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杰
(1965.7— )
研究领域为控制科学与工程、智能无人系统,主要研究方向是复杂系统多指标优化与控制、多智能体协同控制的研究。1965年7月出生于福建省福清市。2001年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获博士学位。201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18年当选为IEEE Fellow。2019年当选IFAC Fellow。现任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主任。
陈杰现担任“自主智能无人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基础科学中心负责人、教育部前沿科学中心主任、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负责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973项目首席、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才、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现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控制科学与工程组召集人、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兼专门委员会主任、中国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多部学术期刊主编、副主编和编委。
陈杰一直从事控制科学与工程、智能无人等相关学科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是动态环境下复杂系统的多指标优化与控制、多智能体协同控制等。他提出并建立了分布式协同控制的混合智能优化与稳定性的理论与方法。
多系统协同决策空间的权衡优化理论揭示了决策空间探索—开发权衡与问题求解难度之间的关系,建立了源于自然界不同演化机制的智能优化的混合机制,阐明了分布式协同控制中资源分配问题的临界耦合约束机制,提出面向协调规划的高效分布式智能优化算法,解决了控制决策的全局优化和实时性的均衡问题,为多系统协同的实时调度、资源配置等优化决策奠定了理论基础。
连续状态反馈的有限时间一致性定理提出两类基于连续状态反馈的有限时间一致性控制协议,揭示了系统拓扑结构对于有限时间一致性收敛速度的影响机制,形成了多自主体系统有限时间编队控制的理论与方法,成功解决了具有有界时变时滞和异步信息获取条件下的系统全状态/部分状态的一致性问题。
协同控制稳定性分析方法揭示了网络延时及其变化率等系统不确定性以及未建模动态对多自主体系统协同控制稳定性的影响机制,阐明了协同控制稳定性与网络延时及延时变化率下界的关系,得到了保守性更小的稳定性条件,为有效解决参数不确定、强干扰、延迟等因素所产生的协同控制难题提供了新方法。
他完成了强约束条件下复杂系统多指标优化设计。他依据决策空间权衡优化理论,提出归一化约束框架下的分解策略与主目标切换机制,攻克了在强约束条件下的多指标冲突消解技术,建立子系统可信优化模型,实现了多个运动平台间大范围信息连测。
他实现了方位基准精确快速自主获取。他提出了无监督鲁棒递归最小二乘自适应滤波方法,攻克了复杂环境下抗间歇扰动的自适应滤波、实时处理等技术,研制成功快速高精度小型化方位装置,实现了与多个运动平台非固联的方位基准等精确测量。
他实现了方向的高精度赋予与控制。他提出了将信息编码与测距脉冲信号进行复合调制,攻克了测距与空间信息复合传递和分发共享、微弱信号检测及动态时序增益控制等技术,实现了运动平台高精度方向赋予与精确控制。
陈杰突破了多运动平台的分布式协同控制的技术难题。他提出了面向协同任务的特征值提取方法,攻克了多运动平台协同特征描述与优化建模技术,建立了自适应抗毁、动态重构的平台控制与指挥控制系统一体化模型,实现了异构系统间的信息流与控制流的无缝链接。
他提出了利用约束矩阵建立优化决策的通用模型,分布式生成决策方案,攻克了动态规划与任务指派技术,建立了扁平化分布式控制模式,发明了模块化、通用型的观测与控制一体化装置,实现了分布式协同控制决策。
他针对时变不确定性的控制系统,提出了确保系统稳定的多模型自适应鲁棒控制方法,攻克了多种类控制系统的协同控制和自适应控制技术,设计并研制成功大惯量交流伺服控制系统,解决了多类运动平台状态差异大、参数离散度大所导致的协同控制难题。
陈杰先后承担多项“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任务。他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4项以及 2018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他发表SCI收录论文100余篇,以第一发明人获授权发明专利40多项。他先后出版专著5部,译著和教材各1部。他所指导的辛斌博士获第18届“关肇直奖”,辛斌的博士学位论文被评为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并获得中国自动化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所指导的查文中博士的学位论文获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所指导的博士生王钢的论文获得 2017年EUSIPCO最佳学生论文奖。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