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物流”大挑战:运河VS海运,谁才是“最佳选择”?

元代“物流”大挑战:运河VS海运,谁才是“最佳选择”?
2025年01月08日 19:58 记经典时刻

来源:国家人文历史

本 文 约 3900 字

阅 读 需 要 12 分 钟

元朝财政的最后一个特征是南北不均衡。以税粮为例,仅一个江浙行省就占了全国税粮的三成以上,与整个北方的税粮相当。

中国古代的经济发展经历了一个由北而南的过程。在东周列国时期,北方经济就已经很发达了,特别是关中盆地和华北平原,而南方大部分还是蛮荒之地,只有楚国所在的江汉平原,以及吴、越所在的太湖地区农业相对发达一些,但依然无法与北方相比。秦汉时期,南方已经逐渐开发,却依然无法与北方比肩。到了三国时期,南方在吴、蜀两个政权的经营之下有了较大发展,但南方大开发的决定性阶段还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战乱导致大量的人口包括许多精英阶层逃到南方。到了唐朝,长江流域的繁荣程度已经超过了北方,而原本繁华的关中与河北地区在“安史之乱”中遭到了毁灭性打击。到了宋金时期,南北方差距越拉越大,但最能体现双方差距的是元朝。由于元朝在南北两地采取了不同的税收政策导致北方税收过重,而对于南方的控制力又较弱,这使南北差距已经拉大到了中国古代的极致。可是,元朝的政治中心在北方地区,这种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的分离,势必要求利用经济中心的财富来养活政治中心。

忽必烈画像。来源/《中国历代名人画像谱》

忽必烈平定江南之后,下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利用庞大的江南财富来救济北方。在元朝,南方的粮食产量已经远高于北方,在夺得了南方之后,又如何将南方的粮食运到北方呢?

宋朝之前,粮食的运输主要靠漕运,也就是内陆运河运输。隋朝开凿大运河之后,历代王朝都很重视漕运的发展,因为只有将江南的粮食运到北方或者中原,才能维持政治中心的地位。

但到了元朝,运河系统已经出现了问题:一是年久失修;二是运河体系不复存在。在元朝之前的宋朝,是以东京为中心的运河体系,因此从长江经过运河、淮河进入黄河的体系还在,但元朝的都城是大都,从黄河到大都的运河体系却已经不存在。占领江南之后,元朝想要恢复运河,必须重新打通从黄河到大都的交通线。

元朝的运河并非一次性打通的,1276年(元至元十三年,南宋德祐二年)首先开凿了济州河,这条河从济州(济宁)流到须城安山(位于现山东东平)。济州河开通后,就可以从杭州经过长江、淮河,再经过泗水到达济州,从济州再进入大清河的自然河道进入海洋。入海后,船只再通过渤海前往直沽(位于现天津),就可以送往大都。

元朝版图。来源/《简明中国历史地图集》

但这条陆海联营的道路并不好用,由于入海口处淤塞,很快又不能保证从杭州到大都的全程水路,而是必须从东阿陆路运到临清,然后从临清进入御河(卫河),再进入白河,到达通州,距离大都只有一步之遥了。

影视作品中元朝修建航道的场景。来源/纪录片《国宝档案》

据《新元史·食货志·海运》记载,1289年(元至元二十六年),元朝又开通了会通河,也就是从须城安山继续向北到达临清,将陆路段弥补,实现了全程水路。

1292年(元至元二十九年),元朝又完成了最后一段运河,也就是从通州到大都的运河,这一小段运河被称为通惠河,至今仍在北京的东部连接着通州与北京城区。

元朝京杭运河路线图。来源/纪录片《大运河》

修凿运河用了十几年的时间,等运河完全修好后,皇帝的心思却已经变了。在皇帝看来,运河运输的成本虽然比陆路低,可还是太高了。因此,在大运河开凿完毕之前,蒙古人就开发出了另一条海运系统,这在中国的漕运史上是一种创新。在此前王朝中,即便是最开放的隋唐也只是想到通过运河运输粮食,海运对这个大陆国家来说是不可想象的。由于元朝的世界属性和对海外的熟悉,自从成吉思汗西征和旭烈兀开辟伊利汗国之后,蒙古人就接触到了陆地之外的广阔海洋,开辟了利用海运的思路。

元朝最早尝试海运是在灭宋之后,元军在杭州劫掠了大量书籍,要把它们运到北方,当时运河还没有开通,蒙古人脑洞大开,派人从崇明岛开船,经过海路将书籍运到北方。

1282年(元至元十九年),宰相伯颜出于运送漕粮的需要,再次想到海运,他还想到了当初帮助他运送书籍的那个人。那人叫张瑄,他还有一个叫作朱清的朋友。

张瑄和朱清原先是海盗,元朝灭亡南宋之后,他们摇身一变,投靠了蒙古人,这就有了他们帮助元军运输书籍的事。元军虽然知道大海的重要性,但他们欠缺航海技术,在历次征伐和海运中都离不开汉人的帮助,此二人也在这段时间大显身手。他们曾帮助忽必烈进攻日本和占城,负责运输粮食。在征讨交趾(安南)的时候,两个人的儿子也帮助元军运输了17万石粮食。

1282年(元至元十九年),伯颜派上海总管罗壁与张瑄和朱清一起,花60天,准备了60艘海运的平底船。这些船载了4.6万余石粮食前往北方,由于是第一次出行,掌握不好,这一年末并没有到达目的地,而是在山东海域过了冬,第二年到达直沽。粮食损失了4000余石,但即便是这样的损耗率,海运依然要好于河运。

第二年,海运继续,一共运输了10万石粮食,第四年就达到57万石。

元朝的海运路线也在不断优化,最初是从崇明岛入海,经过万里长滩(位于现江苏如东县东),之后一路沿着近海绕过山东半岛。这样的航行时间很长,需要两个月,而且充满了不确定性。到1292年(元至元二十九年),人们开始尝试更靠远海的线路,经过万里长滩之后就驶入远海,直达山东半岛头部。1293年(元至元三十年),甚至连万里长滩也不用走了,过了崇明岛就直接进入远海。

在航行中,元朝政府采取政府采购服务的方式,每石粮食给运输方8.5两银子,到1292年(元至元二十九年)改为7.5两,1295年(元元贞元年)又改为6.5两。但即便这样,考虑到元朝一年的运量有数百万石,运费依然很可观。

由于垄断了运粮业,朱清和张瑄二人也迅速发达起来,被封为万户。1290年(元至元二十七年),朱清、张瑄被加封为骠骑卫上将军。张瑄负责海运的六成,剩下的四成归朱清。

到后来的鼎盛时期,朱、张两家子弟佩金银符的就有百余人,家中的财富更是冠绝江南。不仅他们自己当了万户,他们的手下也出了5个万户。

皇帝的采购政策导致两个超级富豪的出现。两人不仅是单纯的富豪,由于他们掌握着漕运的任命权,他们的子孙后代占据了千户、总管的职位,他们的手下和故旧也出现在各种场合。元朝的蒙古官僚出身于军事劫掠制,虽然后来实行了俸禄制,但对于收受贿赂并没有太反感,这导致二人的行贿对象也遍布全国。

元世祖忽必烈虽然建立了河运和海运体系,却将控制权送给了两位汉人,为他的后代出了难题:如果继续留下汉人负责漕粮,那么北方蒙古人的经济命脉就被第四等人掌控了;而如果撤掉汉人,漕粮运输的效率就会大大降低,从而影响北方的粮食安全。在元朝的后期我们会看到漕粮对其命运的影响。

本文摘编自《元朝理财记》——

《元朝理财记》

作者:郭建龙

内容已获授权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