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楠溪江,带你体验不一样的徒步穿越,一路风光一路景!

大美楠溪江,带你体验不一样的徒步穿越,一路风光一路景!
2024年06月21日 12:14 温州大事小情

文图:零距离

  6月11日,我参加了山外山户外组织的楠溪江第七站徒步穿越活动。这也是我第一次参加该户外队活动,很荣幸!之前山外山组织过六站楠溪江徒步活动,每一站活动线路都不一样。

  早上八点左右,我们从九丈大桥下出发。昨天下过大雨,田野上的农作物挂满了一颗颗小水珠,看起来特别的精神。抬头就能看到远处山峰云雾缭绕,仙境十足,真美!

  我们迈着轻松的步伐,沿着江边小路走去。踩着湿漉漉的泥路,看着绿油油的植被,呼吸着新鲜空气,让人心情舒畅。

天空多变的云与周围的巨石和山峰,形成了一副优美的画卷,一道美丽的风景。

一棵傲立在田野上的苦楝树。

  前面沿江路被茂盛的草丛淹没,已经找不到路了。队长低调摇摆就带着我们从田野绕过去走村路。

  经过一块农田,一位大妈在田地里辛勤劳作。

  来到塘湾村大桥,此时山顶云雾缭绕,仙气飘飘,好美啊!我们离山也近了,在大桥上行走,仿佛感觉也要步入山顶云端了!

站在大桥上看楠溪江,汹涌激流扑面而来,与远处宁静的山峰形成强烈对比,很有视觉冲击力!

从大桥右侧石梯下来,沿着江边往里面走,路边一棵棵树高大无比,仿佛进入了原始森林。

  越往里走,杂草丛生,枝叶茂盛,把路都给掩盖了。走在前面的队长和队友方向,用砍刀和登山杖为我们开路。

  杂草丛里出来,沿江边走时,又是一片茅草。这些茅草长的比人还高,而且很密集。这些茅草叶子上长有如锯齿般的齿,人从此过,都非常小心用手挡开,深怕割到。即使这样,穿短袖的队友手臂多少被割了。

  我们走到了外面,虽然茅草变短了些,但大家走的还是很小心。

  低调队长一直在前面开路,他们走到了江边的石崖下就过不去了,因为江水泛滥把路给淹没了,无法前进。没有办法,队长就带领大家原路返回。

  我们从塘湾村进入,从该村的后面的山岭翻过去,便来到了岭根村。这村不大,只有几户人家。继续前行,经过江边一座教堂,我们便来到了楠溪江国际自行车主题公园。

  主题公园是一个森林公园,这里树木林立,枝叶茂盛,在此行走,非常凉快。

  暴雨后的楠溪江,水泛滥形成激流从上而下轰轰冲下来,一根超大的树根不知什么时候被冲到了江中央的围堤上。要是水流更大些,这一根树根可能被冲下去了。

  从主题公园出来就是豫章村,该村是永嘉未来乡村,也是楠溪江流域典型的宗族聚落之一,村民皆为胡姓。据宗谱记载,该村始建于宋代,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

村口有一高大的世进士牌坊,上面详细记录了该村世代中进士的名单。

  村前有一片供游客参观的快乐农田。

  抬头遥望,忽而看到山顶一奇石做回头张望姿势,像是老鹰头,其两边巨石山峰就像是它的两只打开的翅膀。让人叹为观止!

  从村里的水泥路走去,经过一片田野,前面山脚下出现了一棵超大的树,下面还有一凉亭。此树叫苦槠树,距今有529年的历史了,是国家一级保护树种。其果实外表像板栗,种仁含有淀粉,可以制成苦槠豆腐、苦槠粉丝、苦槠粉皮、苦槠糕,是夏天防暑降温的佳品。

  绕过苦槠树,继续沿着水泥路向山上走去。没走多久,路边遇到了一块猕猴桃地。走近一看,藤上结满了猕猴桃,一个个挂下来,让人欢喜。

  水泥路走到底就是上山古道,沿着上山古道走,忽而抬头看到对面山有一条细长的瀑布从山体挂下来,让人眼前一亮。

一路向上一路走,偶尔听到清脆的鸟叫声,让人心情愉悦。这山不高,不过台阶倒是不少,走了半个小时,才到达台阶顶端。幸好今天阴凉,走的不是很热。

我们下来继续往山里面小路走。山里柴草无人打理,以至于有些小路都被柴草掩盖了。不过,有一段路生长的宽大的绿色植被叶子垂挂下来,还是很美的。

  一条峡谷溪流中断了前进的小路,我们就跳过去继续走。

  一些路段长有藤刺挡路,走在前面的队友朱清链就用竹棒敲打,为后面的队友安全开路,为他点赞。

  走着走着,前面的队友突然停了下来,原来是有棵倒下的树挡住了去路,要弯腰趴着走过去。

  山对面就是永嘉书院,透过树林的漏空,能清楚地看到对面永嘉书院的玻璃观景台和高空千秋,甚至能看到上下走动的游客。

  山路上到处是陷阱,一些掉落的树枝一起掩盖路面,看起来走过去没有问题,但实际底下有些是漏空的。在此温馨提示:在被草丛或者有树枝遮盖的路段,一定要多长心眼,过路一定要棒子探路,确认安全了再通过。

我们走到了下面的峡谷,此时也正是中饭的时候,低调队长就安排大家到平坦的石滩吃饭。

  中午大家把自带的美食和啤酒拿出来分享,好不热闹!尤其是队长带的永嘉特色猪头排,无疑是最美味的了。

吃饱喝足继续前进,这时天下起了雨,队长低调继续在前面探路,大家过了峡谷就在对面一块草地里等。趁着等待的时间,女队员看到山脚下长了好多粽叶,就过去采摘,一路上还采摘了一些野菜,真可谓户外与收获两不误。

  队长低调在前面多次探路,最后找到了一条正确的路,这是一条沿着峡谷走的老路。由于峡谷水满,水位高一点的我们就跳过去,跳不过去的也只能踏水而过,打湿裤脚在所难免。

一些路段长着茂盛的刺藤,根本就过不去,只好从山里绕过去。这么多人走,行动缓慢,于是大家排起了队。等待的队员都不着急,还笑着等,体现了快乐户外的精神。

继续前行,没走多久,前面的路被峡谷溪流打断了。队长先过去,然后在对岸拉队员过去,为低调队长点赞。

  忽然前面出现了一棵长满桃子的桃树,让大家眼前一亮。这些桃子现在还很青,不过也给我们增添了不少穿越的愉悦感。

  走到了又一峡谷段,这段峡谷水流大,而且石头湿滑,不是很好走。从峡谷上来是一条上山小路,路也变得明显起来。翻过一座山,走过一条峡谷,继续向上,我们便来到了古列自然村。这是一个只有几户人家的小山村。

我们沿着水泥大路往村外走,这时又下了小雨,凉快又舒服。不知不觉,走到了八里山村。

  八里山村历史悠久,据《永嘉县地名志》记载:下寮北6公里,相传2000年前有一钱氏从田垟村迁至山岗,路正好八里,故而得名八里山村。八里山步道是故时村民去往县城的必经通道,正因如此,八里山村设有客栈供来往客商打尖住店,颇为繁华。如今做为登山健身步道,让更多的人走此步道,了解历史,还是蛮有意思的。

  步道城门是八里山村的标志性建筑,现已成为历史古迹被保留了下来。在城门外有一凉亭叫幸福亭,是村民纳凉休息的地方。

  继续往山下走。下山古道台阶都是水泥地,被雨打湿后特别的滑,大家都小心翼翼。

  途中经过一亭子,此亭木梁土瓦结构,其底下木头柱子被换成了水泥柱子,很显然被整修过。此亭除了给路人遮阳挡雨外,还被用来储藏柴。像这样的亭子小时候在家乡见过,所以看到它时,有一种亲切感。

路上的风景还是不错的,偶尔能透过树叶看到山下的村落和远山,以及天边的飘云。

我们从近路走古道快多了,大约半小时就到了山下。沿着水泥大路一直往前走,没走多久便来到了垟坑村。

  垟坑村还是蛮大的,其中村路边还保留着古老的凉亭。这个三官亭建于民国十七年,是永嘉文保点。

据《永嘉县地名志》记载:桐州店南1、3千米,杨姓人始居坑旁,取名杨坑,后因村民多钱姓,更名为垟坑。村外溪水潺潺,两只鸭子在水里游来游去,好不自在!

  从垟坑村出来就是寺前村,我们先到的队友就在此等后面的队员。据悉,寺前村曾经叫西岙底,后来由于村里建了一座广福寺,改名为寺前村。虽然文革期间寺院被拆除了,但名字仍然保持至今。

  我们沿着水泥路走,来到了蒋山村。蒋山村的文化礼堂还是蛮有特色的,前面摆放了两个石狮,威严无比。

从蒋山村出来就是陈岙村,陈岙村分上陈岙村和下陈岙村。从陈岙出来,我们到达了最后一个村——李茅村,时间是下午四点,结束了本次楠溪江第七站穿越活动。

  本次楠溪江第七站,穿越了十一个自然村,这些村有大有小,每个村都有自己的特色,让我们见识了不少楠溪江人文景观。虽然走的有点艰辛,但每个人都非常享受过程,大家走在一起有说有笑,其乐融融。最重要的是大家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帮助,建立起了深厚的户外友谊。

 本站活动线路:九丈大桥——塘湾村——岭根村——豫章村——古列村——八里山村——垟坑村——寺前村——蒋山村——下陈岙村——上陈岙村——李茅村。全程近20公里,用时8小时。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