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病皆生于痰,痰湿多藏于五脏”,体内的痰湿和脏腑有何联系?

“百病皆生于痰,痰湿多藏于五脏”,体内的痰湿和脏腑有何联系?
2024年06月04日 12:05 神希园

俗话说“百病皆生于痰”,而由于现代人普遍养成了一系列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便很容易诱发痰湿病症,体内痰湿积聚,就会伤及脏腑。最近几年来,“痰湿”一词也逐渐得到了大家的广泛关注,不少祛湿化湿的产品,也开始琳琅满目,让人难以挑选。

可即便人们对痰湿的关注度有了明显的提升,但这一病症对我们体内的脏腑究竟有何影响,可能绝大多数人都不是十分清楚。而以下这5点,或就能带大家掌握一二,不妨及早了解。

1.脾胃

脾胃是气血化生之源,而大多数痰湿病邪的起源就在于脾胃。脾合于肉,痰属脾实,所以,体内痰湿较甚的人,实证阶段表现往往主要以形体丰腴为主,又或是大腹便便,如果后期因实证转为虚证,也可以看出病患的肢体苦羸,肌肉瘦削。

脾合长夏,在时为午后,痰阻脾胃,一般属于脾实,常会促使午后时段症状加重,或者是病患难以忍受暑季、伏天的炎热,很容易在长夏时节生病。胃主降浊,痰阻于中,体内的浊气不能下降,便会导致胃脘胀满,饮食也会受到影响,或是胃脘疼痛,嗳腐噫气,下降不得,反逆于上,进而给心神、咽喉等,也都带来一定影响。

2.肝胆

肝主疏泄,而体内的排泄是否舒畅,往往也与肝胆息息相关。但痰浊阻滞,体内若是肝木失调,疏泄存在异常,就会导致胸胁胀满,郁郁寡欢,并且气机的运行也会因为受到痰浊的阻滞,出现郁而化火的情况。肝司谋虑,胆主决断,痰浊困木,也会影响两脏的功能,遇事犹豫不决、难以决断,判断失误,是非混淆,这些均有可能是体内的痰浊阻闭肝胆所致。痰浊困阻,肝木难疏,向下会导致小便不利;肝藏魂,向上则会影响心神,痰热内蕴,魂不得安,痰热扰动,魂难守舍。

3.肺与大肠

体内的痰浊阻肺,会导致肺的宣发肃降受到影响,痰浊阻碍气机运行,气机不下,因此便会常常出现咳嗽有痰,长期可痰积,会伤及肺络。肺和大肠相表里,肺失肃降,大肠也会受到连累,痰滞大肠,大肠的传导不利,便会出现大便稀溏、排下不畅的情况。肺开窍于鼻,鼻塞不通的患者,大多是外在的风邪犯肺,以及体内的痰气相搏,阻滞窍道所致,而且,痰阻肺窍,蕴积化热,也会因为热邪而伤及肺络。

4.心和小肠

当痰浊积聚在心脉时,最常见的症状就是心脉血液运行不畅,进而出现血脉瘀阻等问题,最终导致左胸疼痛,心气不顺。由于心主血脉,痰浊具有粘性,痰壅于脉,心气受遏,便会造成脉象上出现异样。痰阻脉中,会导致脉律不齐,扰乱气机的运行。而且,舌为心之窍,痰浊蒙心,也会导致舌强语謇,如果再痰郁化热,还有可能会出现舌上生疮等症状。

心藏神,痰热扰心,神志也难以安宁,心主神明,目光呆滞、神明混淆,这些均有可能是痰浊造成的。小肠主泌别清浊,小肠失职,也会导致清浊不下,并出现便溏或腹泻等症状。

5.肾和膀胱

肾主藏精,肾精不藏,则会带下淋沥;肾主藏志,痰浊伤肾,肾水匮乏,便会导致健忘失志。耳为肾窍,痰阻肾窍,因此,也会导致耳聋耳鸣等问题出现。同时,肾还主司体内的生殖发育,女胞宫、男精室,痰浊伤及肾脏,严重者还有可能出现不育不孕问题。痰浊下行,阻碍津液的输布后也会出现小便不利、尿下不爽等症状。

所以,痰浊虽然是一种看似很小的病证,但如果对其置之不理,任其在体内长期积聚,就可能会郁热化热,瘀阻经脉,进而诱发一系列其他病症,对人体造成严重的危害,所以,大家千万不要忽视对它的治疗和调理。

【本图文由“神希园”新媒体独家原创出品,作者周浅,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