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I时代,如何坚持做一个人?

在AI时代,如何坚持做一个人?
2025年01月09日 10:29 记经典时刻

来源:欧洲价值

人工智能如今是一门显学,不过它要是搞不好,就会成为“人工智障”。

信息的开放当然极为重要,如果这也不能提、那也不能讲,什么样的人工智能都会变成智障。最关键的是,这玩意儿忽悠不了人。十月初的时候,带两个娃去法国南部的多尔多涅河谷玩了几天,儿子趁机在路上试用之前只闻名未见面的ChatGPT,玩得不亦乐乎,成为他旅途中的大利器,简直无所不能。可享受过之后,回来再用那些限制多多的所谓AI,就会索然无味。毕竟,区别真的太大了,简直就是两个世界的区别。

在人工智能时代,价值观的作用会越来越大,因为好的价值观,会推崇开放包容,开放包容就会让人们用上更好的人工智能,也会更好地使用。相反,糟糕的价值观会让空间越来越狭窄,人工智能也会越来越“智障”。有人会说,人工智能对人类的侵害那么大,变成智障不就对了吗?我不敢预判人工智能崛起后的人类未来,但可以肯定一件事:一个会将“人工智能”变成“人工智障”的地方,那里的人类早已没有未来,因为人工智能缺少的开放包容,那里的人类同样也不会拥有。

很多人说,人工智能冷冰冰的,没有人类的情感和温度。但反过来说,人类要想更好地使用人工智能,就需要更有情感和温度——情感与温度,恰恰是价值观的呈现。或者说,开放包容的社会,人类会更有情感和温度。

从2024年底到2025年初,许多媒体的年度回顾都提到了人类在人工智能时代如何自处的问题。大家都在探讨哪些行业会消亡,孩子学什么专业才不会过时……

但说实话,这很难预测,因为技术进步往往会超越人们的想象。要是不信,可以回想一下二十年前,媒体高喊的是“短信时代”,你家老人每逢新年中秋都戴着老花镜花上几个小时给亲朋好友发祝福短信,运营商意气风发,掌握着信息渠道的命脉,多少人觉得那已经是技术的极致?互联网时代,从聊天室到论坛,再到博客,多少人亦步亦趋,到了微博时代还能跟得上,可到了短视频时代,即使门槛变得很低,却已经不可能再跟上了。

职业也是一样,我小时候被灌输的“最长寿职业”是财务,找工作不难,退休了还能继续在家里接活干,谁能想到今天它已是最有可能消亡的行业之一?

如果只从具体行业的角度预测未来,那么失误的几率会非常大,因为绝大多数人无法预估技术的进步的程度和广度,也就无法预估技术对各行业的影响有多大。

也就是说,以功利性思维预判未来,这条路很可能走不通。但问题恰恰出在这里:我们身边的大多数人,只会用功利性思维看待问题。

有人说中国孩子在人工智能时代非常可怜,可以说是整体输在了起跑线上。这当然不难理解:不够开放的信息,不够包容的社会环境;基础教育里太多的整齐划一,对个性的打压;“标准答案”对想象力的极度摧残,大多数学科远远落后于时代甚至落后于人类现代文明的事实……

孩子们用不上真正的人工智能,也不能畅想人工智能与未来,他们得把所有精力用于内卷,因为一路走来,淘汰率惊人,光是“一半人考不上高中”,就已经让一半孩子早早失去了未来。毕竟中国不是产业工人地位极高的德国,好中专不多,能找到出路的中专生占比也极低。至于高考和毕业之后的就业,让长辈那些“为了自己而学习”的劝诫多半变成了“站着说话不腰疼”,因为能顺利找到出路的出色孩子固然存在,但极低的比例已经说明问题有多严重。更何况,所谓的“学有所成”,又真的能做到与世界同步吗?稍微有点知识的人都知道答案。

这些也只不过是表面问题,还有影响一代代孩子的深层问题。比如被“有用无用论”困扰的童年和青少年时代,无数孩子都面对过长辈的主观判断。他们认为作文选有用,那孩子就应该多看作文选,他们认为小说这样的闲书没用,就会限制孩子读。他们可以把孩子按在沙发上逼着他每天看除了日期之外全部都假的新闻,但孩子七八岁还在看动漫,他们就忧心忡忡觉得孩子要被外来文化侵蚀渗透了,或者觉得孩子怎么这么幼稚不成熟……

这种纯粹的功利性思维,不仅仅贯穿中国人的童年和青少年,成年后也一以贯之。孩子毕业后立马考公考编,家长就会觉得孩子懂事,孩子毕业后去搞乐队或者来趟摩旅,家长就会觉得天要塌下来了;孩子毕业后就乖乖找人结婚生孩子,家长会觉得孩子有责任感够成熟,孩子二十五岁还没结婚,家长就会觉得孩子自私不懂事……

在中国式家庭争吵中,“你这样做有什么用”是很常见的指责。在许多人眼中,如果一件事情不能赚钱或者帮助升官,一样东西不能填饱肚子,那就是没用的。甚至在那些经历过物质匮乏时期的人们看来,只要一样东西不能吃,又超出了生活基本需求,那就是浪费。

我有个朋友,18岁考上大学后,再也没有回过家乡,因为她不想再回到那个完全功利化考量的家庭环境中。小学时,她用自己攒下来的几元零花钱买了一本漂亮的日记本,妈妈骂了她一顿,说写日记是为了考试作文而练笔,不要搞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家里那么多从单位捎回来的“工作记录本”,难道不能用来写日记吗?浪费那个钱干什么……中学时,她喜欢上一个风铃,买回来挂在窗边,闲暇时倾听它的声音,妈妈说风一吹就响不影响学习吗?还想不想考名牌大学了?浪费这个钱,还不如买有营养的东西吃到肚子里实惠……

高考时,她有自己想读的专业,父母说女孩子学那些乱七八糟的干什么,学个中文到时考公务员的招考岗位也多一些,女孩子迟早是要嫁人的,家庭才是第一位,有个稳定工作就是自己的筹码,也是对未来丈夫最好的礼物……

如此令人窒息的功利化思维,并不是孤例,许多家庭都存在,无非是严重与否的区别。别的不说,“花这个钱还不如买有营养的东西吃到肚子里实惠”这句话,在“中国妈妈语录”里排名肯定靠前。

但在人工智能时代,这种将金钱和所谓的社会地位置于梦想与情感之上的思维模式,很可能会摧毁一个人的未来。因为当人工智能胜任的人类工作越来越多时,人类的想象力和情感就变得愈发珍贵,也是自身仅剩的筹码——而这恰恰是许多中国孩子早早被父母和社会剥夺的东西。

想象力有多重要?使用人工智能时,它与整合资料的能力,往往就是见证个体差异的关键。

至于情感,它很可能是未来人类在人工智能领域之外唯一的职业倚仗。这么说当然也存在一定功利性,但这只不过是情感的一点衍生品。毕竟,人类拥有情感,首先的好处就是“仍然是个人”。别笑,在社会上走过一轮又没有彻底迷失的人都知道,“仍然是个人”有多么难。

每次去欧洲,最直观的感觉就是“狗狗实在太多了”,不管城市还是乡村,狗狗都多到惊人。除了法国人不爱捡狗屎之外,其他国家都相对规矩,德国人尤其好。牵狗上街的人随处可见,带狗远行也很寻常。我在罗卡马杜尔见过一对夫妇,俩人牵着四条狗出门旅行。

按照许多人完全功利性的思维,养狗有什么用呢?特别是欧洲人养狗都是当成家庭伙伴,不是用来看门,如果“看门狗”这个用处都没了,养狗就很容易被人归于“浪费粮食浪费钱又浪费精力”的行为。可是,真心爱狗又真诚养狗(起码要做到出门拴狗绳)的人都会知道,狗狗能带来的情绪价值是极高的。所以北上广深许多白领,每天过着996的生活,人生一多半时间在狭小的工位里蹉跎,每天只能吃外卖,可在牛马生活的喘息空间里,他们还是会养猫猫狗狗,而且猫猫狗狗往往比他们自己吃得还要好。有人觉得这是有病,他们不明白,如果没有猫猫狗狗提供的情绪价值和抚慰,有多少白领会在996的无尽工作和复杂关系中疯掉。

在人工智能泛滥的时代,能为别人提供情绪价值的人,或者能为那些情绪价值提供服务的人,稀缺又珍贵,这也是这几年心理医生、网络直播和兽医如此吃香的原因,因为心理医生能提供情绪价值,至于那些暂时不需要心理医生但仍需要情绪价值的人,林林总总的网络直播,总有一款适合你。兽医则可以为情绪价值的主要载体(猫猫狗狗)提供服务。

也就是说,不管人工智能如何发展,人都必须面对“依然是个人”的问题。在内卷社会,在不够开放和包容的社会,在崇尚权力的传统官本位社会,“依然是个人”甚至是一个人生难题,大多数人可能早早放弃了这一权利,终其一生都无法拾回。他们可能一辈子处于极度内卷中,可能一辈子都在违心说假话,可能一辈子都带着面具唯唯诺诺小心做人,生怕说错一句话,可能整个职场生涯都离不开逢迎谄媚,早已不再是一个真正的“人”。但不管怎样,只要这个需求仍在,仍然有人在为之努力,情感就是个体最大的倚仗,“情绪价值”就是必需品。

图源 |叶克飞摄

作者| 叶克飞

编辑|二蛋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