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位高管同时离任的背后——江信基金发展将近停滞的七年

五位高管同时离任的背后——江信基金发展将近停滞的七年
2024年06月28日 16:54 财富大侦探007

2024年5月11日,江信基金发布了高级管理人员变更公告,公告中显示,4位副总经理郑昱、王安良、李震、汪鹏,以及首席信息官付明均在5月10日离任,郑昱的离任原因是“退休”,其余4人为因“个人原因”离任。

五名高管同时离任,一时间江信基金在公募圈内引起不小的震动。不少小伙伴都疑惑,到底发生了什么能引起管理层如此大的震动?

吊车尾小公募将近停滞的七年

看到这则新闻,惊诧之余,相信不少小伙伴都感到有些迷茫,江信基金是哪里来的基金公司?好像有些陌生。

要说江信基金,成立于2013年1月,至今已经有十余年的时间了,但也不怪很多基民朋友一头雾水,不足30亿元的规模看起来属实是难以和“老牌公募基金”挂上钩。

根据wind数据,截至2024年5月26日,市场上共有158家公募持牌机构,江信基金以28.53亿元的总管理规模位列142位,名副其实的尾部小公募基金。

和江信基金同期成立的前海开源基金、中加基金、兴业基金等都已经跻身千亿基金公司行列,相比之下江信基金如今境况多少显得有些惨淡。

根据wind数据,从2017年开始,旗下基金产品数量就停留在了9只,2只混合型基金,6只债基和1只货基便是江信基金的全部“家产”。

江信基金管理规模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4年3月31日

从成立之初的2014年一直到2017年,江信基金都还算是稳步发展,新产品不断成立,规模也逐步攀升。

2017年三季度末可以说是江信基金的高光时刻。根据wind数据,江信基金在2017年三季度末规模达到了40.57亿元,彼时尚能在122家公募持牌机构中位列100名。

但随后的7年里,等待江信基金的便是规模起起伏伏,再未超越2017年,到2024年一季度末,规模较巅峰时刻减少了三分之一。

而这七年,正是公募基金蓬勃发展的七年!根据wind数据,从2017年二季度末到2024年一季度末,全市场公募基金数量从10万亿增加到了28.8万亿,规模也从4355增加到了11752只,规模和数量都翻了两倍多!

外界已经斗转星移,江信基金依旧在“闭关修炼”。

在公募基金马太效应越来越强的今天,头部基金日益壮大,而尾部基金的生存越发困难。七年不发新基、三分之一产品都是迷你基金、成立十余年规模没有突破30亿的江信基金,未来将会何去何从?

旗下三分之一产品沦为迷你基金

在规模毫无起色的7年里,江信基金旗下的产品表现同样不温不火。看看江信基金旗下基金规模的分布,基本全部由债基和货基撑起,仅有的两只混合基规模占比不足1%!

根据wind数据,截至2024年3月31日,江信基金旗下的2只混合型基金加起来规模只有2500万!其中江信同福的规模不足2400万,江信瑞福的规模则只剩下可怜的159.12万元!

在业内,规模不足5000万的基金产品都被称为“迷你基”,近几年基金产品数量迅速增长,监管也对迷你基金十分关注。

2022年的时候监管严抓了一波迷你基金,当时业内流传着监管按照规模对迷你基金进行分档,分别提出了相关处置要求。

其中,规模1000万以下的迷你基金是目前亟待处置的重点,基金公司要尽快拿出解决方案并进行处置;规模在1000万至3000万之间的迷你基金,需要在触发清盘条件后60个工作日内提交方案,方案里必须说明预计处置时限和方式;针对规模3000万至5000万的迷你基金,或需在年内上报方案。

若是按照这个标准,在2023年三季度末便沦为迷你基金,2023年底规模已经不足3000万的江信同福早已进入处置阶段。

而江信瑞福的规模则更为惨淡,2020年一季度末便沦为了迷你基金,2023年末以来便只剩百万规模,濒临清仓的边缘。

江信百福A/C规模合计

数据来源:wind数据,截至2024年3月31日

但这两只基金都并没有发布和基金清算相关的公告,基金合同中也没有表示份额较低时需要清盘,后续是能够起死回生还是苟延残喘还需拭目以待。

除了混合基金,江信旗下的债基江信祺福同样沦为了迷你基金。根据wind数据,江信祺福A/C合并份额自2023年四季度开始便降到了一千万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这三只迷你基金,都由同一位基金经理——高鹏飞管理。

作为江信基金权益投资总部仅有的一位基金经理,已经从事投资10年的高鹏飞虽然没有保住产品规模,在江信基金求稳的基调下,业绩倒也没有太大雷,只是一直都维持着不温不火的态势。

江信旗下两只混合型基金在过往的这些年里,不论市场是涨是跌,大多数时候都和市场维持同向,只是放大了市场波动。

江信瑞福A成立以来每年的净值增长率及与同期业绩比较基准

数据来源:基金产品概要

江信同福C成立以来每年的净值增长率及与同期业绩比较基准

数据来源:基金产品概要

根据wind数据,自成立以来,江信瑞福在2017-2023年的7年里,3年跑赢了业绩比较基准,江信同福在2015-2023年的9年里4年跑赢了业绩比较基准,业绩弹性较大。

固收类产品作为江信基金的支柱,几乎全部由2023年4月才加入江信基金的马超然管理,江信基金总规模28.53亿元,马超然管理规模28.11亿元!

马超然在管产品业绩表现

数据来源:wind数据,截至2024年6月4日

但是马超然管理下的货基和债基业绩表现一般,除了江信汇福尚能挤进同类中等,其余产品业绩均在同类产品中排后50%!

除了这两位江信基金的顶梁柱,江信基金还有一位基金经理,2024年3月30日才开始辅助参与管理产品的薛晨,这三位基金经理在江信基金的任职年限最长的才三年多!

江信基金发展停滞之下,曾经的基金经理们也纷纷离去,本就难以发展的江信基金如今更是面临着无人可用的窘境。

盈利能力行业倒数第一

作为一家公募基金,江信基金不仅七年不发新产品,旗下基金经理纷纷离开,产品表现不佳,表面前途渺茫的背后,是公司连年亏损,股东转让不成。

根据Wind数据,2023年江信基金营业收入1668.50万元,净利润亏损4569.50万元,盈利水平在有公开数据的公募基金公司中排在倒数第一。

根据国盛金控发布的年报,江信基金2023年营业收入1668.50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8.50%,主要由于报告期专户业务规模大幅减少;公司营业利润亏损4500万元、净利润亏损近4569.5万元,分别较上年同期减亏 24.45%、31.50%,主要由于报告期投资亏损。

截至2023年末,江信基金总资产7996.86万元,较上年末下降31.21%,主要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减少;净资产6244.38万元,较上年末下降42.26%,主要为亏损所致。

根据Wind数据,2015年至今,江信基金净利润整体呈现下滑态势,多个年度处于亏损状态。2015年至2017年,江信年基金尚能盈利,其净利润分别为1823.76万元、908.91万元、63.32万元。

但是从2018年开始,也就是江信基金不再发新基开始,便持续陷入了亏损的漩涡。

根据wind数据,2020年2023年的四个连续亏损的年度内,江信基金亏损额分别达1034.72万元、2115.89万元、6671.15万元、4569.5万元。

连年亏损之下,最终承受损失的便是股东。江信基金目前共5名股东,大股东国盛证券持股30%,其余4名股东为金麒麟投资有限公司、安徽恒生阳光控股有限公司、鹰潭聚福投资管理有限合伙企业、鹰潭红石投资管理有限合伙企业,均持股17.5%。

大股东国盛金控这些年实控人频频发生变化。根据国盛金控的公告,2017年国盛金控实控人是自然人杜力与张巍。2020年7月17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公告因“隐瞒实际控制人或持股比例,公司治理失衡”接管国盛证券长达两年。2022年7月国盛金控又发布股权变动公告,实控人变为了江西省国资委。

实控人的频繁更迭往往会导致公司治理不稳定,因此业界也在猜测是否是因为国盛金控实控人频繁变化,才导致旗下江信基金发展存在较多障碍,错过了发展黄金期。

而早在2017年1月,国盛金控曾连发两份公告,拟收购国泰君安证券持有的国联安基金51%股权,同时向中江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转让所持江信基金30%股权。

彼时公告称,看好基金行业发展前景,欲取得具有一定经营历史、经营业绩记录良好、团队稳定、口碑较优的公募基金公司控制权。江信基金业务结构相对单一,发展比较缓慢,不能满足公司在公募基金行业业务发展诉求。

但是最终因为中江国际信托不符合股东资格,江信基金股权转让被迫终止,这份股权置换计划搁浅。

在此之后,江信基金的发展便陷入了停滞,隐隐约约透露一种脱不了手砸在手里的感觉。食之无味又弃之可惜,最终手中的股权却成了连年亏损的“讨债鬼”?

股东方无力支持江信基金,公司内部留不住基金经理、发不出基金、业绩和规模都日益惨淡,最终造成江信基金的连年亏损,五位高管的同时离任,此时看来多半也是无奈之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作为投资参考指导,读者需要对自己的投资负责!)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