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从血海到蓝海------4 大增长机遇,10 大增长方法

2025年从血海到蓝海------4 大增长机遇,10 大增长方法
2025年01月14日 19:44 记经典时刻

来源:餐饮O2O

如何在存量市场打破内卷突破增长瓶颈?

如何在增量市场把大趋势变成购买力?

如何占据顾客心智势能赢得首选?

2025年大洗牌加速: 抓住增长第一驱动力:4 大机遇, 10 大方法。

给企业从血海到蓝海的实战指引,同样是卖辣椒炒肉,差距咋那么大?

费大厨 7 年时间从长沙到全国,成为头部标杆,在长沙做了 25 年辣椒炒肉的谢光头,本有先发优势,但规模、增速远不如后来者费大厨。

是谢光头不如费大厨好吃吗? 是谢光头营销不如费大厨吗? 是谢光头门店模型不对吗?

这些算运营差别 ,但不是战略性、根本性差别 根本差别是:增长方向

一个先攻城 ,一个先攻心

谢光头攻城,讲究产品三好品质,但和顾客无关,顾客兴趣小,虽早进入市场,但忽视占据认知高点,进不了顾客心智,也没能成为辣椒炒肉代表。

费大厨攻心,不只重视产品,更强化“很香很下饭”的顾客需求,而且重视占据认知高点。从两代人传承、必吃榜第一到全国小炒肉大王,一直在顾客心智中代表辣椒炒肉。

先攻心 ,再攻城

费大厨持续高增长 ,走出长沙,所到城市大排长队,成为全国湘菜绝对头部品牌。

2025 ,市场变化带来的大洗牌会更加剧 费大厨大幅超越谢光头,给市场发射了一个超级信号:方向找对,增长加倍从攻城到攻心,是增长方向的大改变。

先攻心 ,再攻城 ,决定盈利增长,方向不对,努力白费。

那该怎么找增长方向?

01

需求+认知 ,决定增长方向

今天 ,多数企业认为满足顾客需求 ,就能带来增长 但事实上 ,只是满足需求 ,增长很难 ,甚至出局。

比如火锅 ,作为餐饮第一大需求的品类,2024 年 7 个月倒了 3.4 万家,这些倒闭商家 ,其实都能满足需求。问题是这些商家从生到死 ,根本没进过顾客心智,顾客没听过、不记得、不选择。

认知 ,和需求同样重要。

需求激发购买 ,认知指引选择,增长方向 =需求+认知。

缺一不可 ,共同影响顾客选择。

费大厨 =需求(很香很下饭) +认知(全国小炒肉大王) =顾客首选。

如果费大厨没有心智认知 ,指引顾客首选,顾客就会把费大厨和众多辣椒炒肉混在一起,不只餐饮 ,消费、零售、服装、化妆品等赛道的增长同样适用。

坛宗 =需求(剁椒大鱼头很嫩) +认知(湖南头道招牌菜) =顾客首选;     

瑞幸 =需求(拿铁奶化) +认知(中国最大平价咖啡品牌) =顾客首选;     

名创优品 =需求(盲盒、毛绒、香薰) +认知(全球顶流 IP) =顾客首选;

高梵鹅绒服 =需求(黑金鹅绒 ,更轻更暖) +认知(皇室明星挚爱) =顾客首选 ;

阿道夫 =需求(天然香 ,植物去屑) +认知(洗护第一品牌) =顾客首选。

在实战中 ,我们还分别应对存量、增量市场,把需求-认知与此结合,形成行业首个品类创新增长地图。

我们可以更直观、更准确地找到增长方向,穿过市场数据、流量的表象 ,抓住驱动增长的核心 ,从血海到蓝海。

02

4 个增长方向

方向 1、品类需求

在存量市场 ,表面看竞争激烈杀成血海 ,增长难 但不少品类 ,满足需求并不到位,表现为:需求模糊、需求偏离、或需求狭窄

如果会挖 ,在内卷表象之下 ,其实潜在很多增长空间,比如问界刚推出时,出现需求偏离 ,导致销售不温不火,如果忽视深挖需求 ,可能问界就会夭折。

通过挖掘更刚性需求:对接主流 5 座、增加华为智驾、下调到主流价格带等 问界打破内卷表象 ,4 个月销量爆增 3 倍。

只要学会挖品类需求 ,就能发现新蓝海。

这里列举 3 种常用方法:

1、更刚需

不少老品类存在需求模糊 ,价值泛化,一说这个品类都知道,但说不出这个品类明确价值,这就存在更刚需的挖掘机会。

更刚需 ,就是在刚需品确定性需求上叠加顾客更敏感、易区分、易感知的需求,快速激发购买兴趣 ,开创新品类或大单品。

像重庆老火锅这个存量市场,后火锅通过更刚需实现新增长,在刚需品(牛肉、肥肠、鸡爪)基础上叠加烧菜。

不同于重庆老火锅传统吃法 ,生食材放到锅里涮 ,几秒钟不能充分入味,加了烧菜 ,红烧耙牛肉、耙肥肠、糯鸡爪等。菜品充分吸收汤汁的味道 ,炖到肉质松软、耙糯、入味 ,这是顾客更敏感、易区分、易感知的需求。

马上具体感受到好吃 ,也很容易和别家老火锅区分,后火锅由此开创烧菜火锅新品类。朱光玉 ,通过更刚需打造大单品 ,持续增长。

藤椒牛舌 =刚需品(厚切牛舌) +更刚需(薄切、 口感嫩滑 ,加藤椒敏感味型)

虎皮凤爪 =刚需品(虎皮凤爪) +更刚需(个头大 ,入味 ,易脱骨)

更刚需 ,不只用在存量市场 ,也适用缩量市场

瓷砖行业 ,随着地产下滑 ,是个典型缩量市场。大角鹿却连续 3 年实现高速增长 ,年营收从 3 亿元增长为 30 亿元 关键在于改变错误需求方向 ,准确把握更刚需。大角鹿之前推出“意大利名石” ,错误挖掘花纹需求。

花纹虽是敏感性需求,但不易区分,很难说哪种花纹比更好,也就不能在心智归 类,顾客不会说我要这类花纹。而且花纹受主观喜好,容易变化波动,很难确定性增长。

意大利名石推出后 ,错误需求导致销量下滑,后来调整方向 ,首先发现耐磨是高敏感的需求,而且耐不耐磨,会不会磨花,易区分、易感知,特别看到别的瓷砖磨花,替换麻 烦 ,影响美观 ,就会更倾向选择耐磨的瓷砖。

所以 ,明确耐磨是更刚需。刚需品(大理石瓷砖) +更刚需(耐磨) =“超耐磨大理石瓷砖”新品类,大角鹿成为瓷砖行业整体下滑中 ,极少数取得高增长的品牌。

2、大场景

对有些品类来说,顾客先在场景中 ,再产生品类需求 场景能更好激发需求这就要跳出品类本身,融入到顾客的主要生活场景,对接大场景中的大需求。

这样能确定性率先赢得增长。比如虎邦辣酱,诞生之初 ,面对老干妈绝对领先地位,虎邦辣酱曾从品类出发诉求鲜辣酱(这是弱需求,辣酱敏感点是开胃下饭, 辣酱的鲜, 偏离敏感需求, 也难区分 、 难感知) , 结果就是带不动增长。

直到融入外卖大场景 ,对接外卖下饭的大需求,虎邦辣酱 ,改变主流的大瓶装,对外卖场景推出小包装产品 ,方便顾客搭着外卖吃,一举赢得大增长。

值得指出的是 ,通过更刚需 ,还是大场景挖掘需求 关键判断是看哪种方式可以更刚性、更广谱、更高频对接需求,而不能错把场景当做增长的根源。

某专家喊出“无场景 ,不增长”就是误导,场景只是挖掘品类需求的方式之一。比如天然水是品类 ,对接健康喝水需求,这是农夫山泉增长的根源,用场景去激发需求。

再看西梅汁 ,以类似药品功能 ,对接通便的需求。这虽是刚需 ,但相对受众窄、频次低 ,且可替代的药品多,这就要转变挖掘品类需求方法。

英贝健跳出品类便秘刚需,融入到大餐场景,推出大餐救星西梅汁,对接大餐后减轻负担这个更广谱、更高频的需求 从而赢得大增长。

3、大对手

不只顾客、场景从对手身上也可以挖出需求。对手明显优点背后 ,往往有不可反击的弱点 可能是做法、用料、或技术,一旦抓住弱点挖出需求就能赢得对手客源。

比如巴奴毛肚,从对手做法弱点中找到新需求。传统做法是用火碱泡发毛肚 ,显得饱满嫩滑,但这种做法有个缺点:不健康(可能致癌),而且对手为了卖相好 ,不会放弃火碱 ,所以这个缺点不可反击。

巴奴抓住了这个不可反击的缺点,引入天然蛋白酶新技术 ,实现无害泡发 不只毛肚健康 ,并且更脆嫩。巴奴开创毛肚新品类,也让大批吃传统毛肚的顾客 ,纷纷倒向巴奴。

打击对手弱点 ,得是优点背后的弱点,否则对手一旦还击 ,就能大大削弱你的优势。比如虎邦针对老干妈素辣酱的弱点 ,推出肉辣酱,这不是不可反击的弱点。

老干妈推出有肉的辣椒酱 ,反制虎邦,虎邦没有再现外卖场景的高增长。

方向 2、趋势需求

说完存量 ,来看增量市场。

新趋势带来新需求 ,都看得见,但如何把趋势需求转化成增长蓝海有 2 种方法:

1、顺势替代

顺应趋势推出新品。这很普遍 ,但首要是锁定一个老品类 找到关键性替代需求 ,能替代老品类 这样才能让顾客掏钱。

比如电动车,早期突出环保、节能。这不是关键性替代需求,喊得再好 ,掏钱的少,根本不能替代油车。

直到以问界、理想为代表的智能电动车出现。在驾驶动力、智能化的关键需求上 ,产生根本性替代,真正让顾客为电动车大把掏钱。

2024 年 7 月 ,电动车销量首次历史性超过燃油车 宝马、保时捷纷纷降价求生存。

再看苹果 vision pro,号称一款划时代的颠覆性产品,能游戏、观影、办公、教育 ,还有眼花缭乱的黑科技。但要命的是 ,不知道要替代哪一个老品类。

没有关键性替代需求 ,就没有可转换的客源 ,没有持续购买。除了上市时 ,一波人尝鲜购买,二季度销量暴降 80% ,基本快要停产了。

2、借势验证

除了顺势替代 ,还可以借势。借着已验证的品类趋势 ,赢得新增长。

一种是借势成熟市场。看你的品类率先发展成熟的市场,找到经过验证的品类增长需求 ,从而赢得新增长。

比如简爱 ,看酸奶在美国市场的表现,发现 3 个经过验证的品类需求:肠道顺畅功能、儿童辅食无添加、零糖需求。然后推出 3 大品类:功能酸奶、儿童酸奶、低负担酸奶 一举打破酸奶市场增长瓶颈 ,推动简爱增长。

另一种是借势相邻市场。看和你的品类相邻市场 ,找到已验证的趋势性品类。这个趋势性品类必定会在多个市场里体现 ,你率先借势。明确品类价值 ,就能对接顾客购买。

比如芝士趋势 ,在多个市场推动新品类兴起——芝士奶盖茶(2012 喜茶推出)、半熟芝士(2015 好利来推出)、芝士酸奶(2017 君乐宝推出)、芝士蛋糕( 2020kumok umo 推出)。

2022 年 ,芝士趋势在咖啡市场推动新品类 ,瑞幸推出生酪拿铁 ,上市就成为爆单王 ,单周热卖 659 万杯 ,并形成生酪拿铁系列, 2024 年依然大卖。芝士趋势仍会继续在别的市场推动新品类 ,像零食市场、冻品市场,关键是明确品类价值。

但现在问题是:芝士产品多 ,品类少,这会让芝士产品像种草一样多 ,难成为品类大树。根本原因是没有明确品类价值 ,不能持续、长期的对接购买。

比如芝士虾肠,没有明确品类价值,只是一种新口味产品,口味是阶段性受欢迎, 顾客一旦喜欢别的新口味 ,那芝士虾肠这样的口味产品 ,就难卖了。

方向 3、抢占心智

明确了需求后 ,如何让品类最快对接顾客购买?

就需要抢占心智 ,产生认知势能 ,指引顾客首选。如果忽视或错误抢占心智就算是先满足需求 ,赢得市场也容易被对手夺走市场。

像在坚果赛道,沃隆是首家在市场推出每日坚果,2017 年销售额突破10 亿,但没有正确抢占心智,洽洽通过抢占心智 ,反超沃隆, 占据销售第一 2021 年,沃隆市场份额只有 7%了。

抢占心智有 3 种方法 ,特别是第 3 种 ,避免传统定位砸广告抢心智的大误区:

1、抢占高点

当顾客不知道选什么,或不知哪个专业时,抢占认知高点 ,产生认知势能能清晰指引选择 ,并引导更多人跟进,成为代表 ,是一种认知高点,代表一个城市、行业 ,乃至国家。

比如卤巧儿代表湖北 ,抢占“荆楚卤味王”认知高点。

比如特步代表行业 ,抢占“世界级中国跑鞋”认知高点。

比如朱光玉出海代表国家 ,抢占“ 中国火锅”认知高点。

成为专家 ,是另一种认知高点。当顾客关注专业效果、注重可信度时,成为顾客心中公认的专家 ,更吸引顾客首选。

比如赫莲娜 ,成为公认的“延缓衰老”专家 ,吸引更多顾客首选赫莲娜抗衰。比如费大厨 ,成为公认的“厨艺领先”专业大厨 ,吸引更多顾客首选费大厨。

不仅在 C 端 ,在 B 端 ,专家的认知势能同样有效。比如玖嘉久 ,成为公认的“高品质鱼虾制品专家” ,吸引更多餐厅首选玖嘉久。

2、抢占特性

当品类同质化很普遍 ,顾客分不出哪个好。抢占品类的核心特性 ,让顾客记住&知道好就能快速引导顾客首选。

比如每日坚果,随着每家都推出每日坚果 ,同质化普遍,顾客不知道选哪家好,谁能率先抢占心智特性 ,指引选择 ,谁就能带动增长。

沃隆也试着抢占心智,提出“三好坚果”、“坚果中的大队长”,但这是顾客不关心、听不懂的,也不是每日坚果的核心特性(顾客核心关注坚果营养、保鲜) 沃隆抢占心智失败 ,给后来者留下了战略机会。

洽洽抢占每日坚果“保鲜”核心特性,并通过包装充分展示新鲜抢占了心智特性 ,指引顾客首选保鲜的洽洽坚果。

3、强化感知

当顾客关注价值体验时要通过三可原则来强化感知 ,产生高价值感(可视:一眼看出特色&价值;可说:第一&唯一;可比:感受比对手明显优势),让顾客直观感知到高价值感, 占据心智。

而不能靠传统定位推崇的认知 ,靠砸广告只会被心智屏蔽 ,钱打了水漂,顾客感受不到的价值 ,就等于没价值 ,更不可能占心智。

比如高梵黑金鹅绒服,通过可视(黑金泡芙款、金色蓄热内里、黑金斜切标识)、 可说(英国皇室、飞天鹅绒、3 倍鹅绒、161 项专利)、可比(奢品材质、对标  Moncler ,价格 1/5) ,让顾客充分感知鹅绒服的高端价值感 ,从而占据心智。

反观波司登 ,以高端户外系列为例 ,有高价值(比如 GORE-TEX 黑科技面料      ) , 但价值感知弱,不可视(外观看不出特色&高端价值,和竞品羽绒服差不多); 不可说(核心用料没有第一、唯一);不可比(没有感受到超过对手的明显优势),顾客感知不到高端价值感 ,再看几千块售价 ,还每年涨价波司登的高价产品 ,卖不动 ,不冤。

如果品类有线下门店 ,从门面、产品到陈列、服务,要通过顾客可感的“三可” ,提供高势能的价值感知 ,驱动门店增长。

比如 kumok umo ,通过可视(爱马仕橙、摇铃、烙印)、可说(世界级用料、 盲盒款)、可比(绵密口感、一抿即化) ,顾客充分感知高品质好吃的价值感, kumok umo 成为心智中芝士蛋糕首选。

方向 4、关联巨头

除了直接抢占心智,借力巨头进入心智 ,产生认知势能,也是个好的增长方向。

通过和巨头关联 ,让顾客在首选巨头时能马上想到自己 ,成为第二选择,这样能很好把巨头客源引来自己这里。关联巨头 ,有两种方法:

1、直接关联

直接关联 ,让顾客想到巨头时也能想起自己,成为巨头备选或搭着巨头一起卖。

比如重庆的烤匠 ,主打麻辣烤鱼,关联火锅这个川渝人心智中的巨头,通过“不吃火锅、就吃烤匠”的关联 ,快速占据心智,成为火锅之外的第二选择。这样利于把火锅天量客源往自己身上引。

需要注意的是 ,关联要有相近性 ,符合顾客选择习惯。像麻辣烤鱼和火锅在认知、 口味、场景上比较相近。

如果酸菜鱼打“不吃火锅 ,就吃酸菜鱼”,口味不相近 ,关联火锅就不成立。

2、对立关联

对立巨头也是一种关联不是对立市场对手 ,而是心智对手。对着顾客心智中明确的领先品牌,这样对立才能获得更大关注、更多客源。通过打击心智中巨头不能反击的弱点 ,成为取代巨头的新选择。

比如问界,市场竞争对手是国产新能源车,但心智对手 ,是一线豪华汽车巨头BBA。 问界打击到 BBA不能反击的弱点:智驾,诸如激光雷达、全场景泊车、高速巡航、鸿蒙智能座舱等功能。快速占据心智 ,成为顾客心中的新首选。让大量原来的 BBA 顾客 ,转头来买问界。

开创毛肚新品类的巴奴,市场对手是当地市场的火锅同行,心智对手是巨头海底捞提出“服务不是巴奴特色 ,毛肚才是”,打击海底捞弱点:过度服务 ,东西不好吃。而占据心智 ,成为顾客心中毛肚火锅的首选。

接下来 ,我们运用这张增长地图把握需求+认知两大增长主线。

看同一赛道的两家企业,一家企业如何偏离主线 ,陷在血海;一家企业又如何找对增长方向 ,已在蓝海。

03

增长实例:从血海到蓝海

我们以奥康 VS 斯凯奇为例。两家都提出了舒适战略 ,但是——一家陷在血海 ,大量投入 ,换来 9000 多万亏损;一家已在蓝海 ,2023 市场同比增长 15% ,2024 上半年又继续增长 8%。

因为增长方向不同 ,增长命运大不同

先看奥康 ,2021 年 ,奥康找君智咨询 ,定位“ 更舒适的男士皮鞋 ” ,首推 “运动皮鞋 ”这一概念, 试图进入 500 元以上的中高端市场。

同年 ,奥康狂砸广告 ,费用增加 72.81% ,销售费用也增加 6.15%。随后两年, 奥康的广告费用同比增加分别为 134.6%和 14.87% ,试图抢占心智。

对照增长地图 ,奥康在挖掘需求+ 占据认知 ,犯了 2 个方向性错误。

一是错判需求。

运动皮鞋是伪需求。

鞋的购买需求首先来自场景 ,运动皮鞋设想“比皮鞋舒适+比运动鞋百搭”的 需求,是没有场景的(去运动,或去商务,会选对应的品类,而不会穿运动皮鞋。百搭 是一个成功品类附带结果 ,现实中没有百搭这个场景  ) ,也就无法激发购买动力。

二是错用广告抢心智。

鞋的新品类要进入心智,首要是可感知的体验,并形成可晒可传的口碑,奥康的  运动皮鞋,是伪品类,价值感知弱(不可视、不可说、不可比),砸广告进心智, 只会让顾客自动屏蔽 ,对广告视而不见 ,天价广告费打了水漂。两年过去了 ,奥康不赚反亏。2023 年财报显示 ,奥康净利润亏损 9300 多万。

再看斯凯奇 ,同样提出舒适 ,正确挖掘需求+ 占据认知 ,连年赢得增长。

一是挖掘“更刚需”存量需求

舒适是泛需求 ,哪家的鞋都舒适 ,对增长带动有限。

斯凯奇针对运动鞋刚需品类(确定对接购买需求 ,而不像奥康生造需求) 叠加更刚需:快速穿脱。穿脱方便 ,是穿鞋时经常遇到、很敏感的关键需求 而且非常容易区分、感知到是不是方便、快速。这样就能快速、确定性激发顾客购买兴趣

二是通过“强化感知”抢占心智

闪穿鞋新品类要。进入心智 ,形成可晒、可传的口碑,关键是顾客能明确感知到闪穿价值感。斯凯奇通过三科强化“ 闪穿鞋”的价值感知。

可视(不弯腰、不用手、一秒穿脱),让顾客一眼看到快速、方便的价值,也便 于晒照 ,而像舒适的价值不可视 ,就很难快速进入心智;

可说(首创闪穿鞋品类、闪穿科技) ,具有第一&唯一的价值 ,话题可说可传; 可比(45 度立体后跟、缓震大底、适配多场景) ,顾客会把关键感受和别家品  牌比较 ,比如立体后跟 ,上脚一比 ,更贴合的价值感就有了。

这样顾客就能强烈明确感知大牌闪穿鞋的价值感 从而让闪穿鞋新品类快速存进心智、 占据心智。持续指引顾客首选

奥康 VS 斯凯奇的增长差别 ,是今天市场的缩影。

一边是内卷到血海 ,误判需求+没有成为认知首选,一边是创新到蓝海 ,正确把握需求+ 占据首选认知。当流量、私域、场景、真需求等概念漫天飞舞时  ,增长必须穿透乱象, 回到根源。

正确把握增长的第一驱动力:需求+认知

掌握 4 大机遇, 10 大方法 ,更多品牌增长就能从血海到蓝海!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