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契锐评丨康养巨头暴雷,保险康养价值凸显

保契锐评丨康养巨头暴雷,保险康养价值凸显
2025年06月18日 17:45 保契

康养,这一蓝海在巨头的暴雷声中更显其广阔。

曾经的新三板“候鸟式旅居第一股”第一股,山屿海康养在国内外拥有70余个康养基地,分布在中国的浙江、海南、广西、广东、安徽、江西、山东、江苏、湖南、湖北、四川、云南、贵州、辽宁、山西以及日本、泰国、老挝等地,通过自建自营、业主托管、合作加盟等形成了山屿海康养基地体系。以一己之力绘就了老龄化社会背景下,康养领域的美好“钱”景。

只是一切来得太过突然,2025年3月,山屿海投资旗下电子产品租赁平台——麦子租赁突然资金链断链,投资者无法提回资金,其承诺12%收益的数码租赁项目,开始拒绝投资者提现。媒体报道,3000多名投资者称,其租赁的手机从未见过真容,2亿元到3亿元资金消失在虚拟交易中。

2025年4月27日,上海和杭州两地警方同步对上海山屿海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及其分支机构立案侦查,涉嫌罪名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同期,曾经被视为“康养领军人物”的山屿海董事长熊雄失联,后有报道称其已于5月17日被刑事拘押。

6月初,山屿海暴雷的消息铺天盖地席卷网络。据媒体预估,该事件涉及资金规模高达25亿元~26亿元,其中康养业务占比近90%,而投资者中60岁以上老年人比例超过85%。

截至目前,具体涉案金额、受害人人数、康养社区是否仍可入住,等等问题,仍无定论。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这已不是第一起康养产品暴雷事件,在此之前,已有多家康养企业暴雷,比如,以“综合性康养服务”为主营方向的大连山海集团,即因涉嫌“非法集资”而走向消亡。

时代的一粒尘埃,落在个人身上就是一座山。

所有的描述都无法真正描摹、更无法弥补,因追求晚年幸福而付出代价的老年人,在一系列暴雷事件中所遭受的创伤。

但即便如此,手握或多或少积蓄的老年人仍义无反顾地涌向康养市场。这其中当然有营销的催动,但更反映出老年人真实的需求。

媒体曾报道称,其调研数据显示,2023年康养市场规模达8万亿,消费者年均康养花费11721元,用户消费年均增长率9%,2025年保守预计市场规模达9.5万亿,2030年逼近15万亿。

一面是火爆的需求,一面是疯狂的暴雷。

这或许是任何一个关乎普罗大众的蓝海市场都难以规避的时间路径。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每一个暴雷事件中的受害人,都有值得悲悯的现实境遇,但盲目自信、盲目轻信,往往是其共同之处。

不管是康养暴雷还是任何其他类型的诈骗,亲情拂照和高息诱惑基本都是标配,在双重攻势之下,即便高知的老年人亦会陷入其中,所有的谨慎都会在某个瞬间被打破。

当亲情可以演绎的出神入化,当项目可以包装的“天衣无缝”,当老年人或者准老年人的养老需求无处释放时,如何确保万无一失地乐享养老,就成为所有人必须上的一堂生存课。

从康养实践看,各路资本群雄毕至,地产系、医养系、养老系、保险系,以及诸如山屿海这类异军突起的激进系。如仅仅从康养专业角度看,各类机构各有所长,但从安全性角度看,保险系的安全系数显然最高,尽管当前保险预定利率已步入下行轨道,但不论何种情况,其保单权益都是确定的,任何情况都不会灰飞烟灭,而保险系康养社区的硬件条件亦多属中上,基本可满足中高净值人群的康养需求。

当然,保险系康养亦存在诸多潜在风险,最典型的则是超额预售问题,即本身床位供应总数有限,但与之对应的保单比却很高,在未来可能存在已满足入住资格但无床可住的问题。

不过,这一风险绝不仅存在于保险系康养机构,其他类型的康养机构同样存在这一问题,而且相比其他收取高额会员费、定金等模式,同一问题下,保险仍最具性价比。

此外,比照日本等先老国家经验,或许问题并没有那么严重,无床可住的情况基本只存在于老龄化高峰期的峰值期间,5-10年基本便会出现养老资源供给多于需求的情形。从这个角度看,保险系养老社区明显是安全垫最高的选择。

人,永远是广阔的市场,而任何优质的市场,从粗放无序走向高度专业化、法制化,都必然需经历诸多坎坷。在这一漫长的周期中,安全高于一切,尤其是实质上已处于弱势的老龄群体,更是如此。

选择保险系康养,加厚自身康养安全垫,目前看,无疑就是最优解。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