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话改革|58同城姚劲波:数智化让新业态成为增长新引擎

民企话改革|58同城姚劲波:数智化让新业态成为增长新引擎
2024年06月28日 12:03 中新经纬

“中央对就业这一‘最大民生’的高度重视,对我所在的生活服务和就业服务行业提质扩容都指明了方向,深感企业在助力就业稳存量、扩增量、提质量等方面空间巨大。” 58同城董事长兼CEO姚劲波近日接受中新经纬采访时说。

▲58同城董事长兼CEO姚劲波 受访者供图

中共中央政治局6月27日召开会议,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会议决定,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

姚劲波从优化营商环境、发展新质生产力及促进就业方面谈了他对中国深化改革方面的期待与展望。

姚劲波持续关注企业营商环境改善的问题。他称,企业营商环境持续改善,鼓励壮大民营经济的政策环境也不断优化,收缩性政策的出台更加审慎,各细分领域的鼓励政策出台更快更有针对性,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进程也在加快推进,对市场信心有较好提振。总体看,推动民营经济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和动态进程,可能始终在路上。

姚劲波说,期待在接下来,政府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在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领域给予民营经济更大政策支持;顺应新的产业结构调整趋势,鼓励新兴消费、服务消费、上门经济等新业态发展,以新市场创造新供给、新供给创造新需求;进一步塑造有利于市场发展的法治环境,打通制约各类生产要素流动的堵点卡点,包括建立健全劳动就业群体特别是新就业群体的社会保障制度,为高质量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保障。

“新质生产力”是2024年的高频词汇。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对此,姚劲波认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发展阶段背景下,坚持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路径和抓手;也是中央前瞻布局,指引科技、产业、服务换挡提质的理论成果和战略布局。

从企业实践视角看,他概括成三个“力”。一是要素“协同力”。新质生产力强调生产要素的创新协同,向劳动力、工具、平台的优化配置要生产力,通过新业态、新模式形成新动能。就58同城的实践而言,可以利用数智化手段为生产服务要素提供精准供需对接,让“上门经济”“体验经济”“银发经济”等新业态新需求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和吸纳就业的新渠道。

二是产业链“更新力”。新质生产力要求对传统产业进行深度转型升级,进而催生先进生产力。三是生态“优化力”。这里的生态既包括生态环境也包括产业生态,核心是健康协调可持续。目前,58同城和旗下转转正响应倡导,积极探索和布局循环经济落地新场景,包括二手车交易流转以及手机等家电回收循环等。

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27日下午就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进行第十四次集体学习。

姚劲波说:“中央政治局在集体学习中提出了构建‘就业友好型发展方式’,还提出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新趋势和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新期待,大力发展新业态、新模式,积极挖掘、培育新的职业序列,开发新的就业增长点。我认为,中央的这一系列新部署、新要求,体现了对就业这一‘最大民生’的高度重视,对我所在的生活服务和就业服务行业提质扩容都指明了方向,深感企业在助力就业稳存量、扩增量、提质量等方面空间巨大。”

姚劲波说,做好“人岗适配”是破解当前人力资源供需不匹配这一结构性矛盾的重要助力,要紧密聚焦产业布局和用工节点做好招聘服务。在生活服务领域,“上门经济”新业态发展迅猛,室内收纳、花卉养护、除螨除醛、上门代厨等新赛道快速涌现,不仅满足了居民的新消费需求,扩大包括养老育幼在内的居家服务供给,也吸纳了包括“三嫂”(月嫂、育儿嫂、保姆)女性劳动者和进城务工人员的就业范围。“上门经济”的提质扩容,对促进就业、创业都带来了新动能。

(%E4%B8%AD%E6%96%B0%E7%BB%8F%E7%BA%ACAPP)">)

文:薛宇飞 编辑:李晓萱 责编:魏薇 李中元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