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高不可攀背后:国人以房子论定人生成败?

房价高不可攀背后:国人以房子论定人生成败?
2016年12月07日 22:26 说客

房子,成为近几年来的热门话题绝非偶然。杜甫的一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辟天下寒士尽欢颜”的初级理想早已实现,现代人追求的是更高品质的居住环境。此居住环境指从房屋面积、户型格局、所处楼层,到小区绿化,地理位置,物业服务及周边配套等几个方面。

因为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房子是一个人的根,它甚至承载着一个人的成长,一个家庭的成长,尤其是家庭中做为希望的孩子的成长。在以孩子为中心的新时代家庭中,房子的选择变为家中的头等大事。所以, 人们宁可忍受着高房价的痛但还是尽最大的努力去购买。由此可见,未来十年中国房地产在宏观调控下的基本走向还应该是稳中有升,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中国人口众多加推房价上涨。

中国官方数据显示,目前全国人口总数约为13亿多,而到2028年将达到人口最高峰。所以人们对房屋的需求还是呈上升趋势。为应对全国人口老龄化的到来,二胎政策的放开也是对人口增长和房屋需求的一个加推剂。

2,城市化加速,外来者买方市场很大。

中国是农业化大国,过去城市化进程缓慢,但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眼界开阔,思想转变,特别是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把广大农村劳动力解放出来,大大推进了城市化进程。

2011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6557万人,占总人口数的49.68%,同2000年相比,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3.46个百分点。据最新统计结果,城镇人口数已经超过农村人口数。

3,限制过度增长,城市寸土寸金。

要房子,也要面包。为保有种植土地,保证粮食生产,城市的扩张并不是无限度的。而西部的广大地区由于气候的恶劣,地形地势复杂等原因使粮食产量不足。所以造成东部,南部和北部地区的城市在保障农业发展的基础上使房地产发展受到限制。这些城市中可用于房地产开发的地块越来越少,是造成这些城市房价长盛不衰的根本原因。

4,学区房价格降不了。

现阶段,我国社会福利发展不均衡,更多的高校、医疗和基础教育条件吸引众多人口集聚到这些城市。过去讲究书香门第,现在讲究名牌大学,尤其是教育发展的不均衡更是造成大中城市房价飙升的重中之重。

一方面囿于人们的固有思想,即“学而优则仕”,学有所成就要走出去,开创自己的一片天地,所以有知识有文化的学子大多选取“跳出龙门”,而不是学成之后“跳回农门”。另一方面随着人们的受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眼界的逐渐开阔,人们更希望到一个更广阔的空间去发挥自己的才能,在终身教育理念促使下,人们需要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接受新知识再教育的机会。所以凡是有理想有抱负的人都争相走出农村,在教育水平高的城市打拼,并扎根其中。从而实现家庭的入驻和后代的轻松成长。如果说在农村和小城市考上名牌大学找到好的就业机会是三级跳,那么扎根于大城市就像伸手就够到果子那样轻松。

所以,如果不能实现全国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实现就业,教育,医疗的真正均衡,大中城市的房价就不会出现过大松动,相继出台的有关房屋的调控措施和各地房管局门口排起的长队就是最好的证明。

有外媒评价中国人以房子论定人生成败,这是不争的现实。随着各地福利的日益均衡和各类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借助网络等实现就业和教育及再教育的需求,实现内心的进一步成长,各大中城市的房价可能会有所缓和,期待那一天的到来。但未来十年房地产的稳中有升发展趋势估计还很难改变, 但在疼痛中人们会获得更快的成长。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