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吃货研究所
北方这几年突然一下开了很多家苏式面馆——松鹤楼。
这种来自南方的面条,让吃惯了面食的不少北方人也颇感陌生:苏式面到底是啥?怎么点单?怎么点完后就只端上来一碗清汤寡水的面条,没有浇头配着吃啊?不做点功课,连个面都点不了……
苏州的大街小巷遍布着各式面馆,这里其实是被大大忽略了的嗦面圣地。红汤和白汤,焖肉、爆鱼、鳝糊、猪肚、虾仁、牛肉、五香大排、酱爆猪肝……满满一页的浇头看得人眼花缭乱,更别说还能两拼和三拼等繁复的排列组合。
01
苏式汤面
/ 汤+面+浇头 /
虽然苏式面有汤面和拌面两种选择,但对许多苏州人来说,苏式汤面才是苏式面的精髓。苏式汤面一般由汤、面和浇头三部分组成。
■ 汤
汤常分为红汤和白汤,红汤一般是用酱油和高汤调配出来的面汤,而白汤就是纯高汤。制作面汤的过程被称为“吊汤”,类似饭店里的烧高汤,好的面汤口感清而不油,汤色透明无杂质。
■ 面
苏式面一般用的是机器制作的细面,虽不像北方喜欢用的手工面,但苏式面对煮面的软硬度以及造型的掌握却很严苛。有经验的师傅,可以一气呵成,做出一碗造型饱满的“鲫鱼背”面。
鲫鱼背造型的面 | 截自《舌尖上的中国2》
■ 浇头
说到苏式面的浇头,那可就非常之多了。
煎、炸、卤、炒、焖、烩多种做法,有像荷包蛋、素鸡等这样提前制作好的浇头,也有像鳝鱼、猪肚等这样现炒的浇头。再配合上单浇、双浇、三浇的各类搭配,以及重青(多放青葱)或免青(不放青葱),和过桥(浇头和面分开)等等个人喜好的定制。仅是浇头,就足已让人眼花缭乱。
苏州的面,可以分成经典传统派和时令派,下面就分开来具体介绍一下吧。
02
传统派
/ 吃不厌的经典 /
■ 焖肉面
大概在每个苏州人的情感深处,都有一碗焖肉面。
选肥瘦相间的猪五花,放入加了香料的卤汁里慢火焖煮几个小时,直至皮软肉酥。煮好的焖肉因为太过软烂,直接下刀切块容易切碎,因此需要冷藏定型后再切块。
吃的时候,在刚煮好的热汤面上铺一块冷的焖肉,面的温热渐渐渗入大块厚切的焖肉,入口即化、肥而不腻、软烂不柴。
■ 两面黄
之所以叫“两面黄”,是因为它需要将面的两面都炸到金黄色,再浇上浇头和卤汁。“两面黄”可以分为硬和软两种,硬的是生面直接油炸,而软的则是将面先煮至七八分熟再下油锅煎炸。
■ 爆鱼面&鳝鱼面
在传统面里,河鲜也是苏式面的一大特色。
切大块的青鱼炸至表层发硬时捞出,再放入卤汁中卤制。做好的爆鱼咸甜适中,鱼皮脆肉质硬,吃起来浓而不腻。
除了爆鱼面,还有鳝鱼面。鳝鱼面的浇头常常分成鳝糊和爆鳝两种,如果选择鳝糊的做法,一般还会附赠胡椒粉和姜丝。
■ 素交面
素交面也叫素浇面,顾名思义,就是用一些素菜炒出来的浇头,一般是用油面筋、木耳、笋、菇等。新鲜食材炒出的素浇头搭配上细面和面汤,对于喜欢淡口的人来说,这样的汤面最是鲜美。
鲜美的素交面 | flickr iJEP
当然,传统的苏式面不止这些,还有酱爆猪肝面、大排面、蕈(xùn)油面等等。
03
时令派
/ 当季的味道 /
苏州人讲究顺时而食,苏式面也会在不同的季节搭配当季最适宜的浇头。
■ 枫镇大肉面
进入五月份,赫赫有名的枫镇大肉面就登场了。“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说的正是枫镇,也叫枫桥。
枫镇大肉面是白肉+白汤+酒酿。白肉和焖肉差不多。用鳝鱼熬煮的汤锅里加入香料,大火煮沸后再放入明矾等熬制成清澈的高汤,即是白汤。适量熬煮好的酒酿,加入卤汁和猪油,再冲入白汤,放上面条和白肉,一碗枫镇大肉面便成了。
■ 三虾面
过了小满,当虾子开始抱卵,就到了吃三虾面的季节。这其中的三虾指的是虾籽、虾仁、虾脑,简直是把虾吃到了极致。一份三虾面,在一家小小的面馆里,就能卖出118元的价格。
吃三虾面的时间之短,前后不过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让人分外珍惜。
■ 秃黄油拌面
到了吃螃蟹的季节,苏州的面就变成了秃黄油拌面的天下。“秃”在苏州方言里被念做tēi,是“只有”的意思。“秃黄油”就是指不含一丝蟹肉的、高纯度的蟹黄和蟹膏的合集。
用猪油将蟹黄、蟹膏熬香,便是秃黄油了。绵密的秃黄油和丝丝分明的细面在手起筷落间,均匀地包裹、融合,扑鼻而来的鲜美,让人如痴如醉。
比秃黄油拌面降一级的是蟹粉拌面,蟹粉的做法与秃黄油类似,只是比秃黄油多了一份蟹肉。撇开上面二者,当季的苏式面还可以选择虾仁蟹粉面等,但不管怎么选,似乎都和螃蟹分不开了。
虾仁蟹粉和秃黄油浇头 | flickr TakakoZhao
春、夏、秋、冬,四季流转,周而复始,时令的浇头不停转换,但总有一些东西,亦如苏式面,总会如期而至。
你喜欢吃哪款苏式面啊?
关 注 所 长
不 再 错 过 好 文 章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