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未央法院 | 勾勒诉源治理“点线面” 绘就营商环境“好枫景”

西安未央法院 | 勾勒诉源治理“点线面” 绘就营商环境“好枫景”
2024年05月23日 21:04 陕西法制网

法治建设不仅要抓末端、治已病,更要抓前端、治未病。近年来,西安未央法院始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立足诉源治理关键点,打造“全流程”调审执新模式,构建基层社会治理大格局,由点到线及面,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于诉讼萌芽,持续推进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不断绘就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好枫景”。2024年1月至4月,未央法院诉前调解成功案件4802件,新增审判案件数量同比下降25.12%。

突出“点”的建设,立足诉源治理关键点

“既节省诉讼费、律师费,又缩短处理时长,这两次尝试完全超出预期。我们会以‘首案’的成功调处为起点,主动选择适合的方式处理矛盾纠纷……”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支行贷后工作人员欣喜地说道。

“诉讼成本高、周期长”“不愿对簿公堂”等问题,长期以来困扰着企业的经营发展,未央法院积极探索“非诉解纷快车道”,为探索金融案件诉源治理“最优方案”及金融不良债权的处置提供了新可能和新选择。

站在社会治理视域下,未央法院主动拓宽与公安、检察、工会等部门对接途径,聚焦金融借款、物业服务、劳动争议等领域,与区人社局建立裁审衔接工作机制,与8家区级单位联合发布《西安市未央区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合作框架协议》,成立“道路交通事故纠纷联合调解室”探索“法院+保险公司”道交纠纷多元化解的新模式,通过有针对性、类型化、专业化的纠纷诉调对接建设,不断提升重点领域的诉源治理成效。

注重“线”的延伸,打造“全流程”调审执新模式

“企业点单+法院接单”,根据大明宫实业集团的“点单”需求,未央法院认真梳理“问题清单”并送上“订单式”法律讲堂,助力企业提高风险防控管理能力。

“抓前端”减增量,溯本清源“治未病”

深化诉调对接中心职能,建立“1法官+1法官助理+1专职程序分流员+N特邀律师调解员”纠纷化解团队模式,以“1+2+3”工作法为抓手,对调解成功案件通过“绿色通道”进行司法确认。

“抓中端”提质量,实质解纷“治已病”

搭建涉企民商事案件“调、立、审、判、执”绿色通道,对涉企案件实行“诉前引导—纠纷调处—司法确认—诉讼断后”全链条调处,促进涉企纠纷分级化解、分流递减,确保涉企案件简案快审、类案专审、繁案精审。探索尝试将“执源治理”纳入基层治理单元,在白桦林溪社区揭牌未央区首家“执源治理”示范点。

“抓末端”控变量,谨防衍生“治再病”

以司法理念现代化引领审判执行工作,将“如我在诉”理念融入工作各个环节,主动将审判职能向后延伸,深入企业开展走访调研、普法宣传、现场庭审等活动,以司法建议“小切口”,做好社会治理“大文章”。

强化“面”的融合,构建基层社会治理大格局

4月8日,张家堡人民法庭与张家堡街道方新社区居委会共同举行《诉源治理共建协议》签约仪式,积极开展“无讼社区”创建活动,着力打通司法服务基层社会治理“最后一米”。

未央法院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主动融入区委领导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积极探索将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融入市域社会治理,大力推进“党委领导、政府支持、法院主导、多方参与”的诉源治理大格局构建。通过加强与区社会治理中心、社区网格、小区工作站、楼栋长等基层治理力量的联动,广泛凝聚法庭、街道办、司法所、社区等工作合力,不断强化人民调解、行业调解、司法调解效能,持续推动诉源、执源、访源“三源”共治。

来源:未央法院

作者:石校飞

编辑:赵佳欣

责编:郑黎波

审核:姚启明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