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简单心理Uni
Uni带你读文献
大家好,欢迎来到周三的「Uni带你读文献」栏目!我们将搜集心理行业大咖文献、经典个案及咨询技术相关的内容与你分享,带你深入了解心理咨询的工作思路及实操方法,以及最前沿的行业趋势,快来和Uni一起学习吧~
当我们过度执着于过去和未来时,现实中的一切似乎都变得难以忍受。
心理学家Salman Akhta发表在APA上的论文“总有一天,早知当初:病理性乐观与过度怀旧作为理想化的相关形式(“Someday...”and “If Only...” Fantasies: Pathological Optimism andInordinate Nostalgia as Related Forms of Idealization)揭示了理想化防御的背后机制和相应的应对策略,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他坐在沙发边缘,衣着考究,眼神空洞,弥漫的孤独感似乎让空气也变得沉重。
“早知当初就不应该放开她,总有一天,我会让她回到我的身边。”
他不是在回忆,而是在理想化一个无法实现的未来。
这个令人心碎的故事揭示了一种深层心理防御:对现实的逃避和对过去的执念。
没错,这是对《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主角内心的一些设想,从某种意义上讲,主角似乎一直在尝试挽回过去的恋情,最后陷入自我毁灭。
作为咨询师,我们可能也会经常遇到许多“盖茨比式”的来访:他们总会不惜一切代价去追寻那个永远无法挽回的理想化过去,直到最终让自己与现实产生断裂。
对于他们而言,过去和未来都值得向往,唯独当下难以忍受。
“总有一天”:病态乐观者的恶性循环
理想化防御的特征,往往深藏于“好来访”的表面行为中。
从心理咨询师的视角来看,这类来访者在初期总表现得异常配合:
热情、守时、按时支付费用且从不拖延,甚至会反复强调自己对问题的深刻认识以及迫切的改变意愿。但这种“完美”背后,其实隐藏着难以直面的内在矛盾。
因为随着咨询的推进,这类来访身上会逐渐浮现出一种与其表面相悖的现象。
他们开始不断抱怨自己承担了太多,并因此拖延不前。
每当遇到困难、瓶颈或麻烦时,就会选择退缩。
这种退缩并不是因为他们能坦然接受现实中的痛苦和由此带来的失落。相反,他们试图否认这些现实对自己的影响,并且从未尝试寻求有效的替代方案,因为他们根本不接受失败,并总是“把问题搁置一旁”。这种病态乐观的信念,让他们陷入无所作为的困境。(Abraham, 1924, p. 339)
不同人格类型的人,追逐“总有一天”的方式也各不相同:
•自恋型人格:用不懈奋斗和社会成功去证明幻想的可行性;
•反社会型人格:以赌博、欺诈等“捷径”直奔目标;
•偏执型人格:被无尽的困难困住脚步,始终在怀疑中徘徊;
•边缘型人格:用短暂的激情、成瘾行为甚至自我伤害填补情感空洞;
•分裂型人格:选择静待“天降奇迹”,将命运寄托于不可控的力量。
这样的行为背后体现出潜在希望:“某天”,所有问题都会消失,“某天”,我总会变得足够强大,去应对所有问题。
心理学家Potamianou(1992)指出,过度希望让人得以暂时与残酷的现实保持距离。
更深层次的,这种现象反映了个体对幼儿时期“全能感”的怀念:
那种无所不能、被完全满足的幻想在成年后重新浮现,成为一种难以放下的,对心理保护的渴求。
幻想的完整性常常由这些机制维护,包括:
1.否认现实中可能挑战幻想的部分
当现实表明某些目标根本无法实现时,个体会拒绝承认这些事实,以保护他们对未来的理想化期待。
2.分裂出那些容易引发冲突或攻击的自我形象
一个人在维持对未来的美好期待时,会忽略自己在处理问题上的不足或他人可能对自己目标的阻碍。
3.在较健康的部分人格中,出于防御而产生不真实感
即使一个人已经在某些方面取得了较好的心理健康发展,比如学会更现实地看待问题,但在面对理想化的未来时,他们可能会感到这些健康的心理状态不真实。
这种不真实感是一种防御机制,防止他们直面幻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4.将早期与母亲共生的理想化状态,从过去“转移”到未来
这个机制涉及到童年早期与母亲共生阶段的理想化记忆,即个体感受到被无条件支持和满足的状态。
在现实中,这种状态无法持续,但个体会将这种对“完美母亲”的怀念投射到未来,认为“总有一天”自己会再次拥有类似的满足与安全感。
关键角色“早知当初”:过度怀旧者的自怨自艾
作为咨询师,我们常常会遇到另一种来访者:他们执着于追求一种超越现实的完美状态,无法容忍任何缺陷,更无法释怀过去的失误。在他们的认知中,似乎只有达到绝对的完美,才能改写人生、弥补遗憾。
“早知当初”式的幻想是对过去的理想化渴望,它让来访陷入对自己的苛责,甚至接近自我伤害的程度。这种执念不仅助长持续的自我否定,还逐渐将他们与真实的自我隔绝。
过去成为了无法释怀的遗憾,未来被塑造成无法触及的幻想,而眼前的当下,则淹没在痛苦与分裂中。
比如,有些来访者会将童年时父母离婚的创伤理想化,重构为一套“个人叙事”(Kris, 1956)。这套逻辑表面上看似自洽且完整,但实际上充斥着内在矛盾,甚至在心理咨询中也难以被轻易改变(Kramer & Akhtar,1985)。
持有这种叙事的来访者往往反复表达诸如“我没用”“我失败了”“我毫无希望”这样的观点。对他们而言,这不仅是自我评价,更是一种深层次的心理防御机制,使他们得以在熟悉的痛苦中维持心理平衡,但也因此难以接受外界的挑战或改变。
这种失败感被困在停滞的“过去”中,无法被真正转化为可释怀的历史,甚至无法被放下。
他们仿佛让时间凝固,将过去的痛苦一遍遍重演,而当下与未来却被排斥在生活的门外,无法触及。
在正常的心理发展中,个体会通过哀悼的过程放下创伤,逐步告别幼稚的“全能幻想”,从而建立更加成熟和现实的自我认知。
然而,“早知当初”式的幻想,本质上是一种对“完美母亲”丧失的未完成哀悼,以及对过去“怀旧关系”的深陷。
在这种状态中,个体反复沉迷于“寻找”的过程,试图用无法触及的幻想填补内心的情感缺失。
看似充满希望的执念,实际上成为一种无尽的循环,将他们困在对过去的执着中,既无法向前,也无法获得真正的满足。
自我体验在时间上的断裂:当“总有一天”和“早知当初”交织
“总有一天”和“早知当初”这两种幻想在形式上虽然不同,但本质却高度相似:它们都涉及心理分裂、对现实的否认以及对客体的原始理想化。
这种幻想作为一种防御机制,反映了早期创伤中的未完成哀悼,这两种幻想还隐藏着明显的施虐与受虐心理:
•在“总有一天”的幻想中:
“总有一天,我会重新找回那个‘全然美好’的母亲,并克服俄狄浦斯情结所带来的阻碍。”
这种心理表现为否定现实中的一切成就,以愤怒摧毁当下的满足,或逃避面对“不够好”带来的焦虑。
•在“早知当初”的幻想中:
“如果当初没有被母亲忽略,也没有那些限制,现在的一切会如此不同。”
“早知当初”表现为对过去某个“不幸事件”的执着,看似沉湎于怀念,实则掩盖了对自己与他人的愤怒和指责。
这两种幻想不仅剥夺了人们对现实的掌控感,还在时间维度上撕裂了自我体验 (Akhtar, 1984, 1992a)。更令人困扰的是,它们常常交织在一起,形成一个无解的循环:
“如果当初没有发生那件事,我的生活会很完美;但总有一天,我会重新找回那份美好。”
然而,这种循环让人们与当下渐行渐远。它看似承载了希望,却最终变成了一副内在牢笼,将他们困在幻想与现实的缝隙中,无法前行。
在心理分析中,这样的循环表现也被称为“扭曲的情欲移情”(malignant erotic transference)(Akhtar, 1994a),常常是对内在自我和关系恒常性缺陷的一种防御机制。
这种移情有四个显著特点:
1.在看似温和的表现中,敌意占据主导地位
表面上,来访者的行为可能看起来温和或情感丰富,但在这些外在表现背后,实际上是强烈的敌意。
例如,来访者可能通过讨好或依赖的方式接近咨询师,但其深层次情感中却隐藏着对咨询师的愤怒、敌对和试图掌控的态度。
2.极力试图操控咨询师,迫使其回应自己的需求
来访者会试图强烈地控制咨询师的行为和反应,迫使咨询师满足他们的某些情感或需求。这种操控的背后,反映了来访者对于被拒绝的极端恐惧以及对情感需求无法满足的深层焦虑。
3.面对咨询师的“拒绝”,来访表现出极端的失落与愤怒
当咨询师无法满足来访者的期待时,来访者可能表现出极度的失落感,甚至是愤怒。这种情感反应可能看似不成比例,但实际上是对早期未被满足的情感需求的强烈投射。
4.咨询师的感受:无法共鸣与强烈对抗
咨询师在面对这种移情时,往往会感到难以与来访者的情感产生共鸣。比如,咨询师可能会觉得来访者要求有些过分,这种反应也可能进一步加剧咨询师和来访者之间的矛盾。
应对理想化防御的6个技巧
理想化的幻象常常是来访者应对内心冲突的保护层。要帮助他们走出这一层保护,咨询师需要引导他们直面移情对象的非现实期待,同时肯定幻想背后隐藏的深刻情感需求。
1.营造抱持环境:提供安全感,稳定咨询基础
为了建立这个环境,心理学家Modell认为咨询师需要具备以下特质:
•稳定可靠:用持续的支持建立信任感,让来访感到“无论发生什么,我都会在这里”。
•敏感共情:细致捕捉来访者的情绪信号,让他们感到被看见和接纳;
•宽容接纳:对来访的全部保持着抱持的态度,避免评价式反应;
•以来访的需求为中心:真诚地关心他们的成长,而非为了满足个人目的;
•不反击:面对来访的挑衅行为,始终保持专业和耐心;
•深刻洞察:适时提供清晰的理解和解释,要做到比来访自己更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
心理学家Amati-Mehler 和 Argentieri (1989) 提醒咨询师,在打破来访过度的希望之前,必须确保以下几点:
•咨询关系稳固,让来访感受到持续的支持和陪伴;
•理解情绪,来访需要体验到自己被接纳和理解;
•细致处理移情,通过深入探索移情关系,帮助来访找到真实的情绪根源;
•稳定的咨询结构,帮助来访逐步理解并消化移情中断带来的情绪冲击。
2.肯定性干预:理解与共情,温和过渡到深度咨询
在咨询初期,咨询需要有意地限制干预的深度,以“表面化”的理解和共情为主,而非急于揭示真相。这种做法看似浅显,却能让来访逐渐建立安全感和信任。
正如匈牙利精神分析学家Balint (1968) 所强调的:过早的解释,哪怕正确,也可能让来访感到被否定,从而减慢咨询进程。
“肯定性干预”的三大核心要素:
•客观化:通过清晰的语言表达,向来访传递“我看到并理解你的处境”。
•合理化:用温和的方式帮助来访找到当前困扰与过往经历的连接点。
•接受性:回顾童年经历时,注重帮助来访理解这些情绪是如何形成的,而非直接纠正。
3.揭示理想化:剖析幻想的防御与自恋成分
当来访在咨询中展现出对“全能期待”的执着时,咨询师揭示理想化的关键在于帮助来访识别:这些美好的期待,实际上是一种防御机制,是为了保护他们免受失败的痛苦。
咨询师需要在温和的对话中,引导他们看到“总有一天”和“如果当初”背后隐藏的情感需求,比如渴望被认可、自我满足,甚至对自身经历的无声抗争。正是这些幻想本身让来访陷入宏大却痛苦的心理停滞状态。
在此基础上,咨询师可以指出“总有一天”幻想的不切实际,同时揭示“如果当初”幻想中怀旧情绪的屏蔽作用即便到了这一阶段,咨询师依旧需要对来访内心的“软肋”保持敏感,灵活运用两种咨询策略。
在心理咨询中,肯定性干预和解释性干预是两种核心技术,它们既有明确的功能划分,也在实际应用中相辅相成:
•肯定性干预:
像是一种情感上的“支撑力”,它旨在为来访者提供安全感和支持,帮助他们弥补成长中的心理缺失或强化自我功能。
通过积极倾听、情感认同和适当的建议,咨询师为来访者注入力量,用于填补来访受挫的成长需求或自我功能缺失。
•解释性干预:
更像是一次“内心深潜”,帮助来访者剖析和理解那些深藏于潜意识中的情感冲突和行为动机。
它通过揭示移情中的深层心理机制,引导来访者将模糊的感受具象化,从而获得更深的自我洞察,迈向心理整合。
例如,当来访者需要即时支持时,肯定性干预更为适用;而当来访者已具备较强的心理承受力,能面对复杂情感时,解释性干预则发挥更大作用。
4.适时破除幻想:帮助来访走出过度希望
有时,解释与引导不足以帮助来访走出“总有一天”或“如果当初”的幻想。当来访者深陷于幻想而难以自拔时,咨询师需要适时提醒:“我无法成为那个完美的解决者,但我可以陪伴你,找到属于你的现实出路。”
这种适度的幻灭,不是冷酷的拒绝,而是一次温柔的引导,帮助来访者从幻觉中抽离,拥抱真实的自我。通过这种“适度的幻灭”,来访能够打破幻想,重新建立起现实而健康的希望,走向真正的自我成长。
5.重建心理情境:探索早期经历的影响
在这一阶段,咨询师需要谨慎地进行重构工作。
重建心理情境并不意味着还原历史的每个细节,而是帮助来访探索过去的情感痕迹,理解这些经历如何塑造了他们的应对方式。这不仅是对幻想的剥离,更是迈向现实的桥梁,协助他们重建内心的秩序。
早期的“肯定性干预”通过不完全的解释(Glover, 1931)起到情绪缓解和支持的效果,而重构工作则深入挖掘理想化背后的防御机制和驱力。这一步不仅是对病态幻想的剥离,更是帮助来访走向现实、重建内心秩序的关键环节。
6.处理反移情:关注咨询师自身情绪反应
咨询师的自我觉察至关重要,因为来访往往通过移情,将维持幻觉的任务投射给咨询师,给咨访关系带来压力与挑战。
在咨询中,反移情的一个重要信号往往是时间感的停滞。例如,当咨询师观察到来访者对时间的无意识忽略,可以温和地提醒:“这件事已经过去很久了,但它在你心中似乎仍然停留在原地。” 这种对时间停滞的觉察,可能成为来访者打破幻想的契机。
这一看似简单的观察,可能成为咨询中的催化剂,帮助来访开始直面自己的停滞,逐步打破幻想的束缚。这一介入,不仅揭开了来访的虚幻等待,也为咨询注入了新的可能性。
咨询师应避免机械地套用这些原则,而要针对每位来访者的独特情况灵活调整。正如多重功能原则(Waelder, 1930)所指出的,一个心理现象(例如症状、幻想或行为)通常同时承载多种情绪表达,而非单一的原因或功能。
通过这种兼具理解与洞察的折衷咨询方式,咨询师能够帮助来访者逐步摆脱对过去的纠缠与对未来的执念,重新扎根于当下的现实生活。
理想化防御让我们与现实保持距离,也在无形中消耗了心理资源。心理咨询的意义在于,让每一个被过去牵绊或对未来执念的人,能够在平衡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汉化编辑:Res,Aurora
责编:Alwaysfifi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