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国家人文历史
阅 读 需 要 12 分 钟
“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这或许是多数人能够想到用来形容地球两极最贴切的一种形容。随着人类对极地考察的深入,越来越认识到其与人类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对科学家而言,这里也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领域。其实,中国与极地的渊源从20世纪20年代就开始了。
最早进入极地的中国人
斯瓦尔巴(Svalbard),挪威语中意思就是寒冷的海岸。斯瓦尔巴群岛位于北极圈内、距离北极点1750千米,面积6.1万平方千米,是最接近北极的可居住地区之一。一战后,1920年2月9日,英国、美国、丹麦、法国等国共同签署《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条约》(也称《斯瓦尔巴条约》),规定“斯瓦尔巴群岛”(Svalbard Archipelago)是北极地区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非军事地区,该群岛主权归挪威所有,但是条约国的公民不需要挪威签证,都可以到群岛上从事科学考察以及正常的商业生产活动,并且可以享有永久居留权,岛上的矿权以及捕捞权为各条约国平等享有”。这便意味着只要加入《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条约》,那么成员国便可以自主在该群岛上建立永久居住地包括科考站。该条约1925年8月14日生效,当时统治中国的北洋政府在其生效前加入成为创始成员国。根据该条约,中国有权自由进出北极特定区域,并依法在该特定区域内平等享有开展科研以及从事生产和商业活动的权利。
但此后很多年里,中国始终没有利用该条约进行过任何北极地区的科学研究和资源开发。中国人真正对北极进行科学考察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
1950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中国留学生高时浏进入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次年到达当年的北磁极,成为有史可查第一个进入北极的中国人。1958年11月12日,李楠作为中国驻苏联新闻记者,乘坐“伊尔14”飞机,从莫斯科出发,飞行1.3万千米,先后在苏联北极第七号浮冰站(北纬86°38′,西经64°24′)和北极点着陆,完成北极考察。
“我们在地轴上空飞翔。月色是那样的明亮,天空是出奇的净洁。这样的天空和月色大概只有北极地区才能看到。星星全部集中在头顶,而且似乎就在低空。一抬头,就可以看到北极星。”这是首次探访北极的中国记者李楠写在通讯《在北极上空飞行》里的一段话。
新中国成立不久,南极也迎来中国人的身影。1952年,来自安徽的张逢铿前往美国留学。1958年,具有中国国籍的张逢铿参加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南极研究计划,该计划是国际地球物理年“探冻第四号计划”的重要部分。从1958年12月到1960年3月,张逢铿在南极度过15个月,成为第一个登上南极的中国人。1959年11月到1960年3月,张逢铿和同伴们穿越南极腹地,一直到达西南极海滨,行程达1000多千米,获取更多科考资料。1960年他从南极返回后,美国政府于1963年2月8日,以张逢铿的姓氏为南极一座山峰命名,确定“张氏峰”(Chang Peak)的地理位置为南纬77°44′、西经126°38′,这是第一次以中国人姓氏为南极山峰命名。
极地考察事业的开展
新中国政府参与国际极地事务,是在1957年开始的国际地球物理年(International Geophysical Year,简称IGY)。但后来,由于美国操纵台湾当局介入,中国政府为维护国家主权,于1957年6月正式决定退出IGY。到20世纪70年代末,全世界已经有17个国家在南极建立40多个长年考察站和100多个夏季考察站,取得了可观的研究成果,但这些星罗棋布的考察站,却没有一个属于中国。
1962年,在制订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时,一些科学家提议中国要进行南极科学考察工作。1964年7月22日,经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一百二十四次会议批准,在国务院下设国家海洋局,这是中国国家海洋事业的一个里程碑。在赋予国家海洋局的6项任务中,有一项任务显得与众不同,那就是“将来进行的南、北极海洋考察工作”。在国家海洋局成立伊始,就将南、北极考察列入其未来重要工作内容之一。1977年5月25日,国家海洋局提出“查清中国海、进军三大洋、登上南极洲”的目标。1978年8月21日,国家海洋局向国家科委提交《关于开展南极考察工作的报告》。至此,伴随着中国极地意识的觉醒,极地考察事业正式进入中国政府的议事日程。
"中国南极越冬科考第一人"
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所史馆里,收藏着一块特殊的岩石。它是中国首次南极科考样品的其中一件,是中国科学院地理所研究员张青松把它带回来的。
受澳大利亚邀请,科学家董兆乾、张青松作为中国代表,于1980年1月6日抵达南极,参加澳大利亚组织的南极科考,这是中国科学家首次登上南极大陆,开始为期47天的科学考察与访问。
在这次科考接近尾声时,张青松了解到,在澳大利亚戴维斯站,还没有人专门从事湖泊沉积和贝壳化石的研究,而这是他的老本行。此前多年,张青松一直从事青藏高原地质地貌与第四纪环境变化研究,发表了一批研究成果,积累了丰富经验。于是,他向澳大利亚南极局局长提出加入1980—1981年澳大利亚戴维斯站越冬考察队的申请,对方欣然应允。
回国后,张青松向上级主管部门提交了考察报告,并申请再次出征。1980年12月15日,张青松再次抵达戴维斯站。这一次,他的科考工作从又一个南极之夏的极昼开始,随后转入漫长而寒冷的严冬。作为“中国南极越冬科考第一人”,他一方面进行地貌和第四纪环境研究,同时也默默学习建立和管理考察站的经验。这次南极之行,张青松收集了8箱标本和样品,与所内外专家合作研究,获得我国第一批南极研究成果。
1981年5月11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成立。中国南极事业开始走向正轨。委员会成立后,我国又相继选派20多名科学家,分赴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与智利的考察站进行夏季科学考察或越冬科学考察。值得一提的是,1983年,中国科学院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李华梅,应新西兰邀请,在南极洲罗斯岛南端的斯科特站考察32天,成为第一个到达南极洲的中国女性。
"向南极进军"
1983年5月9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7次会议通过决定,同意我国加入《南极条约》组织。同年6月8日,中国向《南极条约》保存国递交加入书,正式成为《南极条约》缔约国。中国成为《南极条约》缔约国,仅意味着拿到“入场券”。在《南极条约》体系中,缔约国没有参与决策权,而成为协商国必须具备一个先决条件,即在南极建立一座科考站并进行过科学考察。
经过各部门的考察评估,最终确定我国将于1985年年初在南极建立中国第一个科学考察站。而终日被冰雪覆盖的南极大陆,只有每年的11月中旬到次年3月中旬能够适合施工建设。而一旦在这个时间段里我们没有完成施工任务,就不得不延误一年时间。
郭琨等人马上开始筹备。
被冰雪加冕的南极大陆,那个看似可望而不可即的世界尽头,气候环境条件极端恶劣,到处充满着未知的危险。1984年以前,我国只有极少数人搭载国外的船只和飞机去过南极,而仅仅凭这些人就进行中国第一次南极科考是远远不够的。还有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就是,用什么船只把科考队员送到南极。当时,我国还没有抗冰船,更谈不上破冰船。南极是冰的世界,陆地上是大大小小的冰川,海洋布满着千姿百态的冰山。没有破冰船,意味着在南极寸步难行。
“人才缺少,就从国外请来专家培训;没有破冰船,我们就把自己的船进行改造。”中国首次南极越冬科考队队长颜其德说。
最终,科考队选择了西南极的乔治王岛,作为中国第一个南极考察站的站址。与此同时,担负航行指挥和通讯联络的国家海洋局管理指挥司,广泛搜集航海、气象、冰情、通讯和外港的资料,周密设计出通往南极洲的最佳航线,制订出保障航行安全和通信指挥畅通的最佳方案。
首次南极考察队员签下"生死状"
1983年12月,刚刚从法国拿到博士学位回国,36岁的刘小汉就被推荐参加首次南极考察队员的选拔。同样刚刚走出校园就去往南极的,还有海洋生物学家杨关铭。南极办在各有关单位大力支持下,对考察队员进行了严格的挑选。1984年10月8日,我国第一支南极考察队成立。全体考察队队员在北京体育学院(今北京体育大学)进行了训练,主要是营建、抢险救生、防火灭火、学习《南极条约》以及体能训练等。邓小平为他们写下“为人类和平利用南极做出贡献”的题词,极大鼓舞了考察队员的信心和士气。
1984年11月20日,上海黄浦江畔,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码头,举行了隆重欢送中国首次赴南极考察编队出征的启航仪式。海军作战部原部长、时任国家海洋局副局长陈德鸿担任总指挥,郭琨担任南极考察队队长。10时,他们率领591人乘坐“向阳红10号”科考船和海军“J121”救生船,满载着祖国的重托,开始了中国历史上远征南极洲的首航。
驶向南极的旅程,陌生而又危险。由于缺乏经验,这一段旅程“前途未卜”,队员都要签下“生死状”。45岁的鄂栋臣凭借过硬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工作经验,成为考察队党支部副书记和测绘班班长一职。出征之前,妻子担心他会遭遇不测,迟迟未能在“生死状”上签字,鄂栋臣拿过笔来稳稳写下自己的名字,并在一旁的空白处留笔:“我的生死,由我自己全权负责。”
“大家请注意:右前方远处出现的陆地就是乔治王岛!”
驾驶台响起的喇叭声,提醒大家南极就要到了。
就在这时,左右两舷爆发出震天般的喊声:“南极,中国人来了!”
1984年12月26日凌晨2点48分,“J121”船和“向阳红10号”到达南极乔治王岛的民防湾抛锚,抛锚位置于南纬62°13′,西经58°55.5′。这是中国船舶历史上第一次进入南极的港湾,中国的铁锚第一次抛进南极海域的底土。
参考资料:
1、米艾尼《听第一任站长揭秘中国首次南极科考》
2、鄂栋臣《极地征途》
3、黄庆桥《雪龙探极:新中国极地事业发展史》
4、吴殿卿《中国海军与南极破冰之旅》
5、马夫《南极科考:中国首次赴南极进行科学考察》
6、赵建东《中国极地考察40年系列报道》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