无论在哪方面,杭州的实力都不俗。

在经济上,杭州在今年上半年超过了武汉,位居GDP前十强城市第八名。在资金总量上,杭州的优势更加明显,仅次于北上广深,2022年达到69592亿元,而武汉为35754亿元,成都为53189亿元,杭州几乎是武汉的2倍,也拉开了与成都的距离。

在人口方面,2022年杭州常住人口达到1237.6万人,增加17.2万人,增量位居全国第二。城区人口接近900万,是特大城市之一。无论是常住人口,还是城区人口,杭州在长三角都仅次于上海,位居第二。

论地位,杭州也是15座副省级市之一。另外,杭州消费实力强劲,2022年人均年消费位居全国首位。

GDP前十名中,除了北上广深和苏州,其它城市都市圈都已获批,而比杭州GDP少的长沙、西安、福州等都市圈也获批了,也该轮到杭州了。

02

杭州迎来两大利好

虽然杭州都市圈才获批,但实际上,早在2007年就已经启动建设,至今发展已经超过了15年。

杭州都市圈最开始包括杭州、湖州、嘉兴、绍兴,后来加入了衢州、黄山,形成了一个跨省都市圈,区域总面积达到53441平方公里杭州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都市圈实现生产总值39698亿元,比上年增长2.5%。

发展这么多年来,杭州都市圈实现了规划共绘、设施共建、产业共兴、品牌共树、市场共拓、环境共保、人才共享,并拥有规划、交通、产业、环保等15个专委会。

都市圈的辐射带动,协同发展效果非常不错。“十三五”期间,海宁累计引进市外内资 847.8亿元,其中来自杭州226.65亿元,占比26.73%。截至2019年底,德清县承接了超680家杭资工业企业落户。诸暨与杭州合作共建学校20余所,引进名医工作室80家。桐乡成立了融杭经济区,承接杭州相关产业。

此前,杭州都市圈只是省一级的规划,如果获得了国家发改委批复,那范围可能就没那么大了。

2022年9月,国家发改委就表示要合理确定都市圈空间范围,防止盲目扩张规模。都市圈的范围大都是2万多平方公里,1小时通勤圈。

从已经公布的8个都市圈来看,除了重庆和武汉都市圈范围超过3万平方公里,其它基本都是2万多平方公里,杭州都市圈5.3万多平方公里,几乎是它们的2倍。因此,杭州都市圈很可能要收缩范围。

实际上,通勤超过1小时,就不能叫都市圈了,而是叫城市群。衢州和黄山到杭州,高铁都要1.5小时左右,很明显太远了。

不过,杭州都市圈发展的比较成熟了。如今获得了国家发改委批复,算是上升到了国家战略,还是能够带来两大利好。

第一,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会有政策倾斜。比如轨道交通建设,现在都在缩减,但都市圈批复了,却可以逆势增加。南京已经将轨道交通修到了安徽滁州,江苏镇江等城市。

杭州地铁已经与绍兴地铁接轨,杭德城际(杭州至德清)、杭海城际(杭州至海宁)、杭长城际(杭州至长安)已经在建设中,杭诸城际也即将开工。

第二,在资金上会有扶持。比如辽宁就下达了专项资金9.4亿元,支持沈阳现代化都市圈建设,预计浙江也会有这方面的支持政策。

杭州都市圈的发展目标是到2025年初步建成国际化大都市圈,到2035年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化大都市圈。

03

为什么争相申请都市圈?

根据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主编的《中国都市圈发展报告2021》,我国共有6个成熟型都市圈,17个发展型都市圈,11个培育型都市圈,总共34个。

但实际上,根据各地的规划来看,远超过这个数量。一个广东就规划了广州、深圳、珠西、湛茂、汕揭潮5个都市圈。浙江有4个,江苏、山东、湖北各3个。

各地之所以争相申请都市圈?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个是中心城市不能再无序扩张了。去年3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印发《2022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的通知,明确提到慎重从严把握撤县(市)改区,严控省会城市规模扩张。

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要求推进超大特大城市瘦身健体,严控中心城市规模无序扩张。

另一个是国家支持打造都市圈。2019年,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培育发展一批现代化都市圈。

而去年印发的《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也提出要依托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的中心城市,提高通勤圈协同发展水平,培育发展同城化程度高的现代化都市圈。

这些大城市不但不能扩张了,还要瘦身健体。所以,只能积极发展都市圈了。

从目前批复的都市圈来看,都是强二线城市,对周边城市都能起到辐射带动作用。有意思的是四个一线城市都市圈都未批复,原因可能是为了先在二线城市试点,还有就是一线城市的都市圈发展已经很成熟。

杭州之后,谁会是下一个国家级都市圈呢?预计会是山东济南或者青岛都市圈,毕竟其它主要经济强省都有了,作为经济第三大省的山东,怎么能缺席呢?

去年,中央批复的《关于支持山东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提到培育发展济南、青岛现代化都市圈。

随着出生人口的下降,城市要想发展,不能再单打独斗了,需要联合周边城市力量,才能提升竞争力,赢得未来。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