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品爆卖120亿背后,暴露出娃哈哈的最大隐忧

单品爆卖120亿背后,暴露出娃哈哈的最大隐忧
2024年04月18日 09:45 谷仓新国货研究院

娃哈哈有两大极强的“法宝”,第一是娃哈哈的渠道体系“联销体”,这项体系的能力是非常强的,强到只需要一周时间,就能将新品铺到偏远山村的小卖店里。第二是跨越周期爆品持久力,1996年诞生的AD钙奶,如今还能实现单品超百亿元的营收,同年诞生的娃哈哈纯净水,依旧是纯净水赛道的王者。

娃哈哈的渠道能力如此之强,爆品力如此之久,但为何营收增速慢?有一个非常核心的原因是新产品的“产品定义”能力比较弱,做出来的产品不被用户认可,这是娃哈哈营收难上一个台阶的核心原因。

农夫山泉最新财报显示,其2023年营收426.67亿元,在不得不感叹卖水真赚钱的同时,有人疑问,农夫山泉还没超过娃哈哈?娃哈哈虽未公布2023年营收,结合各方数据来看,营收应该是超过了512亿元,农夫山泉与娃哈哈的营收差距大约为百亿元。

娃哈哈为何会如此坚挺?

答案是娃哈哈有两大法宝

第一是经典产品的爆品力持久。娃哈哈有4大经典产品,除了纯净水外,分别是AD钙奶、营养快线和爽歪歪。

虽然被矿泉水打压,娃哈哈纯净水依旧是超级爆品,其核心竞争力是品质,成为全国各大高校实验室的御用水,在学术搜索引擎上搜索,能查询到数千篇含有“wahaha water”关键词的论文。AD钙奶更是超级大单品,1996年上线第一年就卖出了10.7亿瓶,销售额达6.85亿元。诞生26年来,销量持续火爆,一名娃哈哈前高管曾对外透露,2021年娃哈哈AD钙奶的销售额或达到120亿元左右,占了当年营收的20%。

第二是超级渠道。娃哈哈巅峰时营收达到783亿元,将宗庆后送上中国首富的宝座,有人曾让他总结首富炼成的三大成功要素,宗庆后坚定地回答:“没有三条,只有一条——渠道,也就是娃哈哈的联销体。”早在2001年,娃哈哈通过“蜘蛛战役”,对渠道建设实行量化管理:平均每5万人口的地区发展一个批发商、平均每30平方公里设置一个经销商、每500万元销售额配一名营销人员。娃哈哈的联销体强大到,只需要一周时间,就能将新品铺到偏远山村的小卖店里。

靠着这两大法宝,娃哈哈经久不衰,稳稳占据饮品市场的一席之地。

宗庆后老先生去世,令人惋惜的同时,娃哈哈与农夫山泉的风波再起,出现了一股“踩农捧娃”风:从此不再买农夫山泉;中年大叔在办公室手捧娃哈哈……上演了离奇的一幕。这里有多少人跟风蹭流量,又有多少人是真情实意,估计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未来如何,静观其变。但当下有一个摆在眼前的问题:娃哈哈增速陷入瓶颈。

十年前的2013年,娃哈哈营收783亿元,此后4年里,营收连续下滑,在近6年里,营收虽然有所提升,但增幅不大。站在局外人的角度,看娃哈哈的变迁,增速瓶颈主要是因为两大原因:

第一是人口变迁,导致娃哈哈的市场缩小。娃哈哈的主要销售市场是五环外的城乡,随着城镇化的发展,人口由农村流向城市、小城市流向大城市,娃哈哈的目标用户在不断地缩水。当目标用户从小城镇到大城市后,娃哈哈的渠道开拓并没有跟上步伐,有自称做超市行业的网友表示,娃哈哈现在不怎么做推广,不投费用了。这就导致娃哈哈的产品消失在了超市前排。在一线城市,超市里除了娃哈哈AD还比较好找、娃哈哈纯净水在角落外,很难看到其他娃哈哈的产品。

第二是新品力弱,导致娃哈哈没有新的增长点。获取更大的市场,就要开发更多的新品。有媒体统计,这些年来,娃哈哈开发的新品数量超过了300种,遗憾的是,如此多的新品,在市场上并没有泛起什么浪花。娃哈哈的新品开发战略,更多是跟随,而不是创新。比如达能推出“脉动”,娃哈哈推出“激活”;秋林推出“格瓦斯”,娃哈哈推出“格瓦斯”;旺仔集团推出“旺仔牛奶”;娃哈哈推出“哈哈牛奶”;农夫山泉推出“水溶C100”,娃哈哈推出“Hello C”。

很多人好奇,300款新品,为什么跑不出一款爆品?中国的商品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无到有,过去的中国商品很匮乏,只要企业能把产品做出来,就能大卖,几乎是野蛮式增长。第二个阶段是从有到优,当下时代,任何一类产品,都有很多个企业在做,如此多的商品里面,用户为什么要选择你的产品?

娃哈哈目前就在经历这样的困惑。开发出了300多款产品,就是击不中用心的心。说到底是新产品的“产品定义”能力太弱、产品创新不足。

非常可乐是娃哈哈的代表产品之一,诞生于1998年,用了20多年时间都没有发展起来,除了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的围剿,还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产品定义不准确。

非常可乐定位为中国人自己的可乐,主要市场在小城市与农村,主打性价比,性价比有两个关键词,分别是性能和价格,价格低了1块钱(如今价格只比百事可乐低了0.5元钱),口感却差了很多,跟两大可乐巨头相比,竞争力很弱。

啤儿茶爽是娃哈哈另一款代表性产品,光从名称来看,就让人迷糊,是茶饮还是啤酒?看完介绍才明白是啤酒味的茶饮!对于喜欢喝酒的用户来说,喝的是酒精,对于喜欢喝茶的用户来说,喝的是口感,谁喜欢喝茶的时候一股啤酒味?娃哈哈对于用户需求是完全不了解的。

2015年,娃哈哈推出了晶钻水,水源虽然来自地下水,但在用户眼中,完全没有区别,只是换了个包装而已,几乎没有强价值点。

除了产品定位不清晰、用户需求不明确、没有强价值点外,娃哈哈的新品普遍存在着颜值不高的问题,在颜值经济时代,外在感官就已经输了一筹。

娃哈哈如今最大的问题是“路径依赖靠着传统模式,模仿行业爆款,然后用渠道优势抢占市场份额。殊不知,时代变了,用户对于产品的需求也变了,娃哈哈的人群定位不明确,对用户需求的挖掘不敏锐产品创新力也不足,导致产品缺乏强价值点等,且竞争对手先入为主,就算做再多的新品,最后的结果只能是夭折。

产品是1,营销是0,只有产品足够好,渠道才能发挥最大价值。

所有的企业,在生命周期内,都会经历三个时期,分别是创业期、成熟期和转型期,只有转型成功,才能迎来下一个成熟期,否则,只有落幕。

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的新闻,某某企业倒闭,几十年的努力打了水漂……对于企业家来说,企业就是他们一辈子的心血,就是他们的孩子,他们比任何人都迫切希望转型成功。

企业转型不是选择,而是必然;不是终点,而是新起点。

俗话说,3岁一个代沟,30岁就是一条巨大的鸿沟了。当一个行业整体处于转型期,五六十岁的企业家,做了很多努力,没有成效,新生代企业家,只做了很小的创新,就实现数亿元的营收,这就是差距。填补这条鸿沟的最好方法,那就是学习。

怎么学,学什么?实际上当代企业,欠缺的不是战略规划,而是最基本的底层认知。

第一,怎么做产品。用户需求变化,对产品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传统的产品用户不买了,如何做出用户喜欢的爆品?娃哈哈在儿童饮品赛道里面有着很强的竞争力,用户认知也很清晰,应该在“专做儿童生意”上深耕,深挖用户需求与痛点,比如根据当下用户的需求,开发“不含添加剂、更营养健康”的儿童营养产品。

第二,怎么卖产品。线下渠道开发难度大,线上渠道成为兵家必争之地,线上渠道如何选择,在哪个平台进行种草、在哪个渠道进行售卖,投放要侧重哪个渠道?蜂花作为老牌国货,近两年借助新媒体渠道腾飞,树立了“人老心不老,耿直有点穷”的人设后,开始在抖音“狂飙”。比如,李佳琦一句话造就了热搜,人家还在涕泗横流道歉时,蜂花跑去人家评论区问:“我可以捡粉丝吗?”就这一句话,“捡”了50多万粉丝。一个老品牌,靠着拟人化的互动,有流量就蹭,抖音上收获了536万的粉丝,就连线下货架的位置也靠前了。

只有将这两个问题搞明白,企业才能顺利渡过转型期,进入下一个成熟期。

企业转型,如同攀越高峰,回望来路,那些痛苦与挣扎都化作了最美的风景。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