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契大家谈丨保险资金的春天来了吗?

保契大家谈丨保险资金的春天来了吗?
2022年03月28日 19:14 保契

春和景明,万象更新。

3月25日,银保监会官网又现《中国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答记者问》,针对近期市场关心的纾困企业、“新市民”、国民养老险、金融稳定保障基金、保险保障基金、信托、保险资金参与资本市场投资等进行回应,释放出积极明确的信号,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安抚市场、稳定信心的作用。

如此表态,背后原因值得一谈。

放眼全球,国际形势发生新的重大变化,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环顾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至为关键。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此次此刻表态,既是履职尽责的需要,更是形势的需要,市场期待“真金白银”。

对保险资金来说,“答记者问”专辟章节阐述,实属难得,更显不易。作为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金融“活水”,作为资本市场最大的机构投资者之一,关键时刻又被想起,既是机遇更是挑战。

回首过往,历历在目。酸甜苦辣咸,个中滋味,此时此刻一定涌上险资的心头。

在这个春暖花开的季节,人们期待来自保险资金的暖意。

01

为何在此时强调保险资金的作用?

先来看“答记者问”对保险资金的有关论述,“在支持资本市场稳健运行、优化投资者结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进一步支持资本市场平稳运行”。

这是非常准确、中肯,且充满期待的评价和定位。

毋庸讳言,保险资金在参与资本市场投资时走过一段弯路,也有过“妖精”和“小甜甜”的争论。委屈也好,不甘也罢,随风去吧。

对于走过的弯路,保险业经历了悬崖勒马、深入剖析、举一反三,充分汲取教训的考验。对于未来的路,当然是不负期待重托,发挥好“稳定器”和“压舱石”作用。

大家都知道,前段时间我国资本市场受多种因素影响出现调整。3月16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资本市场问题。对于市场普遍关注的宏观经济运行、房地产企业、中概股、平台经济治理、香港金融市场稳定等问题,会议都给出了明确回应,释放出“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资本市场平稳运行”的鲜明信号。

银保监会随后召开专题会议传达学习贯彻国务院金融委会议精神时明确提出,“引导信托、理财和保险公司等机构树立长期投资理念,开展真正的专业投资、价值投资,成为促进资本市场发展、维护资本市场稳定的中坚力量。”

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者,保险资金在关键时刻、关键场合从未缺席。救市、服务国家战略、保障民生工程……处处都有保险资金的身影。

这一次“答记者问”,是对有关会议精神的再细化、深落实,金融业自然该做细做实。对23万亿元保险资金来说,理当不辱使命。

02

保险资金有哪些优势?

我们常说,保险资金具有规模大、期限长、资金来源较为稳定的优势,这些优势具体又是怎样来佐证的?逐一来看:

一是规模大。截至2021年末,保险资金运用余额23.2万亿元,其中投资债券9.1万亿元,投资股票2.5万亿元,股票型基金0.7万亿元。此外,保险资管公司发行管理的组合类保险资管产品余额3.2万亿元,主要投向债券、股票等。

二是期限较长。这是保险资金区别于商业银行、公募基金等最大的特点。我国寿险公司平均负债久期约13年,有的公司负债期限20年以上,成为服务实体经济(稳定资本市场)长期资金需求的重要来源,也是金融业可提供股权性资本的主要机构投资者。

三是收益较稳。2005年至2019年,保险资金年均投资收益率为5.44%,且每年均为正收益,在资产规模年均增长21%的前提下实现了持续稳定的绝对收益,有效覆盖了负债成本,支持了保险业务的快速发展。

四是安全性较高。行业整体资产配置稳健,固定收益类资产占比2/3以上,投资的债券和金融产品中AAA级以上的占比超过85%,股票以大盘蓝筹股为主。

保险资金的特点,突出表现在一个“稳”上:规模稳定、来源稳定、收益稳定、投资稳健。这是保险业的安身立命之本,更是特质和气质所在。在当下复杂严峻的形势下,这些特性尤显宝贵,很好契合了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的要求。

股票市场第二大专业机构投资者、公募基金最大机构投资者……稳稳的保险资金,必将助力资本市场平稳健康运行,在支持直接融资,促进融资结构优化方面发挥更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03

风险控制永远都是第一位

为鼓励保险资金参与资本市场投资,监管部门也从政策层面进行了“松绑”。

具体来看:一是进一步丰富保险资金参与资本市场投资的渠道。支持保险公司通过直接投资、委托投资、投资公募基金等方式,增加资本市场投资,特别是优质上市公司的股票。允许保险资金投资理财公司发行的理财产品,支持保险资金依托各类专业机构参与资本市场。

二是按照“一司一策”原则,做好偿付能力监管规则(Ⅱ)过渡期安排,保持保险资金权益类资产投资稳定。

三是修订完善保险资管公司监管规则,鼓励保险资管公司加大组合类保险资管产品发行力度,加大对股票、债券等投资支持力度。

四是建立健全保险资金长周期考核机制,引导保险机构牢固树立长期投资理念。

政策从投资范围、监管规则、考核机制等方面有的放矢,对险资投资进行了有弹性的管控放松,是对市场有利的政策,也是对保险机构有利的政策。

诚然,在“资产荒”、低利率的市场环境下,给险资松绑确实有利于其缓解资产配置压力,选择更多、更靠谱、更优质的投资标的,寻求较高的投资收益,确保资金保值增值。

但作为长期和风险打交道的行业,保险业的风控意识时刻提醒着自己,保险资金是风险偏好最低、约束条件最多、管理难度最大的资金之一。

必须看到,保险资金有刚性成本约束,它决定了保险资金的投资以覆盖成本、追求绝对收益、实现资产负债匹配为前提,这也是保险资金每年都必须保持正收益、固定收益类资产始终占比2/3左右的根本原因。

因此我们看到,虽然过去几年监管部门在保险资金投资权益类资产方面适当放宽了比例上限,但保险机构始终有一本“风险管控”账,有自己的投资节奏和安排,距离投资上限仍有很大空间。权益类资产投资比例的放宽并没有乱了保险机构稳健的投资步伐。

可以预见的是,在监管政策引导下,保险机构仍将稳字当头、以我为主、保持定力,守好守牢风险底线,同时进一步优化资产配置策略,发挥长期投资优势,支持资本市场平稳运行。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