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契锐评丨十一归来看保险——忧忧忧

保契锐评丨十一归来看保险——忧忧忧
2022年10月08日 19:05 保契

每一年的十一都有无数或大或小的新闻值得关注,在今年这个相对不太喧嚣的节日里,简单的三条新闻则串联起一个行业的宏大叙事。

一是,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贸发会议)通过《2022贸易与发展报告》警告全球经济下行风险。报告称,2022年,全球GDP增速将放缓至2.5%,2023年更是降至2.2%,这将导致实际GDP仍然低于疫情前的趋势,给世界造成超过17万亿美元的损失,这几乎接近世界收入的20%。

同时,其预测全球主要经济体的GDP均将呈下行趋势,从最高的-12.6%到-0.5%,主要经济体无一幸免。

二是,疫情仍处于多点散发高发态势。据媒体梳理,10月以来,中国内地新增本土感染者涉及省份达到31个,仅7日当天就有来自19个省份的447例新增本土确诊病例。

三是,人车出行数量持续下行。官方数据显示,10月1日至7日,全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预计发送旅客总量比2021年同期日均下降36.4%,比2020年同期日均下降41.4%,比2019年同期日均下降58.1%。全国高速公路日均流量比2021年同期日均下降21.54%,比2020年同期日均下降17.40%,比2019年同期日均下降21.78%。

数据很值得玩味。比如仅就十一期间车流量看,如无意外,车险的盈利水平仍将延续半年报中所展示出的向好局面,且整体数据仍有可能进一步提升,甚至可以期待,2023年春天发布的财险年报中,行业整体利润仍将芝麻开花节节高。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尽管没有任何公开数据可以佐证车辆停驶等因素到底为财险行业贡献多少利润,但从周边普通车主的反馈看,车险的利润并非来源于管理效能的提升。

顺着车险往下看,节前一周,2022年中国财产再保险市场研讨会上,有声音称,从财险业务结构看,上半年出现明显变化。

“在半年时点,非车险的保费占比首次超过五成。非车险成为拉动行业增长的业务,拉动行业增速超过6个百分点,约为车险保费增量的2倍。非车险中,农险保费增量最大,超过健康险,占比提升。为行业提供较大增长动能。”

我们知道,当前中国农险市场仍是政策市,三级财政补贴制度下的政策性险种一家独大,纯商业险种虽已经十余年探索,但整体市场规模仍可忽略不计。

穿透看,农险是否真正的可以为行业提供较大增长动能仍有待观察。毕竟,就农险的实践操作看,除大灾时期的超高赔付外,三级补贴下,保险公司对主管部门提供的“防灾防损”费用,以及公开判决案例中的所展示出的各类变相赔付费用等等,都让农险充满了不确定性

好处是,多方合力之下,农险的整体发展始终符合财政部的一贯要求——保本微利。当然,这一前提是不考虑保险公司竞相入局农险时,为中标三级财政招标采购而付出的各类准入成本。

农险之外,2022年中国财产再保险市场研讨会上亦提示“传统的工程、船舶、货运等险种降低至不足两成”。

从全球市场看,此类险种才是非车的重要支撑,但其与经济周期强相关。换言之,财险是否真的已如半年报中所展示的那般实现回暖,无疑要打个大大的问号。

当然,于行业而言,结构的优化和隐忧或许并不太糟。毕竟,财险对经济周期的依赖度显然强于寿险。即在整体经济形式不明朗的当下,寿险仍有可期待空间。

基于此,我们需进一步观察寿险。

从寿险的本质看,其是基于平滑人类生老病死风险的机制而产生,主要表现为定期寿险、终身寿险、意外险、医疗险、长期护理险等纯保障型产品。

但行业共识是,此类险种销售的前提是消费者要对未来有着更强的预期。即可以预期,当自己活的更久时,可以创造更多的价值。

也正是基于此,我们见证了寿险业蓬勃发展的20年。

但趋势却在悄然转变。

在不久前的半年报披露季,我们看到,寿险公司的续期保费占比大多已呈上升趋势。换言之,新单保费的拉动效应在减弱!

简言之,消费者决定投保一份新的纯保障型保单的动力已然不足。

综合来看,全球范围内经济持续走弱,一国GDP预期下调,开门营业可能即亏损的局面暂无根本性改变,且不论消费者口袋里有没有充足的余粮,“卷起不如躺平”的论调却已渐成最流行的黑话,保住现金的诱惑正在超越曾经对未来无限的期许。

在此背景下,寿险领域传统保障型险种更趋弱势,保本理财型险种则有了更多可想象空间。

节前一天,《关于促进保险公司参与个人养老金制度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正式开始征求意见,年金险和两全险或将正式“上岸”,究其根源或许在于年金的类基金性质和两全险的保本特性。

毕竟,就这两类产品而言,保障本身更像是“赠品”,理财才是核心,但在行业整体低迷且养老又成为主流叙事的背景下,这似乎又成为寿险新一轮增长的契机。

这个十一很多人都宅在家,但保险要宅多久却仍未可知。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