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良方:气血阴阳并调,无论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统统补足

一个良方:气血阴阳并调,无论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统统补足
2024年06月21日 12:06 神希园

说到“进补”,很多人都会认为这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只要吃得好,就可以了,但实际上,进补也是有很大学问的,并不能盲目进补。在中医看来,进补有一个很大的前提,那就是自身有明显的不足之症,即大家所熟知的虚证,包括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等,而在中医体系中,用于治疗虚证的药方有很多,比如补充气机的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以及补血的当归补血汤、归脾汤等。

那么,若是人体出现了气、血、阴、阳同虚的情况,该怎么办呢?在这里,就给大家分享一个气血阴阳并调的古方,帮你将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统统补足,它就是燮理十全膏

此方收录在王学权所编撰的《重庆堂随笔》中,对于这个医家,可能绝大多数人都会觉得陌生,但要提及清朝名医王孟英,可能大家就多少有些耳闻了,其实,王学权就是王孟英的曾祖父,虽说其名声不及王孟英,但医术也是相当精湛的。

燮理十全膏中的“燮”有着调和的意思,用王学权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平补阴阳,调和气血”,在原文中,这个方剂是熬制成膏剂后服用的。首先取党参、黄芪各三两,白术六两,熟地八两,当归身、白芍、川芎各二两,炙甘草一两,将这八味药材熬制成膏药后,再加入鹿角胶、龟板胶三两收汁,具有补益气血、调补阴阳的效果。

收录在《和剂局方》中的补气第一方四君子汤,就是由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配伍而成的,而这个四味药材刚好在此方中也有,只不过是将四君子汤中的人参换成了党参,因为人参的补气效果虽好,但对于体质虚弱的患者来说,则药性太重,容易补之太过,进而造成积滞化热,并诱发其他病邪,而党参的药性更为温和,也更适合体虚的患者使用。此外,也将淡渗利水的茯苓换成了黄芪,黄芪素有“补气之长”之称,可以进一步增强补气的作用。

那么,既然有了补气第一方,就必然会存在补血第一方,即四物汤,将当归、川芎、熟地、白芍这四味药材单独拎出来,便是四物汤的中药配伍。其中的熟地甘温滋腻,善于滋补营血;当归更是医家常用的补血活血圣药;川芎活血行气,不仅可以补血,还能调畅气机的运行;最后的白芍入肝经,中医认为,肝藏血,而白芍收敛,刚好可以很好地补充肝血。总之,在四君子汤和四物汤的相互配合下,就完成了气血双补。

而对于阴阳不足的补充,方中就用到了血肉有情的龟板胶鹿角胶,鹿角生长在鹿的头顶,是阳中之至阳,可以帮助打通体内的督脉运行,而督脉是阳脉之海,掌管全身的阳气,这一点明显不同于其他动物,比如羚羊、犀牛虽然也有角,但都带有寒凉特性,鹿角反而具有清热的效果。

另外一味药材就是龟板胶了,众所周知,安静是乌龟最突出的特性,也很符合“阴”,龟可以通任脉,而任脉就在人体的腹部,主一身之阴。自古以来,人们都认为龟和鹿是具有灵气的动物,在中医里,也有一剂利用这两味中药组成的阴阳双补药方,即龟鹿二仙胶

总得来说,整个方剂巧妙运用了十味中药材,在其共同配伍之下,起到了调和阴阳、补充气血的作用。

而这个方剂在临床食用上,往往最适合这几类人使用:首先是气虚不爱说话的人、因气虚不足造成阳气耗损并出现腹泻等症状的患者、血虚烦躁的患者以及自身的阴液不足,晚上失眠难安的人群。

【本图文由“神希园”新媒体独家原创出品。作者周浅,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