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下黏稠量多,黄如浓茶?“妇科圣手”傅青主开方,为你解忧排难

带下黏稠量多,黄如浓茶?“妇科圣手”傅青主开方,为你解忧排难
2024年06月07日 12:08 神希园

说到治疗妇科病症的医家,那么就不得不提及清代医家傅青主了,他被人们形象地称为“妇科圣手”,而在由他所编撰的医书《傅青主女科》中,就有很多方药一直流传至今,依旧被广泛的应用于临床诊治,比如易黄汤,就是《傅青主女科》中的代表方剂。

易黄汤有着补益肝脾、清热祛湿、收涩止带的作用,常被用于治疗脾肾虚弱、湿热带下病症,对于这一类女性患者来说,最常见的就是带下量增多,并且黏稠,同时颜色偏黄,就如同浓茶汁一般,气味臭秽,舌像偏红,苔黄腻。

在《傅青主女科》中有这样的说法:“黄带乃任脉之湿热也”,也就是说,热邪存留在下焦之间,体内的津液不能化生成精气,反而化生成湿邪,湿热互结,就会导致此病证发生。由于我们人体的任脉和肾脏是相通的,因此,若是肾虚有热,就会影响任脉的运行,让其受到损伤,气不化津,津液化湿,循着经脉向下,蕴结在下焦部位,进而诱发病症的出现。

同时,脾失健运,气血生化之源出现了异常,让水湿内停,蕴而生热,流注于下,也会导致带下出现色黄、黏稠、臭秽等症状。该病证的主要病因在于脾肾失职,让内热化生,因此,在治疗上需要先补益脾肾,兼有清热利湿,这样才能止带收涩,缓解病症。

该方剂是缓解此病证的常用方,易黄汤中的药物,也几乎都是生活中很常见的药材,仅用了山药一两、芡实一两、黄柏二钱、车前子一钱以及白果十枚这5味中药,相须配伍而成。

方中重用了山药、芡实,意在补脾益肾,固精止带。关于这两味药材,在《本草求真》中对其功效也有明确的介绍,“山药之阴,本有过于芡实,而芡实之涩,更有甚于山药。”而在《傅青主女科》的原文中,也评价二药“专补任脉之虚”,对脾肾不足、任脉虚损、湿热下注的带下病症,会有良好的缓解或治疗作用。

白果其实在生活中很常见,本药苦涩,善于收涩而止带下。因为患者的体内湿热盛行,便用到善清下焦湿热的黄柏,来清热燥湿,同时配以车前子清热利湿,增强本方剂燥湿清热的能力。五药合用,共同起着清热祛湿、补益脾肾、收涩止带的效果。

不过,如果患者的湿邪较重,则建议加入土茯苓、薏苡仁来增强祛湿的效果,带下不止,在原方的基础上,酌量加入鸡冠花、墓回头以止带,如果体内的热邪较重,也可以加入苦参、蒲公英、败酱草以清热解毒。总之,根据患者的症状,可以酌量加减药物,偏于重点的治疗病症。

不过,在近代名医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中也有一剂药方,和易黄汤一样,用于治疗女性的带下异常病症,这个药方就是清带汤,虽然二方均重用了补肾固涩的山药,但这两个方剂针对的病症却是完全不一样的,清带汤主要治疗滑脱不禁,并兼有瘀滞所导致的带下赤白,在清热的同时配以化瘀药,有着滋阴收涩、化瘀止带的效果。因此临床使用二方时,需要辩证病情的发展,谨慎用药。

【本图文由“神希园”新媒体独家原创出品,作者周浅,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