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上市险企跟进中期分红,释放什么信号?

又有上市险企跟进中期分红,释放什么信号?
2024年06月28日 14:04 中新经纬

  中新经纬6月28日电 (李自曼)近日,中国人保、中国人寿相继“官宣”2024年将实施中期分红。

  此前多年,仅中国平安一家A股上市险企安排中期分红,截至目前,新华保险、中国人保、中国人寿均加入中期分红行列。在业内人士看来,维持稳定的分红比例和制定有节奏的融资计划,有利于保险公司做好资本规划和现金流预测。

四家A股上市险企宣布中期分红

  26日,中国人保公告,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下称资本市场新“国九条”),进一步增强现金分红的稳定性、持续性和可预期性,增加现金分红频次,使广大投资者及时分享公司发展红利,增强获得感,拟于2024年实施中期分红。

  中国人保表示,后续将根据《公司章程》有关规定和2024年上半年业绩情况,综合考虑利润水平、股东回报、偿付能力等因素,制定具体的中期分红方案,提交董事会和股东大会审议。2024年中期分红方案的内容及审议情况以公司后续相关公告为准。

  同日,中国人寿公告,董事会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公司2024年中期利润分配相关安排的议案》。拟定2024年中期利润分配相关安排如下:根据经审阅的本公司2024年上半年财务报告,合理考虑当期业绩、偿付能力水平、资金状况等因素,在本公司2024年半年度具有可供分配利润的条件下,向全体股东派发现金股利,中期现金股利总额占2024年半年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的比例不超过30%。

  中国人寿称,2024年中期利润分配具体金额将按照相关安排,结合2024年上半年实际经营结果、偿付能力影响等因素确定,并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有关规定履行公司治理程序后实施。后续本公司制定2024年年度利润分配方案时,将考虑已派发的中期利润分配金额。

  在中国人保、中国人寿之前,今年5月新华保险便公告称,拟实施2024年度中期分红派息,年中股息总额占公司2024年半年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的比例不高于30%。

  与上述三家险企不同,中国平安已连续多年进行中期和年度利润分配。5月14日,中国平安在投资者互动平台对投资者称:“平安集团高度重视股东回报,回购和分红都是股东回报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来看,绝大部分投资者更重视现金分红,公司拟派发2023年末期股息每股现金人民币1.50元,全年股息为每股现金人民币2.43元,同比增长0.4%;按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计算的现金分红比例为37.3%;分红总额连续12年增长。公司将坚持稳定和可持续的现金分红政策。”

五家A股上市险企年分红率超30%

  目前各公司具体分红方案尚未公布。从往常年末分红比例看,A股5家上市保险公司年分红率普遍在30%以上。

  据A股五大上市险企2023年年报数据,五大险企拟2023年度分红合计超755亿元。其中,中国人寿和中国平安分红比例均超过50%,分别为57.57%、51.37%。中国太保、新华保险、中国人保分红比例均超30%,依次为36%、30.44%、30.29%。整体看来,五家上市险企合计分红比例(现金分红/归母净利)同比上升3.9个百分点至45.6%,现金分红总额同比下滑3.4%。

  多家险企曾公开表示将保持分红政策稳定。在2023年业绩发布会上,中国人保总裁赵鹏对于未来的分红政策表示,“集团分红比例连续4年保持在30%以上,人保财险分红比例连续5年保持在40%以上,中国人保将保持分红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未来我们不会低于这个比例。”

  4月30日,在新华保险2024年一季度业绩说明会上,有投资者提问新华保险管理层中期是否考虑分红。新华保险管理层回应称,公司一贯重视听取投资者的建议,重视给予投资者合理投资回报,同时兼顾公司长远利益、全体股东整体利益及公司可持续发展。公司将进一步降本增效,提高盈利能力,综合考虑股东回报、公司偿付能力、业务发展等因素确定分红水平。

  5月14日,中国人保在投资者平台回应投资者称:“中国人保高度重视市值管理,在行业中率先将市值考核纳入相关部门的KPI(关键绩效指标)中,并且人保集团的分红比例连续4年保持在30%以上。公司高度重视对股东的合理投资回报,希望能够不断提高投资者回报能力和水平,保持分红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普华永道中国金融业管理咨询合伙人周瑾表示,保险公司的发展需要稳定的资本支撑,不断地融资补充来实现规模增长,因此维持稳定的分红比例和制定有节奏的融资计划,是有利于保险公司做好资本规划和现金流预测的。

  周瑾指出,证监会引导和鼓励上市公司一年多次分红,这有利于满足投资人的投资回报和现金流的要求,以便有更好的获得感,可增强对公司的认可度及资本市场的信心。作为行业龙头的上市险企,也需要作出表率。一年多次分红,对于当期的偿付能力和现金流来说,肯定会有一些影响,但同时因为增强投资人的信心,在股价和再融资方面又会获得相应的正向回馈。

  (中新经纬APP)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责任编辑:魏薇 罗琨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