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畅:稳住消费能力,稳就业优先于促消费

杨畅:稳住消费能力,稳就业优先于促消费
2023年06月08日 15:01 中新经纬

  中新经纬6月8日电 题:稳住消费能力,稳就业优先于促消费

  作者 杨畅 中泰证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师

  促消费是当前经济恢复的重要关注点。一般讲的消费,从微观层面来观察,往往是多个环节共同构成的,至少包括消费意愿、消费能力、消费对象和消费场景等环节;其中,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并不是一个概念,消费意愿指的是“愿不愿意去消费”,消费能力指的是“有没有消费的能力或经济基础”,并不是说具有消费能力,就一定有消费意愿;同样,具有消费意愿,但没有消费能力,也很难最终获得消费的实现。

  杨畅

  在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调整之后,通过发放消费券等增量政策刺激,提升居民的消费意愿,尽快将居民从居家状态,吸引到实体消费场景来,能够迅速修补原先打破的经济循环,实现经济的快速修复,这成为各个地方政府的共同选择,但其中重要的前提,在于消费能力没有受损。

  通过城市地铁客运量、旅游等数据可以看出,当前的消费能力或出现了一定的变化。体现在可选消费品中的旅游出行,根据国内旅游人次数据来观察,整体人员流动与出行已经修复得非常充分,这反映了消费意愿比较强,存在出行旅游的意愿。但同时,结合旅游收入来观察,折算后2023年“五一”节假日期间每人次贡献的国内旅游收入约为540元,相较于2019年约640元,仍有一定的差距,或表明短途游、经济游仍是主要形式,也表明了消费能力的变化。

  体现在必需消费品中的医疗保健,根据万德和数据威公布的网络家庭保健销售额数据进行量价拆解。对于销售量与销售均价,以2019年12个月的月度均值为基期100,对2020年以来的销售量与销售均价进行指数化。从2023年前4个月的表现来看,销售量指数维持在2019年月度均值的250%附近波动,反映出对家庭保健的需求仍然存在,但值得注意的是,销售均价指数滑落到2019年月度均值的40%以下,反映了支付能力或出现一定变化。

  另外,根据万德数据,5月上海、北京和广州三个一线城市的地铁客运量数据,与2019年同期出现了下降。剔除掉节假日、周末,考虑到往返因素,5月上海、北京、广州的工作日地铁出行人数较2019年同期也有所下降。

  这些数据或许能从一个角度刻画就业的变动以及消费能力的变动;如果在消费能力变化的背景下,试图引导消费意愿,或许难以发挥有效作用,而稳住消费能力的关键在于稳住就业。

  笔者认为,现阶段的侧重或应是稳住消费能力,指向稳就业优先于促消费。稳就业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观察,一是所有制,二是行业。从所有制来看,非公经济是拉动就业的核心力量,如何提升非公经济加杠杆的积极性,或许应是当前经济工作的重点。从行业来看,制造业、公共管理、建筑、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金融、交运仓储、批发零售、租赁和商务服务、房地产、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等11个行业,是稳就业的重点,相关行业政策需要结合稳就业统筹考虑。

  由于制造业的就业人员占比约20%,制造业是稳就业的最值得关注的重点。围绕制造业的就业工作,或许需要两方面着手,一方面,或许需要降低制造企业稳定就业的成本,例如提供稳岗资金等政策手段,另一方面,下游需求的拉动仍是关键。外需仍在底部波动尚未反弹,需要充分发挥内需的作用。内需方面,投资仍是重要抓手,由于房地产开发投资需要等待房地产销售面积的传导,在此背景下,内需中的基建投资,以及承载基建项目的城投,或许也应作为重点关注。(中新经纬APP)

 本文由中新经纬研究院选编,因选编产生的作品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选编内容涉及的观点仅代表原作者,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责任编辑:张芷菡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