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高速增长的KK集团“不赚钱”?来看两大核心指标

业绩高速增长的KK集团“不赚钱”?来看两大核心指标
2022年01月21日 21:42 中新经纬

  中新经纬1月21日电 近三年GMV复合年增长率近250%、2021年上半年揽下16.83亿元营收,自成立以来,国内潮流零售商KK集团正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向市场传达什么是“KK速度”。

  招股书显示,KK集团的GMV在2021上半年已经达到22亿,并且在2020年时跻身“中国三大潮流零售商”;而且在潮流零售市场前十名中,是增长较快的公司,其2018年至2020年GMV的复合年增长率为246.2%。

  以2020年的GMV计,KK集团旗下KKV和KK馆共同位列潮流零售市场精品集合类第四名,THE COLORIST在中国潮流零售市场美妆类中名列第三。

  业绩表现上,2018年、2019年、2020年和2021年上半年,KK集团分别实现了1.55亿、4.64亿、16.46亿和16.83亿元的营业收入,2021年上半年营收已超过2020年全年,同比增速高达235%。

  在营收每年翻倍增长的同时,KK集团在2020年已实现EBITDA为正数,所谓EBITDA即是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该指标越高,说明企业销售收入的盈利能力以及回收折旧和摊销的能力越强,而KK集团2021年上半年取得EBITDA已达到2.16亿元,这让市场对KK集团这只港股未来的“潮流零售第一股”更多了几分期待。

四大品牌稳占潮流零售“江湖”

  从招股书披露数据来看,目前KK集团已成功孵化四家零售连锁品牌,即KKV、THE COLORIST调色师、X11及KK馆。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2020年中国潮流零售市场中,KKV及KK馆的成交总额位列精品集合市场第四名,2021年上半年更是跻身第二位,THE COLORIST调色师则于美妆市场中名列第三。

  其中,KKV、THE COLORIST调色师自2019年内部孵化成功以来,经营利润和EBITDA始终为正,说明门店运营良好,持续盈利能力出色;其中KKV更是表现亮眼,2021年上半年,KKV实现了经营利润1.4亿元,EBITDA达2.357亿元,EBITDA率较上年同期的18.2%上升到22.5%。

  以KK集团旗下“拳头”品牌KKV为例,2021年上半年该品牌合计实现GMV 13.67亿元,营业收入10.49亿元,占KK集团总收入62.3%,且与2020年同期数据相比,KKV2021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近4倍,同期实现了经营利润1.4亿元,EBITDA达2.357亿元。

  截至2021年6月30日,KK集团两年间已经开出了281家KKV门店,其中有278家位于中国30个省的97个城市,3家位于印度尼西亚的雅加达。

  在业内人士看来,KKV之所以能在零售卖场的红海中脱颖而出,在于给自己的定位相当清晰,即瞄准年轻人进行品牌打造。KKV洞悉着“Z世代”对精致生活的追求,光是商品门类就涵盖了年轻人喜欢的饰品、美妆、食品、饮料酒水、服饰、日用品、文具、玩具及宠物相关用品等,一应俱全。

  值得一提的是,与以往对高速成长企业必然牺牲利润的固有印象不同,从KK集团招股书披露的旗下品牌业绩数据来看,KKV早已实现了单店盈利,并保持整体提升盈利向好的势头。

  以EBITDA简单计算,KKV品牌2019年5月推出首店,当年期末共有35家KKV门店,经营利润1870万元,店均EBITDA为6.68万元/月(以8个月简单平均),如考虑门店逐月动态开业的因素,实际单店数据翻番实属正常,保守估计在10万元/月以上。2020年至2021年上半年,店均EBITDA分别为6.88万元/月,13.98万元/月,同样考虑门店逐月动态开业的因素,2021年上半年店均EBITDA的实际值应该在13.98万元/月-19.45万元/月之间(以期初202家门店、期末281家门店分别计算),这意味着KKV单个门店在扣除运营成本及折旧摊薄之外每月净赚13.98万元-19.45万元,足可见KKV整体单店盈利模型已经趋于成熟并可成功实现复制,并且因门店快速增加对供应链等成本支出进行有效分摊,规模效应显现。

  目前,KKV的成功模式也正逐渐推广到KK集团旗下其他品牌上。如KK集团旗下专注于美妆赛道的THE COLORIST调色师,自2019年10月1日推出首店以来,单店EBITDA就达到了40.95万元/月(3个月计算)。2020年由于疫情影响,彩妆行业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消费者到店购物及彩妆需求均有明显下降,但调色师及时调整策略,引入护肤品等新品类,疫情下逆势积极拓展门店的同时,全年仍能保持单店盈利,进入2021上半年,THE COLORIST门店已达240家,单店EBITDA也恢复至8万元/月以上的正常水平。

  KK集团其他两大品牌KK馆及X11中,KK馆单店EBITDA保持2万元/月的水平,贡献了稳定的现金流;X11作为最年轻的全新品牌,在推出之际取得EBITDA为正的成绩单,2021年进入快速成长期,虽然实际盈利能力未能体现在截至6月30日的业绩中,但相信在KKV和THE COLORIST调色师的经验及能力的扶持下,X11有望快速交出靓丽的成绩单。

毛利润年年翻倍当真“不赚钱”?

  虽然KK集团及旗下子品牌均在近年来已实现了长足的发展,但业界依然不乏质疑的声音,其中“亏损额”即是市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从招股书数据来看,KK集团在2018年、2019年、2020年和2021年上半年分别实现了1.55亿、4.64亿、16.46亿和16.83亿元营业收入;相应的资产负债表账面“净亏损”却分别达0.79亿、5.15亿、20.17亿和43.97亿元,因此有舆论质疑,KK集团为何在营收上行的情况下,亏损却在持续变大?

  对于这一问题,解释起来并不困难。在新经济企业赴港上市时,看起来耸人听闻的亏损数字背后,实则是融资时优先股的公允价值变动财务处理导致的账面亏损,并非实际上的企业经营亏损。

  因为在一级市场上,以优先股方式融资非常普遍,但是按照《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优先股会被视为“债务”。在之后公司的高速发展中,融资的机构们曾经入股的优先股产生了增值、而且股东没有退出,这部分对股东而言是的价值增长部分,在IPO之前要在净亏损中计入融资后的公允价值变动,影响了资产负债表,形成了“巨额亏损”“巨额债务”。这是所有热门公司多轮融资的共性,且这类亏损这在上市后第一个财年就会恢复。

  对此KK集团亦在招股书272页明确说明:“于2019年及2020年,我们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负债的公平值变动分别为人民币437.6百万元及人民币1842.5百万元”,也就是说当年净亏损的“5.15亿、20.17亿”实际是计入了融资后的公允价值变动,简言之,融资额越大、估值越高,该项目计入的“亏损”则越高。

  另外KK集团2018、2019、2020年的经调整后的净亏损实际仅为0.42亿元、0.77亿元、1.71亿,在2021上半年已经收窄到了0.38亿元。

  这种亏损规模相比KK集团的快速发展而言相十分可控,尤其是在门店快速扩张需要大量投入的前提下,这种战略性亏损必然会出现,而且KK集团的经调整后净亏损并没有扩大,反而在大幅减少,在管理层可控的范围内。

  实际上,想要正确理解KK集团的价值,一是通过上文所说的EBITDA去判断。具体到KK集团招股书数据,2021年上半年公司旗下门店的EBITDA达3.6亿元,且从2018年以来历年门店EBITDA均为正数,逐年提升明显,与其营收增长保持正相关,说明在快速扩张期间,KK集团并未以门店亏损来换取业绩增长,而是规模越大门店运营效率越高,也体现出规模效应。

  另一个判断新经济企业价值的指标则是毛利率。毛利及毛利率对于零售业来说非常重要,其高低基本决定着一个公司的定价能力和成本控制能力。

  而作为潮流零售商的KK集团,其毛利润每年几乎都呈翻倍式增长,2018年至2021年上半年,KK集团毛利分别为0.5亿元、1.26亿元、5亿元、6.09亿元,同期对应的毛利率,则分别为32.1%、27.1%、30.4%及36.2%。36.2%的毛利率,这在业内是相当不错的水平,也充分体现了KK集团推行“0费用、短账期、买断制”的成效,为零售行业提供了正面的参考案例。

  KK集团在招股书中解释道:“毛利率由2020年上半年的30.2%增加至2021年同期的36.2%,主要由于KKV及调色师品牌产生的收益增加。”可见KKV和调色师已经成为拉动KK集团总体业绩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合两项指标不难判断,部分市场声音常常提到的“半年亏44亿”“难以盈利”“不赚钱”只不过是对KK集团的片面评断。抓住“Z世代”消费者喜好的KK集团正以实际数据告诉市场,潮流零售商也可以“跑的”又快又稳。(中新经纬APP)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