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伟:汇率升值叠加内生动能改善,助人民币资产吸引力提升

赵伟:汇率升值叠加内生动能改善,助人民币资产吸引力提升
2024年05月22日 16:07 中新经纬

  中新经纬5月22日电 题:汇率升值叠加内生动能改善,助人民币资产吸引力提升

  作者 赵伟 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赵伟

  近期,北上资金与人民币汇率,出现了一定积极信号。汇率变化会给资本市场带来哪些影响?

北上资金企稳回流,人民币汇率出现升值信号

  4月中旬以来,国内市场权益资产上涨、商品价格反弹;4月24日以来,北上资金整体回暖;人民币汇率也脱离了前期弱势承压的7.25关口,离岸人民币、在岸人民币分别升值至7.23和7.22水平。

图1 近期北上资金企稳回流
图2 人民币汇率小幅升值

  交易层面,远期汇率的走强、风险逆转因子的走低,也释放了人民币延续升值的信号。远期市场上,4月16日以来,人民币兑美元3个月远期汇率与即期的动态性走低,远期升水大幅走高。期权市场上,隐含波动率走低多指示汇率拐点临近。此外,人民币兑美元的离在岸价差也大幅收窄。

图3 近期,人民币兑美元的期权风险逆转因子走低
图4 一年期NDF隐含的人民币升值预期也小幅走强

哪些外部变化刺激汇率走强?

  从外部因素看,近期,美国劳动力市场紧张程度的缓和、“二次通胀”风险的降低,或难以支撑美元大幅走强,成为影响人民币汇率的重要因素。向后来看,美国“二次通胀”压力来源于核心服务,但随着劳动力市场的再平衡和薪资增速进一步放缓,“工资-通胀”链条下,核心服务通胀有望继续降温;而根据我们的测算,美国住房通胀将继续下行,2024年底前或难以反弹。随着“二次通胀”风险走低,美元指数难现大幅走强。

  除基本面外,供求驱动下美债利率飙升,也会带来美元指数的反弹;但当前美债供给压力已现缓和、需求端未现恶化,再度冲高风险相对有限。降息预期也会对美元产生影响,而历史回溯来看,正式降息落地前的一个季度,美债收益率多步入趋势性下行区间、美元指数也难维系强势;以9月降息为基准,当下美元指数或已是强弩之末,进而也刺激了人民币汇率。

基本面改善叠加汇率因素,支持人民币资产走强

  从宏观经济数据看,4月中国经济数据超预期,国内基本面“复苏”的号角或已响起。一方面,出口带动下,制造业生产大幅走强,4月制造业增加值同比边际提升至7.5%;另一方面,2月以来,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维持17%以上的高增速,显著高于2023年末的6.6%,指向设备更新需求已有所释放。同时,前期地产相关支持政策也有一定见效,4月地产新开工、竣工面积累计同比分别较上月回升3.2、0.3个百分点。此外,消费表现并不差,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3%,两年复合同比增长10.1%。

  向后来看,内外补库的共振、叠加国内政策的加速落地,经济基本面或仍将延续改善。一方面,当下国内库存处于绝对低位,叠加实际利率下行,经济企稳向上信号已愈加明确;而美国补库是全球制造业景气改善的“源动力”之一,叠加部分产业逻辑支撑,中国出口“强势”也还将延续。另一方面,国内政策也在加快落地,对于经济的支持效果或将进一步显现。前期专项债发行进度过慢对基建投资形成拖累,这一掣肘未来或伴随发行节奏加快而改善;5月17日地产支持政策密集出台,央行、金融监管总局发布文件,调整个人住房贷款政策,也将进一步支撑基本面改善。

图5 产成品库存已在低位,实际利率仍在高位

  经济基本面的改善,叠加外部扰动的缓和,或将支撑人民币走向升值;而汇率与北上资金的“共振”,对国内权益等资产也构成利好。北上资金流向往往会受到人民币升贬值预期的影响,比如在2018年四季度、2019年年中、2022年三季度、2023年8月以来等人民币贬值压力较大的时间段,北上资金均出现较大幅度外流,对A股市场造成了拖累。随着人民币汇率的边际企稳,北上资金有望企稳回流;其中2023年8月以来北上资金减持幅度较大且相对青睐的传媒、电新、金融地产等行业值得关注。(中新经纬APP)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责任编辑:张芷菡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