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OS PATHOG|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猪烈性传染病创新团队研究揭示非洲猪瘟病毒蛋白参与免疫逃逸和病毒致病性的新机制

PLOS PATHOG|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猪烈性传染病创新团队研究揭示非洲猪瘟病毒蛋白参与免疫逃逸和病毒致病性的新机制
2024年11月16日 00:06 记经典时刻

来源:生命科学前沿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在非洲猪瘟病毒(ASFV)免疫逃逸机制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发现ASFV编码的I7L蛋白(pI7L)通过抑制STAT1的磷酸化拮抗IFN- γ 介导的JAK-STAT信号通路进而影响病毒的致病性。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PLoS Pathogens》杂志上。

非洲猪瘟(ASF)是由ASFV引起的家猪和野猪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给养猪业造成了重大损失。目前,疾病监测和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仍然是预防和控制ASF的主要策略。缺失与病毒致病性相关的关键基因被认为是研制ASF弱毒活疫苗的有效策略。

该研究探讨了pI7L在ASFV拮抗宿主抗病毒应答中的作用,并评估了 I7L 基因缺失毒株在猪体内的致病性。研究发现,pI7L与STAT1存在相互作用,其通过抑制STAT1的磷酸化拮抗IFN- γ 介导的JAK-STAT信号通路。

pI7L抑制STAT1磷酸化并阻断其核转位

体内实验结果表明,与亲本毒株ASFV HLJ/2018相比, I7L 基因缺失毒株在猪体内的复制能力和致病性均显著降低,表明 I7L 基因缺失与ASFV在猪体内的致病性有关。该研究有助于了解ASFV的免疫逃逸策略,为开发ASF弱毒活疫苗提供了一个新的靶点。

I7L基因影响ASFV的致病性

猪烈性传染病创新团队硕士研究生李美霖、刘欣媛和彭定坤为文章的共同第一作者,李连峰研究员、仇华吉研究员、李素研究员和孙元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项目的资助。

原文链接:https://journals.plos.org/plospathogens/article?id=10.1371/journal.ppat.1012576

来源:病毒学界、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官网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