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玥等:硅料供需拐点预期的三种假设

朱玥等:硅料供需拐点预期的三种假设
2024年06月17日 18:22 中新经纬

  中新经纬6月17日电 题:硅料供需拐点预期的三种假设

  作者 朱玥 中信建投证券电力设备新能源行业首席分析师

  任佳玮 中信建投证券电力设备及新能源分析师

  王吉颖 中信建投证券电力设备及新能源分析师

  陈思同 中信建投证券电力设备及新能源分析师

  今年3月以来,随着光伏产业链各环节排产提升,尤其是上游供给不断释放,硅料、硅片库存快速累积。当前硅料库存已到2个月以上,硅片库存也在1个月以上,因此当前硅料、硅片价格均已跌至现金成本以下。

  根据PVinfolink最新价格数据,硅料、N型硅片、TOPCon电池、TOPCon组件目前单瓦盈利分别为-0.02、-0.049、-0.021、0.038元/W,国内N型一体化组件单瓦盈利约-0.039元/W。

  在这一情况下,硅料、硅片6月排产大幅下降,硅片排产低于电池,目前已进入去库阶段。硅料虽然仍在垒库状态中,但近期大量产能逐步进入到检修状态(尤其是在手现金不充裕的部分企业),行业库存增长速度也已明显趋缓。

  我们认为当前产业链价格不具备持续性,硅片进入去库周期后单瓦盈利可能会逐步修复。硅料环节如果价格持续处于当前位置,后续行业检修、停产规模会进一步扩大,直至行业库存见顶回落,届时硅料价格也有望随之修复。

  根据PVinfolink统计,上半年全球组件排产合计310.6GW,假设全年659GW,对应下半年组件排产348.4GW,月均58GW。考虑到12月组件环节可能进入到去库阶段排产相对偏低,预计7-11月月均排产有望达到60GW左右,7月后组件环节排产有望进入上行期。

  参考硅业分会统计,截止到5月底,国内17家多晶硅生产企业均有检修行为或检修规划,5月至少有9家企业已经开始检修或停产。此外,二线硅料厂商以及新进入者均有推迟投产的迹象。

  综合考虑硅料现有产能及检修情况,我们预计2024年硅料产量约为190万吨左右(此前预期为230万吨左右,主要下修了二线硅料企业产量预期),其中:(1)一线硅料企业:通威、协鑫、大全、新特预计2024年硅料产量分别为55、35、29、29万吨,合计约为148万吨;(2)二线硅料厂商(包括进口):2024年第一季度单季度二线硅料厂商产量约为22.7万吨(对应年化产量90.8万吨),考虑5月开始二线厂商大量开启技改检修,预计从2024年第二季度开始二线硅料企业产量可能大幅下降,假设2024第二至四季度二线硅料企业产量相对一季度分别下降50%、75%、90%,对应全年产量约为42万吨。

  供给方面,预计2024年硅料总产量约为190万吨,其中海外OCI、Hemlock、瓦克硅料产量合计为11.8万吨。

  需求方面,预计2024年组件产量650-700GW,按照硅耗2.1g/W,对应硅料需求量为136万-147万吨,考虑海外硅料优先出清,留给国内硅料的需求约为124万-135万吨,对应硅料出清的现金成本4.1万-4.2万元/吨,对应硅料含税出清价格约为4.6万-4.7万元/吨。

  展望后续,若光伏终端需求年化增速维持20%-30%以上,二线硅料厂商快速退出,预计硅料行业供需拐点最早可能出现在2025年末,中性预期下可能出现在2026年中-2027年中,最晚预计2027年底。硅料出清对应的组件月度排产规模分析:

  (1)乐观假设:假设到年底二线硅料产能全部退出,行业仅剩TOP4硅料产能,对应约190万吨/年,对应单月组件产量约为75GW/月(按照硅耗2.1g/W)。

  (2)中性假设:假设到年底二线硅料产能退出一半,加上TOP4硅料产能对应约230万吨/年,对应单月组件产量约为90GW。

  (3)悲观假设:假设到年底二线硅料产能均未退出,加上TOP4硅料产能对应约270万吨/年,对应单月组件产量约为105GW。

  假设未来光伏组件排产年增速为20%-30%,乐观假设下,预计硅料行业供需在2025年下半年能够恢复供需平衡;中性假设下,最快预计2026年一季度末,最晚预计到2027年中;悲观假设下,预计2026年三季度-2027年末。(中新经纬APP)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责任编辑:宋亚芬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