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当以品牌价值为主 正面增强品牌认知度

营销当以品牌价值为主 正面增强品牌认知度
2016年08月17日 12:24 网络报道

八月初,有件关乎每一位出行人的商业大事发生:滴滴与优步中国宣布合并。这可以算得上是在打车领域上的一个市场“垄断”的事件。原本二者本身广大的用户群体及自身的品牌价值都将给接下的发展得到良性的帮助。但是因为从7月中旬左右到合并至今,滴滴在事件上的处理直接失掉了很多媒体和用户信赖。

先从媒体入手,从国外有消息传出滴滴和优步中国达成合并,到8月1日正式宣布滴滴和优步中国业务合并的两个星期时间内,滴滴一直将媒体玩弄于鼓掌之中。以“溜猴式营销”的方式经过“传言、发酵、辟谣、再爆传言、再发酵、再辟谣、最后坐实”等话题将媒体坑了一遍,让很多新闻媒体的公信力直接受损,将媒体直接推到自己的对立面。更有媒体直接发声:让各位记者珍爱自己的名誉,远离滴滴公关新闻媒体,因为他们毫无职业道德,屡次向媒体发布虚假消息,将记者玩弄鼓掌之中,将媒体积累的权威直接毁掉。

而在公众关系的维护上更是不尽人意,滴滴合并优步中国事业这一事件已经不是单纯的商业事件,其因为社会受众广且可能对其社会受众带来利益影响,已经具备了社会化的属性。滴滴公关部门应在合并后马上做出有公信力的公众关系维护。但是滴滴却在公众对“滴滴车费是否会因合并而涨价”“滴滴司机的奖励机制是否会调整甚至取消”进行猜忌,甚至“滴滴优步合并后涨价”“滴滴司机没有奖励机制”等传言满天飞时,才出来指证“近期,有不法分子四处散播滴滴要取消私家车补贴,此事纯属谣言,滴滴近期没有对私家车加盟政策和补贴做任何调整,请大家不要信谣,不要传谣”。但是这一明确指证留有足够调整及修改余地之嫌,以“近期”的说法来解释估计无法安抚用户和司机。毕竟滴滴公关在媒体关系上就上演过来回自打脸的戏码。

不过不可否认,滴滴这场“自打脸+戏弄媒体”的营销秀确实让这一事件曝光度和话题度都增加了一倍。滴滴也在短线营销上取得了重大的收益,但中长远来看,滴滴也将有可能因这一营销事件,将自己的品牌诚信降低,给相关媒体和其社会受众留下不诚信的品牌形象。

任何的营销手段,都应该与企业的品牌形象树立及品牌价值推广挂钩。而非为营销销售不折手段。

诚如星揽投影视综合众筹平台CEO王强先生之前说过:我们平台是做众筹的平台,是为项目发起方融资,为项目投资人找好项目投资的;我们必须要做一个诚信的平台,把用户的利益与我们的利益挂钩,要懂得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一切营销都是要树立公司的正面形象为重,不以损坏品台形象来哗喧取宠,要以好的项目来增加用户和用户粘性。

现在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崛起,带动了众多新兴企业的崛起。而每一个互联网公司都要想尽办法如何去抢占市场,如何增加用户,如何提升用户粘性。而作为新兴企业因打造无可替代、让用户上瘾、持续消费的项目来吸引用户。

在互联网行业里如何打造粘性如毒品的企业,要对受众的接受门槛、需求与心理做详细的分析。

作为互联网用户,很大一部分用户参与的项目基本都是门槛极低,且其一般极少更换产品,有种中毒懒癌患者的特征。就消费金融来看,GEO16年上半年人群研究数据表明,其关注一个平台的兴趣人群占总人群的82.2%,直接参与消费金融的提交人群占76.5%,其占比直接说明看了该类用户的对产品粘性度很高。

但是,其不轻易更换使用的平台或者产品,不代表其对平台或者使用产品没有要求。其持续使用该产品或者平台,证明其产品和平台基本能满足用户的刚需,可以满足用户在某个场景下的第一需求。但平台应偶尔能制造一些惊喜戳中用户的G点,让用户“上瘾”。

针对影视众筹行业来说,一定要用最大的精力去获得具有投资能力的用户,选择投资能力强、投资兴趣大的用户群体去增强自身品牌的认知度,树立品牌的形象,让其为企业发展创造价值。做个假设对比选择:同一个项目,由一个资深且能力超群的知名投资人向你推荐和一个有能力但却不为人知的投资者向你推荐,你觉得你更信服的是哪个?估计很多人会选择前者。这就是认知度的原因。但在增强品牌认知度的同时,我们也要了解用户群体对众筹平台的心理。现在运营的平台也不少,而平台投资用户在意的是哪家平台的项目会很好,其公信力、诚信度更高,同时服务更好,相同的投入能带来的利益更大且风险相对较小。

正确认识自身树立正确的营销价值观,结合用户的心理和需求,去做相应的营销。制造话题的前提要保证事情的真实性,遵循职业道德和保留企业诚信。做正面的品牌认知度积累。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