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024/11/28)市场温度为45.01℃,处于中性区间。近期市场较为震荡,仓位较高的需谨慎加仓,仓位不足的,可以逢低分批加仓。
实盘回顾
近一周,A股继续震荡调整,实盘的A股标的全军覆没,其中科技龙头回调最多,红利低波最抗跌。恒生科技继续保持横盘震荡,毕竟大的利空和利好刺激都没有。海外部分最近表现倒是很好,实盘的几个海外基全部收红了,印度、越南反弹领涨,宏利印度涨了2.5%左右,美股标普500也再创新高。
今天周四,定投实盘继续发车~
今天,好买温度计是45.01度,处于中性区间,正常定投。首次跟投“我很富有”实盘的,可以先建底仓,底仓发车比例如表中所示。美股部分由于感恩节假日暂停申购,可以预约买入,不影响定投节奏。
#我要变富#今日发车:第73次周定投,扣款1000元。
#我很富有#今日发车:自7.20建完底仓后(底仓40%,美股部分底仓只建了10%),开启周定投。今天是第66期定投,买入1987.65元。
汇报一下实盘收益情况,2023年6月建仓至今,#我要变富# 赚9.84%,#我很富有# 赚9.63%,同期沪深300上涨1.11%。
两只高热度QDII ETF大涨!
自从A股9月底反弹以来,海外投资的热度有所消减,圈子里明显可以感觉到关注海外市场的人少了,不过最近有两只QDII ETF倒是频频被群友提及。一只是东南亚科技ETF,最近持续创新高,今年以来上涨28.51%,净值曲线非常好看;另一只是标普消费精选ETF,近四个交易日暴涨20.7%!
首先我必须给大家提示风险,东南亚科技ETF今天溢价率达到了5.74%,标普消费精选ETF,溢价率更是惊人地高达19.99%。场内投资的朋友,在溢价率磨平到合理水平(3%以内)之前,不要再往里冲了。
那么抛开溢价率不谈,这两个基金值得我们配置吗?
先说东南亚科技ETF。它跟踪的是新交所泛东南亚科技指数,主要反映东南亚和新兴亚洲市场(主要是印度)中市值最大的30家科技公司的表现。成份股行业上,东南亚科技ETF重仓互联网和电商,可以说是“东南亚版恒生科技”。
东南亚地区人口结构年轻、劳动力成本低、经济增速也不错,这些因素为科技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他们的科技产业正在迅速崛起。而且相比于发达地区,东南亚的互联网渗透率和数字经济产业发展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所以它的成长性和想象空间挺大的。
所以对于这个指数,我认为大家可以配置,但注意占比不要太高,因为新兴市场波动大,而且这个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占比较高,可以定投买;另外我们实盘已经买了印度和越南的相关基金,对于新兴市场的配置已经足够,所以不会考虑再加入这个指数。
再说标普消费ETF。它跟踪的是标普500消费精选指数,成份股是美股最大的50家消费品公司,包括亚马逊、特斯拉、宝洁、沃尔玛、麦当劳等等家喻户晓的公司。
就美股消费这个板块来看,通胀缓和、经济增长加上降息的大环境下,消费者信心强劲,还是很有机会的。不过和标普500比起来,标普500消费精选指数的表现还是略逊色,近1年、近5年、近10年标普500上涨31.4%、13.63%、11.13%,而标普500精选上涨27.6%、11.06%、10.65%;波动率上,两者差不多。另外,两者的相关性达到了0.78。
当下,科技依然是美股市场的重要主线,所以对于已经有行业均衡的标普500持仓的投资者来说,倒也没必要再增配美股消费。ETF最近的这波大涨,主要也是游资的炒作结果。
既然提到,那我就顺便再聊聊对美股的看法。
美股财报季平稳地过去了,企业盈利整体向上,大部分科技公司表现基本符合预期,市场再次聚焦于经济基本面和特朗普交易逻辑。
11月第二周美国初请失业金人数下降至21.3万人,创近七个月以来新低,说明他们的经济依然强劲,能够为股市上涨提供支撑。另外,房地产数据也好于预期,叠加对于特朗普上任利好传统行业的预期,道琼斯指数涨幅较大。道琼斯指数我在之前的海外市场跟踪里也给大家说过好几次,可以去配置,当下的话最近涨得比较多了,而且etf也存在一定的溢价,想要配置的可以暂时缓缓,回调再入。
降息方面,刚刚出炉的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PCE小幅上升,环比涨0.2%,同比涨2.3%,均符合预期,但PCE的年度同比高于9月的2.1%。虽然特朗普政策会带来二次通胀的压力,但根据CME最新数据,12月降息概率回升到了69%。
所以对于美股我们的观点不变,还是继续看好,继续定投。
关于#我很富有#、#我要变富#的更多细节,如果你还有疑问,可以随时添加下方的小助手,会有专人提供1V1的解答。
风险提示: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或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相关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人应详阅基金合同等法律文件,了解产品风险收益特征,根据自身资产状况、风险承受能力审慎决策,独立承担投资风险。特别提醒,基金在封闭运作期间或特定持有期间存在无法赎回的流动性风险。
本文所载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该将本文的内容作为投资决策的参考因素。对于本文可能涉及的观点、报告、解读、推测、市场资讯等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我公司观点,请务必审慎对待。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您结合自身资产状况、风险承受能力,审慎做出投资决策,独立承担投资风险。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