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寻古之“谯楼遗址”和“诗楼春秋”

温州寻古之“谯楼遗址”和“诗楼春秋”
2023年04月26日 11:36 温州大事小情

文图:罗山行者戴建达

  人到一定的年龄,总会有一种怀旧的感觉。岁月的流逝,世事的变迁,对历史记忆总有那么点莫名的触动。这不,今天突发奇想,想去温州这座江南小城的一些古迹去看看。第一站就选择了温州市中心的"谯楼遗址"。

  谯楼位于温州市中心的五马历史街区的鼓楼街。说句心里话,我今天还是第一次踏足这里。远远望去,古朴的城楼,高高的城墙,拱形的城洞….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繁华的都市之中。它似一位静默的老者,承蒙着岁月的钟爱,走过了漫长的历史沧桑,彰显着它特有的洗尽铅华的古朴典雅,令人荡气回肠。

  谯楼,是指古代城门上建造的用以瞭望的楼。现在整个谯楼与周边形成了一个谯楼遗址公园。走近谯楼遗址,左边有亭廊静立,黑瓦红柱,笆蕉摇曳,静谧幽雅。亭廊间立有"子城遗址"石碑,木柱上"千年遗址照瓯史,五代谯楼溯城风",道出了温州这座千年古城的历史遗韵。

  慢慢地走,细细地看。古城的断壁残墙,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仿佛都在诉说着久远的历史故事。据记载,子城自公元907年开始营造,其范围周长三里十五步(占地面积约6.72平方公里),旁通壕堑,规制方整,城池呈正方形,东界为打锣桥,南界为渔丰桥、冰壶潭,西至城西街,北界为仓桥,城子四周有护城河,河上筑桥接城门使其城内外相通,四处城门上各筑一座城楼,东为“华盖楼”,南为“谯楼”(即鼓楼),西城为“西楼”,北为“临圃楼”。据史载“钱氏子城”建成后,沿用440余年,于元时废毁,仅存南城门谯楼。现谯楼是古城唯一幸存的古楼,其历史与文化价格更显弥足珍贵。

  站在谯楼之前,总有一种历史的厚重感油然而生。谯楼,温州人俗称鼓楼,为三间带回廊二层歇山顶木构建筑,五代后梁开平元年(907年)吴越王钱镠之子钱元瓘建造的子城南城门楼。历经千年风雨的谯楼在修缮后,现外围的花岗岩雕花护栏与正中的仿清复原的楼阁遥相呼应,底部用条石叠筑城门,用大青砖砌成拱顶,使整个建筑雄姿卓约。扶着光滑的石栏,迈上清苔石阶,登斯楼也,春风拂面,仿佛正聆听着一段历史的风吟,恰似走进了一个金戈铁马的时代。

  城楼的东面是一座古城墙遗址,青砖白线,凹凸曼延,写满的是岁月悠长。城楼二层正中,"东瓯名镇"的匾额,掩映于蓝天白云下,古朴壮丽,苍劲大气。一层两边各立有石碑,记载了重修谯楼的事宜。且东西走廊两边列有两面大鼓,营造出庄严肃穆之气。

  谯楼一层是一个展厅。厅内正中挂有“建炎警跸”匾额。话说康王赵构即帝位,称宋高宗改号建炎,史称南宋;后南迁扬州为都。金兵大举伐宋,宋高宗赵构沿水路南下最后抵达温州,居江心屿普寂寺。温州太守卢知原及士大夫薛弼等,请高宗迁跸入郡城,通过谯楼到达州治(温州衙门)驻跸治内,改州治衙门为行宫,谯楼为朝门,赵构驻事温州先后一个半月左右,后金兵遭江南军民坚决抗击被迫北撤,高宗即回杭州,并正式定都临安。历史风云变幻,造就了宋朝皇帝曾小住这座东瓯古城。今天确实没想到,我们一介平民也能站在昔日皇家禁地朝门之上,看历史风云潮起潮落,看城市发展日新月异,真是感慨万分……

站在谯楼之上,前面的公安路古街清雅古朴,一直伸向南边。目送着一茬一茬悠闲的人们漫步走过古城的街道,在这繁华的都市间,这里少了份喧嚣,但多了份真实。此时,你会陶醉于这份平静踏实,即使什么都不做,在这里发发呆,也是一种享受……

寻迹温州,打卡谯楼,仿佛触碰了古城的脉络与历史的风雅,感受着岁月的变迁与时光的蹉跎。谯楼,你在历史的长河与时代的变迁中,为这座东瓯古城,留下了太多的记忆……

  很久就想去温州中山公园边上的池上楼看看,去了几次都碰上正在装修,未能成行。今天,春光明媚,正好一睹这"池塘春草"的美景,实现观赏这"诗楼春秋"的愿望。 

  说起与温州有关的历史文化名人,首屈一指的当然是"山水诗鼻祖"谢灵运了。这池上楼是因谢灵运而闻名遐迩。当我站在池上楼门口,墙上的"山水诗第一楼"六个大字令我倍感敬仰之情。现整个园林称为"如园",门口那"春草池塘仍旧迹,东山风月绘名园",既是对美景的描绘,又是对历史的记述。

  跨进门台,扫二维码办理预约登记,便可免费参观。一个庭院,右边便是池上楼。据记载,公元422年,南朝宋武帝永初三年,谢灵运被贬任永嘉太守,他在此楼上养病,写下《登池上楼》名篇。"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的佳句至今令人诵咏。楼内摆着古朴的木桌木椅,清新淡雅。一尊雅致的灵运塑像列于玻璃柜内,脱俗大方,尽显大家之气。站在楼间,遥想当年谢公官场失意的颓丧,归隐的愿望,依然能感受初春池塘生机盎然的景象,不知其心境是何等复杂。他的精神永远影响着后人,平复着人生的喧嚣,成为后人穿梭尘世、逍遥人生的心灵秘境。

  池上楼的北边又是一小园并列着"春草轩"。小园有假山石桌,简约大气。东边面对中山公园的积谷山与"春草池"。谷山苍翠,草池清洌。池内绿萍浮水,碧波荡漾,锦鲤跃然。坐石栏上,赏谷山春色,观红锂戏水,难得一悠然之趣。或许此时谢公的诗句会变成"池塘生春草,红锂戏绿萍"了。

  小园一边墙上镌刻有谢灵运《晚出西射堂》的诗"步出西城门,遥望城西岑。连障叠崿崿,青翠杳深沈。晓霜枫叶丹,夕曛岚气阴。节往感不浅,感来念已深;羁雌恋旧侣,迷鸟怀故林;含情尚劳爱,如何离赏心。抚镜华缁鬓,揽带缓促衿。安排徒空言,幽独赖鸣琴。"吟诗看景,此时仿佛看到谢公聊以渲泄幽居独处之烦闷,而或寄情山水,而或借孤芳自赏的琴音之身影!

  春草轩内陈列着康乐公在永嘉游山玩水的踪迹。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在谢公的笔下皆能生情。不知是温州的山水造就了谢灵运的诗,还是谢公的诗成就了温州的山水。"脚踏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寄情山水,痴迷山水,这是康乐公的一种志趣,更是一种情怀,而后人能有几人能真正懂得这身许山水间的真谛呢!

  过棂廊北边是"鹤舫"与"怀谢楼"。两楼之间有池塘、古井、假山。小桥流水,颇具江南水乡的园林特色。谢公在温州的生活其间,踏遍了温州的山山水水,留下诸多不朽的的诗篇。这些诗篇辞章绚丽,影响深远,成为温州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也造就了温州成为中国山水诗的发祥地。

  沿着西边的棂廊出园,亭台轩榭,古木苍翠,小园清秀。一道墙上的草书诗跃入眼帘,无奈书法功底不够,未知其意。真正"无可奈何不识字……小园香径独徘徊"。走走停停,那清一色的江南园林风格的建筑,一股文雅古朴的气息,扑面而来,韵味十足。 

今天,在这个仍镌刻着诗楼春秋的如园里,我们得以窥见一位"山水诗鼻祖"的人生旅程和他的精神脉络。那寄寓山水的情怀让我那浮躁的心也跟着静了下来……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