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买房了 尤其是在……

别再买房了 尤其是在……
2019年04月08日 12:23 金吾望

祝我们成为好伙伴

周末有个消息,说的是去年银行信贷差不多一半流到了房贷市场。

各位都懂,房价如果有了水(钱,俗称流动性或房贷),价格必然上涨。

以前加杠杆买房,尤其加了超过自己承受力买房的同志们,现在想必不好受。

如果杠杆自己能承受,也还算好,就是投资周期要拉长,损失谈不上。要是超过自己承受力,生活都可能成问题,可能也只好降价出售,估计一时半会儿还卖不出去。

周末这个消息,对投资房地产的同志们来说,是不是个好事呢?

并不是。

因为那是去年的数据,而且还集中在去年前三季度。

本轮调控地产的力度,至今没放松,尤其是个人房贷。

这不,今天又出了个新闻:

“二季度,多家银行因违反信贷政策遭受处罚的罚单公布。”二季度,这是指今年。

看出啥玄机没有?

上周五披露去年房贷大涨,本周一(今天)立马就发布罚款消息,被罚对象是平安银行青岛分行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青岛分行,分别被罚了90万元和30万元。

这俩事实际发生在4月4日,但在4月7日和8日,多家媒体集中发布了这则消息,这是什么意思,估计同志们都懂。

违规信贷入地产市场,只有青岛有?肯定不是,未来有更多地方出现此类新闻的概率极高。

简单搜了下,今年2月,有20多家银行因为信贷投向个人房贷市场受处罚。

罚多少钱不是关键,要紧的是这透露出高层的态度:地产调控不放松。

说起来,也并不是完全没放松,像地产企业的融资,最近就有所松动。只是这涉及更复杂的经济增长内在逻辑的轻重,不属于今天讨论范围。

今天还有个消息很值得关注,间接也和买房有关。

从工行2018年营收地域看,贡献最高的是环渤海地区,占比17.3%,其次长三角,占比16%,第三是西部,13.9%。净利润占比最高是长三角,占比19.6%,其次环渤海地区,18.3%,第三是西部,13.1%。

不良率(贷款坏账率)方面,长三角最低,只有0.86(2017年1.08),环渤海和西部地区,不良率分别是2.16和1.30(2017年分别是2和1.54)。

这说明长三角的企业,风控做的相对最好,发展质量也最高,因此不良率大幅降低(降幅20.37%)。相比之下,环渤海地区不良率上升(升幅8%),想想那里的经济结构,主要是国企,就不难理解了。

工商是宇宙行,赚钱能力杠杠滴,没人比得上。工行业绩和贷款不良率,很有代表性,很能说明问题。

再去翻看中国农行和中国建行的同纬度指标,和工行也差不多,尤其是不良率的地区差异,更为一致。

这说明啥?

非要买房,除了长三角、渤海湾和珠三角,就只有成渝了。但前面仨,参与成本已不是一般人能承受,而成渝的限购特别严厉,且二手房涨幅不彰,投资回报率也很值得重新讨论。

说到这里,顺便插句话,都知道变化才是永恒不变的,那么顺应变化也应该是必备素质。没有这种素质,很容易被滚滚向前永不回头的发展节奏抛弃。

说完了两件事,再说说第三件事。

国债下乡,从春节前就有了一波热潮,虽然收益率低的可怜,但毕竟是信用最高的低门槛适合大众参与的品种,而且几乎零风险(完全没风险的金融产品并不存在)。

要不要参与呢?国家正在力推,最近刚在试点“随到随买”,说是提高个人用户购买的便利性。

好吧,点赞1024。

未来如果要理财,难度大为提高,因为只剩下股市了,还有衍生市场——基金。

非要买房,只能去周边国家,比如泰国甚至越南,也包括日本。鉴于国家管控资金出国买房,这个选择的出口,其实特别小。

就我了解的信息,泰国和日本投资回报率现在差不多(7%-12%)。相比较而言,我个人更喜欢日本,就因为一个原因:安全。

买房也是投资,生活也一样,都是安全第一。

至于国内楼市,尤其是三四线,无论现在看上去多美,在未来出售的那一刻,你能否赚到真金白银,才是检验投资质量的唯一标尺。

就目前看,这个目的,恐怕遥不可及。

声明:本号所发任何观点,均不构成投资建议。以此入市,风险自负。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