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辍学打工,他用一年做到赛道TOP1

17岁辍学打工,他用一年做到赛道TOP1
2024年06月07日 17:52 谷仓新国货研究院

现代商业社会里,草根逆袭的神话越来越少,但叶洪新却是这么少有的一位。

捡过废品、曾在流水上作业、没有上过大学,但他创办的徕芬吹风机却在1年时间狂销15亿、霸榜主流电商平台,成为赛道TOP1。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一季度徕芬线上零售额仅次于戴森,且与其他品牌拉开明显差距。

怎么做到的?诚意这与个人意志有很大关系,但更重要的是单款爆品战略、“性价比第一”的站位、挖掘男性蓝海、饱和式营销等策略的运用。

徕芬追赶戴森的秘籍,说起来并不复杂,就像很多被奉为传奇的商业故事,都是主人公遵循了最基本的经营法则,徕芬也不例外,比如单款爆品战略。

所谓单款爆品战略,就是以打爆一款产品为目标,进行的系统性的、创新的经营活动。其核心是效率提升,特点是产品体验极致、口碑爆表。

以戴森为例,其开创性的高速马达动力带来更高效、不伤发的吹发体验,受到全球用户的拥戴和赞誉,是不折不扣的爆品。

就像所有赛道上不可能只有一个玩家,新兴的高速吹风机赛道上也可以存在多个爆品。

谷仓研究,每个品类都可以容纳三种第一,分别是性价比第一、差异化第一、或特定用户/特定场景第一。

以智能手机为例,性价比第一,你可能立刻想起来了小米;差异化第一,华为的商务、爱国印象;特定用户/特定场景第一,专注非洲市场的传音手机。

这背后也并非是偶然,而是由波特竞争三战略演化而来,三种竞争战略分别是整体成本领先、差异化、聚焦,对应着我们能在这三个层面找到自己的“第一”站位。

对徕芬来说,性价比第一不仅是市场的最大空缺,也是最大化利用自己优势的就近战略。

这一时期“戴森平替”成为它的重要策略,不仅在产品体验上做到了与戴森接近,在价格上也真正做到了“平替”。

怎么做到的?

第一,技术突破,带来产品的极致体验。戴森风力大,风温低的秘诀就是高速马达,转速能达到10万转/分钟(初代)以上,这是吹风机的心脏,也是刷新吹风机使用体验根本。

当时国内吹风机的转速普遍在2-3w转/分钟,5倍的差距,徕芬创始人叶洪新凭借先前做飞行器、电动滑板车的电机研究经历,投身高速电机的突破。

终于在两年后,徕芬研制出了10万转/分钟的电机,解决了产品体验最核心的难题。

所有带来革命性创新体验产品背后,基本都有着技术的跨越式变革,不管是从功能机到智能手机,还是从传统吹风机到高速吹风机,要想给予用户极致体验,首要的、必须的就是突破技术关。

第二,“产销研”一体,充足的性价比空间。在别的企业热衷于代工时,徕芬早已确立了自建供应链的计划,不仅在生产环节有更大的自主权,更是在成本压缩上居于行业前列。

据叶洪新表示,599元的定价,公司依然有60%的利润。

以技术突破提供极致的产品体验,以自研自产自销,提高全流程的效率,让利给用户,技术普惠、产品普惠,让更多的人享受高速吹风机的便利。

这就是徕芬站稳脚跟的原因。

站稳脚跟并不意味着一飞冲天,在徕芬初代产品出来的时候,并没有马上畅销,这让叶洪新非常不解,这么好的产品怎么就不好卖呢?

于是他走进了消费投资人王岑的课堂,提出了自己的疑问,这也是在抖音上很火的两个光头讨论《吊打戴森的吹风机为什么卖不出去》视频的背景。

这个视频在抖音上有2亿的播放量,从后续徕芬的草蛇灰线中,我们可以分析出来,这个视频的爆火,除了本身两个光头讨论吹风机的反差,全面超越戴森的看点,还有团队对它的投流、运营。

叶洪新也不避讳这一点,他曾说过2022年,徕芬就搭建起了50人的内容团队(现在有70+),全面向抖音、知乎、小红书等平台输出,他们的内容创作者就是销售。

除了营销频次上的密集、饱和,在营销内容上,徕芬也颇具亮点。

比如叶洪新为高速吹风机开了一场产品发布会,不讲营销、不谈概念、只讲产品,这种不掺虚的、“直男”的宣讲直接击中了B站3c数码男的喜好。

“原来这么厉害”、“可以闭着眼睛买”等评论不绝于耳,徕芬趁热打铁,把产品发布会的切片广告在b站和抖音上大量投放。

数据显示,仅2021年信息流投放这一项,徕芬的支出就有上千万元,而他当年的GMV只有1亿。

投流的额外收获就是“直男”用户画像的确认与巩固。

过去男性群体一直被消费赛道所忽视,但2023天猫双11消费榜单显示,公路自行车、电竞产品和冲锋衣消费额分别增长了305%、114%、90%。

换句话说,“他”经济已经崛起,吹风机将迎来“男性”蓝海市场。所以不同于其他品牌商以美妆方式切入,3C数码产品讲解式的玩法,让徕芬解锁了男性基本盘。

数据显示,徕芬第一款产品上线的前三个月,男性用户占比达到90%,女性用户只有10%。

吃到男性用户红利的徕芬,后续的营销一度很有“直男”特色。比如和b站UP主合作发布产品评测或创意视频,策划《直男送礼指南》短片等,这些在b站上均有上百万的播放量。

坚实的产品力,极具性价比的价格、兼顾男性用户群体,全平台饱和式营销攻击让徕芬在国产“戴森平替”中脱颖而出。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H,徕芬在高速吹风机线上零售份额/零售量占比分别是40%/64%,戴森的占比是46%/12%,其他品牌线上零售额合计占比14%。

换句话说,徕芬线上占比仅次于戴森,且与其他品牌拉开明显差距。一路冲上国产高速吹风机的前列,但是在高速发展之下,徕芬的隐忧也很明显。

高速吹风机、破壁机、早餐机、空气炸锅等小家电本质上都是家庭消费升级的“宠儿”和受益者,也最容易受到经济波动的冲击。

在当下经济下行趋势下,用户要么降低换新频次、要么不出手成为常态。

并且在过去两三年,以高速吹风机为代表的消费升级式小家电已经充分渗透,市场趋于饱和,徕芬想要继续保持增长的高速度,不可谓压力大。

同时,市场竞争白热化。中金研报显示,国产多数高速吹风机在核心风速、马达转速等核心指标上均接近或超过戴森水平。

比如直白、米家、松下等旗下均有转速达到10万以上的高速吹风机产品系列;追觅科技此前发消息称,已经储备了每分钟20万转的高速马达技术,量产做到每分钟16万转。

换句话说,高速马达不再是壁垒,而是高速吹风机品类的敲门砖。

这并不是吹风机的窘境,而是大多数小家电的现实,即技术难成护城河,而这主要是由小家电品类属性决定的。

大家电电视机、空调、冰箱等都需要核心部件,比如压缩机、显示面板、直流刷电机等,而小家电几乎没有什么核心部件限制,并且相对容易突破。

同时,大家电品类如空调、冰箱等一套新的模具开发就得几千万,而小家电没有高额的模具投入门槛压力。

并且大家电动辄几千上万的价格,容易走出规模优势,但小家电均价几十、贵的的几百、上千,很能靠规模取胜。

所以,早在高速吹风机增速下滑时,徕芬就已推出电动牙刷,并且复制以技术为突破口,爆品为基础,饱和式营销的打法。

但是电动牙刷早已是红海市场,赶了个晚集的徕芬能否复制吹风机的神话,还有待时间的验证。

结语:

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徕芬的打法与小米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样突破了关键技术,以用户为中心,打造了极致的产品体验、实现爆品战略整合。

而小米和徕芬的成绩和地位,也证明这套组合拳确实有效。不管你处于什么样的市场竞争中,以用户为中心,提高生产经营的效率,是永恒不变的追求,也是坚实可靠的爆品策略。

参考资料来源:

刀法研究所:80%的徕芬吹风机都卖给了B站直男?

中金:中国供应链驱动,全球高速吹风机科技普惠

家电圈/孔余:这些年小家电一直没有技术门槛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