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简单心理Uni
学长学姐说
这里是「学长学姐说」栏目。
在这里可以看到简单心理Uni的学长学姐们在学习心理咨询道路上的思考与感悟。
耿燕是「简单心理Uni·心理咨询师培养计划」Seed进阶第六期的学员,目前在高阶实习期。「简单心理Uni·心理咨询师培养计划PRO」为期2年,包含670+小时的理论学习、实习和督导,助你成为具备执业胜任力的心理咨询师。
今天分享的文章是耿燕同学通过所学知识,对亲密关系中依恋模式的阐述。
心理学家艾瑞克.弗洛姆(Erich Fromm)认为,人类最终极的任务就是克服孤独。孤独造成了人类强烈的焦虑感,而克服孤独的答案就在于亲密关系的建立与维持。所以我们人类需要亲密关系。那么什么是亲密关系?
亲密关系是一种人际关系,是在互相需要中所建立起的一种最内在、最深邃的联系,并在信任中发生情感上的依赖和亲密,这种关系属于一种最深层次的内在联系,也是一种主观能够体验到的情感或者身体上的亲近。
亲密关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亲密关系从个体间的情感依赖程度定义划分,包括婚恋关系、亲子关系、朋友关系等;而狭义的亲密关系内涵更为清晰,指的是双方基于生理吸引而建立的恋爱和婚姻关系,我们今天聊的就是狭义的亲密关系。
亲密关系模式
伴侣间的亲密关系问题困扰着很多人,它是人类永恒的议题,有的人终生都在解决这个议题所带来的困扰。
下面这些对话你是否熟悉?或者正在经历着它?
“怎么一吵架人就消失了。”
“我都打了20个电话了,为什么不接啊?”
“你的手机为什么不能让我看看呢?”
“为什么他这么冷漠无情?我的付出根本得不到回应。”
“她为什么一吵架就把我拉黑?”
“能不能让我自己待一会儿”
“你倒是说话啊!”
从只言片语中不难看出,这两个人的亲密关系很不和谐,呈现出了你追我逃、我找你跑的关系模式。现实中很多人都深受这样亲密关系模式的困扰,这种模式下的两个人吵架是家常便饭,“你追我逃”几乎充斥在生活的点点滴滴,时间久了就会以分手告终。
从依恋理论来看这样的亲密关系模式,是由于两个人的依恋类型不同所造成的,是什么依恋类型的两个人会形成这样一个相爱相杀的局面呢?今天就来聊一聊亲密关系里很典型的依恋类型之间的碰撞—焦虑型依恋vs回避型依恋。
在理解两种依恋类型之前也许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鲍尔比的依恋理论。
依恋理论
依恋理论是由英国精神分析学家约翰.鲍尔比(John Bowlby)在1944年,通过研究了44名青少年盗窃犯罪后提出的。他认为依恋是养育者(通常是母亲)和婴儿之间的一种特殊情感联系。这对维持婴儿的安全和生存非常重要。
鲍尔比的重要贡献,很大程度在于他非常坚定的把观察和研究重心聚焦于婴儿对母亲产生的安全依恋的需求,人类个体的心理解释能力也在个体与母亲的反复互动中得到不断的发展,而母亲又是安全依恋形成的关键个体。
经过研究,在儿童依恋形成过程中母亲的作用要大于父亲的作用,所以个体童年早期的亲子关系的经验形成了个体的“内部工作模式”,这种模式会在以后的成长中起作用。
1987年Hazan和Shaver通过对鲍尔比成人依恋观点进行观察研究,认为婴儿与照看者形成的依恋关系与成人形成恋爱伴侣的这种关系具有许多相同的特点特征,总结后发现是依恋行为这一动机系统所导致的,同样都是需求从对方身上获得安全和持续的可获得性,所以他们也将依恋研究扩展到成人阶段,提出成人婚恋关系中的情感联结也可以理解为一种依恋关系(adult attachment)。
依恋类型
在鲍尔比之后,美国心理学家玛丽.安斯沃斯(Mary Ainsworth)和她的同事在1963年开创了陌生人情境技术实验,从短暂分离时的表现来研究儿童对母亲的依恋。
20年后,安斯沃斯的学生Mary Main对之前的依恋类型进行了补充,对依恋的四大心理状态的发展、特点和未来影响进行了令人信服的阐述,并最终区分出四种依恋类型,即安全依恋、回避依恋、矛盾依恋和混乱依恋,这也适用于成人。
安全型依恋
特点:低焦虑、低回避
这类婴儿特点是低焦虑、低回避。在陌生情境实验中,被评定为安全型依恋的婴儿,能够在接近母亲寻求安慰和单独探索充满玩具店的房间之间保持平衡。婴儿对于母亲这个个体的存在并不在自己的重点范畴之内。
对于分离的处理,这类婴儿的反应基本上一致,会开心的奔向母亲,在母亲的怀里寻找温暖和抚慰,然后还能重新探索和玩耍。这类婴儿整体看上去是愉快的。
安全型的婴儿之所以能够发展成安全型依恋的婴儿,主要取决于母亲能够客观的评价和反思他们的关系,不仅能够让自己置身于体验中,也可以让自己置身于体验外,就是元认知检测,这样的父母有能力觉察并整合依恋相关的记忆、感受、想法。
回避型依恋
特点:高回避、低焦虑
这类婴儿特点是高回避低焦虑。在实验中他们的表现是缺乏安全感,他们在陌生实验情境中也能够和安全依恋婴儿一样探索周围,但始终处于排除依恋行为的状态。
当母亲离别回来后,婴儿表现出对母亲的忽视,学会了一直阻碍和隔离自己的与依恋相关的感受、冲动与行动,他们通过保持种需求被阻断,生活在无人之境的状态,与依恋情绪保持距离,这种不太显眼的隔离感,实际上冲击着婴儿的心,让他们的心理痛苦不堪。
这类婴儿之所以发展成回避型依恋,主要原因是自己的养育者也是同样回避冷漠型的,他们有着同样的回避冷漠的防御性的依恋模式。在亲子关系中他们为了保护自己,也会贬低依恋关系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他们对婴儿会主动保持情绪的隔离,进行选择性不注意、坚持回忆缺失等方法把自己包裹隔离起来,把感知觉降到最低,让自己处在一个很寡淡的世界里,这样他们就会将自己否认掉的需求、脆弱和愤怒都投射到别人身上,也就是自己的孩子。
这样婴儿就在和父母关系的活现中习得了父母身体和情感表达的方式,比如冷漠、回避、压抑的心理状态,潜移默化形成他们自己的“内部工作模式”。
所以婴儿自己面对痛苦和威胁的时候,会本能的进行防御、回避,回避自己的感知觉,潜意识告诉自己,我是强大的、不会受到伤害的,别人都是不可信的不足的,把自己的活性降到最低,让自己与其他个体保持距离、控制自我依恋,这样才能更好的生存。
矛盾型依恋
特点:高焦虑、低回避
矛盾型依恋又称作焦虑型依恋。这类婴儿特点是高焦虑、低回避。相较之回避型依恋婴儿降低自己活性的策略,他们则属于过度激活策略。
矛盾型依恋的婴儿在陌生情境实验中无法关注自己的玩耍,只能关注到自己的母亲,在实验中对于母亲的离开他们内心无法接受,焦虑会慢慢地吞没他们,最终导致他们没有办法主动持续的探索世界。
这类型矛盾型依恋的婴儿自己会在需求和愤怒之间游离摇摆,一会儿蠢蠢欲动要离开,一会儿夸张的表达对父母的感情,一会儿又突然中断联系,他们深陷在一种担心里,不知道自己的母亲在哪里,妨碍了自己的探索,同时也学会了放大对痛苦的表达,他们会在愤怒与依恋需求二者之间反抗交替,自己则会陷入到非常无助的迷茫状态中。
矛盾型依恋婴儿的父母特点主张打击孩子的自主性,前一秒还对婴儿有反应,后一秒可能就变得没反应或者具有攻击性。这样的方式方法会让婴儿对父母产生迷恋,会让他们觉得亲密是有希望的,但是也随时会失去。
这种信号的突然消失、停滞,损害了父母准确感知婴儿发出的讯号以及婴儿对父母信号的接收。
矛盾型依恋型父母的元认知能力是有限的,他们太容易对现在和过去的冲突感到痛苦,以至于他们无法对自己的依恋进行反思和觉察以及加工有效信息,让婴儿有一种“虚假但安全”的感觉,这样的感觉会跟随婴儿一生,以至于他们成年后也难以摆脱。
混乱型依恋
特点:高焦虑高回避
混乱型依恋特点为高焦虑、高回避。这类婴儿在陌生情境实验中表现为惊恐,以及偶尔表现出前后矛盾的、奇怪的、难以理解的、甚至是解离的状态,总的来说就是婴儿无法解决两难困境,生物学上注定的安全港同时又是惊恐来源,这时他们的依恋策略就崩溃了。
这种无法解释的无能为力(Kaplan,1987)会让婴儿很不安、崩溃,在几年后会反映出控制父母的行为,这种控制会显露出对父母惩罚性的忽略或者热切的为父母沟通搭建桥梁。
混乱型婴儿之所以会成为混乱型,这要源于他们的父母,因为他们的父母体验到的就是自己未解决的创伤和丧失,他们抵御无法谈论创伤后的丧失事件,每当谈论这些的时候他们的记忆或者信念会被禁锢在一种解离的状态中,并成为主导心理状态。
当面临父母的恐惧退缩的时候,婴儿尚没有能力去理解父母背后的动机,所以只能怪罪于自己。这些经历、未解决事件的整合、理解模式,都会影响婴儿的依恋模式。
以上是人的四种依恋类型,我们每个人的依恋类型都不同,除了安全型依恋以外,其它三个皆属于不安全型依恋,都会影响与阻碍亲密关系的发展。其中焦虑型依恋和回避型依恋如果相遇,会在亲密关系中产生比较大的困扰,这种现状也比较普遍,很多人深受其扰。
下面我们来具体说一下亲密关系中焦虑型依恋和回避型依恋的相遇,会出现什么情况呢?会相互吸引碰撞出火花吗?又会产生怎样的摩擦呢?
亲密关系中焦虑型依恋和回避型依恋的吸引和碰撞
1. 相互吸引
焦虑型依恋和回避型依恋之间有着致命的吸引力,他们的相遇会碰撞出火花,其中的原因也许需要从他们的特质说起。
焦虑型依恋者是“渴望融合”(merger hunger)(Goldbart, Wallin,1996),因为他们最大的威胁就是分离、丧失和孤单一人,亲密被体验为最高的利益。
这类型的人日常比较容易焦虑,缺乏安全感,会格外的寻求伴侣的关心和连接,回避型依恋者正因为他们倾向于避免和伴侣产生亲密的情感链接,表现出冷淡和疏离的态度,而恰恰也是因为他们这种冷淡和疏离的态度会让人感受到不易焦虑、有安全感的特质,才会对焦虑型依恋者产生吸引力,让他们不自觉的想靠近。
回避型依恋者有着“强迫性地自我依赖”(Bowlby, 1969/1982)的特质,他们对任何有可能激起他们寻找他人的支持、连结或者关心的感受、想法和欲望,都需要保持距离。
通常他们看起来是冷漠没有太多情绪情感的人,但是他们又无法消灭生物驱动的依恋需求,所以,回避型依恋者虽然意识层面不愿意与人亲近,要保持自己的独立与自主性,但是本能还是会被焦虑型依恋者的那种主动亲近所吸引。
2. 碰撞摩擦
虽然焦虑型依恋者和回避型依恋者在最初识的时候会相互吸引迸发出火花,但当初对方吸引自己的亮点与优势,在后续的相处中会慢慢发展成为矛盾的导火索。
比如焦虑型依恋者当初因为回避型依恋者的冷漠疏离的气质而感受到稳定与安全,从而被吸引,在后续的相处中焦虑型依恋者会发现回避型依恋者情绪的确稳定,但是对于亲密关系的连接和需求很少,他们需要独处的时间又很多。
这点对于焦虑型依恋者来说无疑是一盆冷水,浇灭了他们的一腔热血,从而生发出愤怒情绪,甚至是歇斯底里,因为他们不能接受伴侣和自己的关系是疏离的、冷漠的,他们需要的就是亲密,这是一种“情感的饥渴”(John Bowlby),时常需要与伴侣亲近并得到回应和安慰,只有这样做才能满足焦虑型依恋者内心的需求。
如果伴侣没能满足,那么他们就会竭尽全力的靠近伴侣并索取连接和亲近,寻找属于自己的那份安全感,避免自己感觉到被抛弃。
焦虑型依恋者这样的需求,回避型依恋者是无法承受的,他们对亲密和依恋是恐惧的,因为和伴侣过于亲近他们就会感觉自己被恐惧淹没,担心自己被关系吞噬的时候就会自动的远离和回避。
独处是回避型依恋者保护自己的方式,在与他人建立真正的亲密关系,产生足够信任方面,回避型依恋者存在着巨大的困难,他们情感是隔离的,所以对于焦虑型依恋者的无限靠近,会本能的躲开,屏蔽自己的感受,把焦虑型依恋者的情感隔离在外,并在关系中表现出退缩、回避,这也是他们惯用的防御方式。
两个人这样的相处下去就会矛盾重重、争吵不休,焦虑型依恋者会认为“你不爱我”,而回避型依恋者会认为“你太粘人”,这样的依恋类型风格之间的差异就会让双放陷入到一种“你追我逃”的循环模式中,形成了相爱相杀的局面。
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焦虑型依恋者和回避型依恋者相遇之初的吸引、和相处之后的羁绊,充满了宿命感与纠葛,这种矛盾的碰撞,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呢?很多当事人都不清楚,那么我们来看一看,到底哪里出现了问题。
由于焦虑型和回避型的依恋类型不同,他们的需求也不同。
焦虑型依恋者一直索求亲密、强连接,担心被关系抛弃;
回避型依恋者一直索求独处、自主性、担心被关系淹没;
他们需求的背后都有一个词:恐惧。
焦虑型依恋者:恐惧自己被抛弃被放弃,恐惧疏离、恐惧冷漠;
回避型依恋者:恐惧自己被淹没被吞噬,恐惧关系、恐惧亲近。
从焦虑型依恋者回避型依恋者的需求不难看出,虽然亲密关系都是他们本能的需求,但双方恐惧的正是对方习惯传达给自己的,他们需求相同,但因恐惧不同因而产生了不同的应对措施,矛盾就此产生。
关系双方靠自己调和这样的矛盾,的确有很大难度,不过并不是焦虑型依恋者和回避型依恋者的矛盾就无法解决了,伴侣双方可以通过相互理智冷静的沟通和表达、互相理解、加强自我反思和觉察,慢慢地进行调整。
当然也可以接受专业的帮助,通过心理咨询慢慢的觉察自己、看到自己的依恋类型、关系模式,从而更好的理解自己和他人,逐渐完善自我,建立起一段健康的亲密关系。
编辑:Aurora
责编:Alwaysfifi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