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看西看】章玉贵:美欧商业领袖密集访华背后的考量

【东看西看】章玉贵:美欧商业领袖密集访华背后的考量
2023年06月03日 23:28 中新经纬

  中新经纬6月3日电 题:美欧商业领袖密集访华背后的考量

  作者 章玉贵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金融贸易学院院长

章玉贵

  在美西方部分政客鼓噪与中国“脱钩断链”的分贝持续高企之际,由特斯拉创始人兼CEO马斯克掀起的外企高管密集访华潮却呈现常态化之势。我们注意到,马斯克旋风访华的市场效应之一便是引领特斯拉市值单日上涨250亿美元,马斯克访华的明星效应预计将直接刺激“AI教父”——英伟达CEO黄仁勋设法加强与中国的商业联系。而这还算其次,真正具有震撼意义的则是5月31日在上海开幕的摩根大通第十九届全球中国峰会,这场峰会邀请了来自全球37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2600名投资人和企业家齐聚上海,参会企业市值更是高达4.5万亿美元,而几乎用一己之力达到上述效应的,是被誉为当世最令人敬畏的银行家、金融天才与华尔街传奇的摩根大通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杰米·戴蒙。作为最具商业敏锐力和洞察力的华尔街金融家代表,杰米·戴蒙之所以如此“高调”举办这次峰会,不仅是因为摩根大通早在1921年就在上海开设了第一家分行,在华运营历史底蕴深厚,更因为摩根大通近年来持续深耕中国市场,开启了外资全资期货公司、美资控股券商之先河,铆足力量进军科创金融、绿色金融,越发体会到中国市场地位的不可取代性与发展图景的无限开阔。

美欧商业领袖密集访华的第一重逻辑:中国无可取代

  相较于两个月前召开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3年年会上苹果、辉瑞和黑石集团等美国企业高管的相对低调,随着中国市场的全面放开、随着政府和企业全面“拼经济”,越来越多的美欧企业领袖逐渐摆脱政治因素的束缚,在与中国官方和同行打交道问题上有着强烈的时不我待与只争朝夕感。例如,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日前公开警告称,没有另一个中国,只有一个中国,如果英伟达失去中国市场,将没有应急措施可依赖。所谓政府不要试图证明自己比市场更聪明,大概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即便依然有众多美企高管在当前特定的政治环境下在华选择“低调”,尽量多做少说,但他们的言行都已明确释放了这样一重信息,那就是中国巨大的市场机会是任何美国有远见的企业都无法忽视的。即便在地缘政治局势紧张加剧的背景下,市场及其管理者往往也保持着足够的“聪明”和智慧。

  近年来,中国吸引和利用外资尽管受到包括政治因素在内的诸多挑战,但仍能连续保持稳态增长,中国实际利用外资额从2019年的1381.34亿美元增加到2020年的1443.69亿美元,再到2021年的1734.80亿美元以及2022年的1891.3亿美元,呈现稳中有增、量质齐升,保持稳中向好态势,说明外资对中国经济中长期发展前景是投信任票的。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从区域分布来看,东部地区占据绝大部分份额,这也是苹果、特斯拉、摩根大通等跨国公司负责人访华时首选上海、北京的原因所在。

  从外商直接投资来源地来看,亚洲尤其是香港特别行政区一直是中国内地最大的外资来源地,美欧是中国吸引高质量外资的重要来源地。

  2018年以来,中美两国经贸往来受制于关税加征和美国的出口管制“实体清单”等单边主义行为而受到诸多干扰,但两国之间的产业和贸易分工格局依然相对稳健。以双边贸易为例,2022年中美贸易额达到7594亿美元,再创历史新高。这在充分展现中美贸易具有强劲韧性的同时,也以充分的信息和准确的数据向世界昭示:市场及其管理者往往更加务实和理性。因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难以逆转的今天,零和博弈有害无利已经人所共知。中美多年来形成的经济结构高度互补、互利共赢的分工格局,不是一场或者几场经贸摩擦就能轻易打断的,美国政府不应再试图证明它比在华投资的企业家以及广大美国消费者更聪明。

美欧商业领袖密集访华的第二重逻辑:中国代表未来

  世人同样注意到,2022年的地缘政治热词是美国掀起的“脱钩”(de-coupling),但无论是政治或政策层面的“脱钩”多么响亮,市场往往并不买账,于是,2023年上半年以来美欧官方开始更换关键词,更多时候用“去风险”(de-risking)代替“脱钩”,而上述表述悄悄切换背后的逻辑是割不断的市场联系证伪了美西方政府的直觉。

  笔者早在几年前就说过,只要中国保持发展定力,当今世界,没有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能够真正做到与中国市场和战略利益的体系性切割。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之所以能从国际投资贸易领域的弱势参与主体成长为全球第二大吸收外资国家,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中国通过持续扩大开放,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进而释放出一波又一波红利。即便是新冠疫情这个重大外部变量严重冲击国际投资与贸易,也没改变中国作为全球最受欢迎投资目的地之一的客观现实。

  作为当今世界两个经济规模超过18万亿美元的经济体之一,中国的存量外资规模接近3万亿美元,这是几乎相当于法国经济规模的天量投资,每年投资收益上千亿美元。随着中国向全球第一大经济体和第一大进口市场迈进,中国向国际市场释放的红利,不仅限于一般的市场机会分享,更有“质优价适”的体系化产品,还有人民币国际化的巨大红利。

  随着中国即将完成工业化,并致力于建设产业与资本强国,中国近年来不断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并致力于以更高层次的开放提升国际竞争力,中国正在申请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通过与国际高标准贸易投资规则的对接,以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持续扩大的服务需求向国内外参与主体释放改革与发展红利。这波红利释放,预计将贯穿21世纪上半叶的全球经济发展变迁史。

  另一方面,随着中国始终坚持改革开放,持续深耕生产力发展与推进核心关键技术的自主可控,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高水平推进为世界提供范式借鉴并形成良性互动,越来越敏感的西方商业和技术领袖深切感受到,未来十年内,目前制约中国的“卡脖子”工程都有可能取得关键性突破。例如,2023年4月18日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23全球独角兽榜》就从一个层面证明中国企业的成长性。

  在该份榜单列出的全球成立于2000年之后,价值10亿美元以上的1361家独角兽企业中(榜单估值计算截止日期为2022年12月31日),美国以666家独角兽企业排名第一,中国以316家独角兽企业排名第二。上榜中国企业在金融科技、软件服务、电子商务、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科技、食品饮料和半导体等方面的发展势头非常迅猛。

  另一方面,随着C919 正式投入商业运营,中国在加强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合作的同时,也在采取有效措施破解航空发动机、材料、数控机床、工业软件等领域的被美西方“卡脖子”难题。美西方企业越来越有一种紧迫感,如何选择不与中国合作,说不定哪一天中国企业就赶上来了。

  这个世界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未来12年,只要中国保持年均5%左右的有效增长,就将在2035年成为全球第一大资本输出国和最大消费市场。在此过程中,中国当然也应该以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来促进和保护外商投资,并在对接国际通行投资贸易规则的同时有效维护国家经济安全,进而确保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中新经纬APP)

本文由中新经纬研究院选编,因选编产生的作品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选编内容涉及的观点仅代表原作者,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责任编辑:宋亚芬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