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户必须看懂科技股行情的本质:先信的资本,卖给后信的人

散户必须看懂科技股行情的本质:先信的资本,卖给后信的人
2025年03月08日 09:05 基本面力场

今天在文章开头,力场君先说核心观点判断:春季行情的主升阶段,大概率已经结束了。

昨天和几个机构的朋友交流了一下,一个共同的讨论焦点就是,这一波科技牛,什么时候走到头?同时在力场君身边,看不到哪怕一位抱着长期持有科技股的打算,科技股里难有耐心资本。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后面就一定会跌,甚至仍然可能是震荡向上的趋势,但未必能再像之前这么气势如虹、这么顺利而舒服了。

从节前开始的这一波科技躁动,从各方面舆论发酵到乐观预期的渲染,再到最近两周针对各类科技细节进展的过度跟踪,给力场君的感觉是,市场的风险意识在淡化,感觉是科技突破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功和关键跨越,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力场君说一个简单的道理,记得力场君大学毕业那会儿,考公入编远没有现在这么火热,甚至一些冷门编制还会受冷、现有报考的;那时候毕业的我们,更愿意冲进离市场更近的企业,去拼、去挣钱。

试问,现在有这样的场景吗?看力场君文章的小伙伴自己想一想,当自己的孩子手里拿着两个offer,宇树机器人和国家部委的编制,你更愿意劝他选哪一个?当前的创业环境,真如舆论场上渲染的这样热火烹油吗?

再说回到A股,一个很难回避的问题是,纳指涨了这么多年,目前的市盈率在37倍,市场声音一直反馈这严重被高估了。而这边,科创50指数的平均市盈率是115.61倍,相当于纳指的3倍,而且早已冲破了2020年7月的估值高点,创下了历史性的新高。

当前,提估值这个词,已经显得没有格局、老气横秋,这和2000年时的美股、2015年的A股,是不是挺像的?

最近有个词挺火,叫做叙事,不论是东升西降的叙事逻辑,还是国产升级的叙事逻辑,都是给科技股向上走的信心用来托底的。什么是叙?就是说、讲嘛。什么是事?就是事情、是故事嘛。所谓叙事,说白了就是给讲故事起了个体面的名字罢了。

讲故事的行情,本质就是先信的资本,卖给后信的人;先信的赚钱,后信的接盘,一直信的坐过山车,这个套路是不是从来没变过?这次会是个例外?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