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守在西域里的归义军,热血是晚唐的另一面

独守在西域里的归义军,热血是晚唐的另一面
2024年06月29日 13:01 时光倒流二十年

来源:国家人文历史

本 文 约 2700 字

阅 读 需 要 6 分 钟

河西沦落百余年,路阻萧关雁信稀。

赖得将军开旧路,一振雄名天下知。

——唐时期诗谣 佚名

敦煌古往出神将,感得诸蕃遥钦仰。效节望龙庭,麟台早有名。只恨隔蕃部,情恳难申吐。早晚灭狼蕃,一齐拜圣颜。

——《菩萨蛮·敦煌古往出神将》 佚名

在历史上有这样一位将军,只用一天,就收复了失落50年之久的边疆陷地。

这就是晚唐河西第一名将张议潮。

张议潮影视形象。来源/电影《敦煌英雄》海报

收复河西,热血大唐

唐宣宗大中二年(848),三月某日清晨,在黑夜中等待已久的张议潮率领义军冲到敦煌城下,高声呐喊:收复沙州!并以此为号,惊动全城。

百姓纷纷响应,向镇守在此的吐蕃守将发动攻击,守将仓皇失措,只得带着随从狼狈而逃。随后义军攻破全城警备点,撵走吐蕃,接管了敦煌的军政大权。

这是自大唐天宝十四载(755),河西久陷以来,首次听到的令人为之一振的敦煌英雄凯歌。

我们的敦煌英雄——张议潮!

张议潮,沙州敦煌人,张谦逸之子,世为沙州豪右;少有大志,常见百姓受于强虏压迫,心生怜悯,感念故土,常以安西节度使封常清为榜样,希冀我唐王师,旌旗招展,有朝一日,自东而来,一血河西百姓心中的百年含恨。

在《敦煌英雄:镇守绝域二百年》一书中就以“百年左衽,复为冠裳”为主题重写了他收复河西走廊的英雄之旅。

收复沙州后,张议潮“提师东进”,一路势如破竹地收复了酒泉(肃州境内重镇)、张掖(甘州境内重镇),“攻城野战,不逾星岁”,接连克获肃、甘二州。

在接连的胜利中,善用兵法的张议潮瞅准了西部防线的空虚,忽然折身西北,收复沙州北边的重镇伊州,为沙州大本营拓展了纵深的防线。

新败的尚婢婢率众来降,为张议潮带来西、兰、鄯、河、岷、廓六州图籍,连同之前收复的五州图籍,由张议潮之兄张议潭即刻启程带往长安……(书中原文)

就这样,旧土在阔别50年后,终于重归大唐。

东有朝阳,西有敦煌

在安史之乱的七年零二个月里,不仅终结了玄宗的盛世,也撕碎了河西百姓的家土。从此王土之下,再无“唐姓”;甚至藩镇之灾的警示延续到了后世,直接影响了宋代的重文抑武。

沙州失陷之景,时载云:

“天下沸腾积年岁,米到千钱人失计。附郭种得二顷田,磨折不充十一税。……舞女庭前厌酒肉,不知百姓饿眠宿。君不见城外空墙框,将军只是栽花竹。”

物价高涨,米卖到“千钱”的高价,二顷田地收的粮食尚不能交上奴隶主的高额税收。一方面,奴隶主们整天喝酒吃肉,观看舞女在庭前跳舞;另一方面,老百姓漂泊在外,在饥饿中倒下。

二百年间,此地重复上演着权力的残暴,百业凋敝、民不聊生。

唯有固守在此的英雄们还在坚守着自己的信仰,拯救着河西民生。敦煌也因英雄们的坚守成为河西走廊中的咽喉,成为世界文明交汇的重要枢纽,可谓“东有朝阳,西有敦煌”。

然而,却很少有人为此著述立传,重现当年的英雄,再写那时的乱世。

由此我们以敦煌忠勇为主题,精选19篇文章,以河西为视角,用军事政治、地缘地理研究为脉络,再现乱世与英雄。这也是数百万粉丝、畅销书作者《国家人文历史》团队,潜心研究大唐地缘政治的最新倾力之作,并首次以兼具推理演绎特征的历史杂论的形式,讲述13代归义军共守绝域的故事。

为了一个信仰,为了一个家国,归义军忠勇决战。这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研究唐宋史的经典视角。不误导、不戏说,重新温读,让英雄再现,让历史发出真实的声音。独守在西域里的归义军,成就了晚唐最为热血的一面。

新书 《敦煌英雄:镇守绝域二百年》,鹿柴文化 出品。

做书前后,细节分享

本书编著之时,收获了电影《敦煌英雄》编剧马伯庸、导演曹盾、制片张苗的好评与重磅推荐。

心向汉域,归义唐土,这是爱国主义的一阅高歌,是中华文化的一曲咏叹,是燃烧于历史长河中的一团耀眼火光,。

——作家、编剧 马伯庸

《古董局中局》《长安十二时辰》《长安的荔枝》

归义军是一个不多见的题材。国家人文历史最终选定归义军为题材,以历史为脉络,以人物为角色,分三部分溯源归义军的前世今生,将它那被历史遗忘的英雄推到读者面前。

第一部分 盛唐西域记(以前事写敦煌)

第二部分 孤忠归义军(以忠勇塑敦煌)

第三部分 尾声收复河湟(以全史记敦煌)

为此,我们之前设想的开本已不再堪用,除了精心设计版式外,重点开始调整开本,力求精致小巧,主打一个“轻阅读”的概念,最终选用了最适合人手握本的尺寸145mm*210mm;特意选用优质封面和内文纸张。而设计封面时,注重理念,UV+起凸为主,力现精美,只为最好地展示英雄之姿。于是可平摊、可弯曲、可塞进手包,甚至在地铁的间隙中也能随时阅读,绝不累手的书就完成了一半。

只完成一半,因为我们还要继续加码!

我们邀请到国内归义军的著名研究者、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刘后滨先生为本书写作序言。

序中谈到这是一本首次以河西为视角讲述唐宋史的力作,使得以朝代为主的断代史写作方式,首次以通俗又严谨的方式变得完整而连贯。

“河西视角的唐宋史,与以唐、宋朝廷为中心的王朝正史相比,不仅补充了更多发生在河西走廊的惊心动魄的故事,使得在王朝兴衰的宏大叙事中时断时续、支离破碎的河西地方史变得完整和连贯,而且为深刻理解晚唐五代和北宋政权国力衰落的背景和原因、深刻理解中国古代王朝从汉唐到宋代模式的转变的战略理念和治理实践,提供了独特的历史线索和丰富的历史案例。要理解唐朝走向盛世的时代背景,离不开河西和西域。”

刘老师的肯定,为这本书增加了份量。

敦煌研究院正版授权的莫高窟第156窟的《张议潮统军出行图》,以精美拉页的形式作为书的一部分,全彩赠出。

我们的书在经历了一年多的编校后,也终于正式迎来了出版。

编辑喜极而泣

这是一段长达百年的热血传说,也是被埋没了千年的归唐义事。虽然忠孝总难全,他们随着历史逐渐臻没,但正如宋代理学家程颐所言:“凡读史,不徒要记事迹,须要识其治乱安危兴废存亡之理……是亦学也。”我们也愿以此书前后之力,为诸君寻觅被历史遗忘了的热血与忠勇。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