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大熊猫现有1800多只,它成功降级,以后还是国宝吗?

野生大熊猫现有1800多只,它成功降级,以后还是国宝吗?
2021年09月01日 19:36 科学宇宙探索者

笔者:扶苏   最近,在国新办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有关熊猫降级的说法引发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大熊猫野外种群数量达到1800多只,受威胁程度等级由濒危降为易危。

这次被迫降级的遭遇并没有收获人们的同情,反而让人有了其他的想法。比如,有网友表示:未来熊猫的数量如果持续增加,我们是否会“人手领养一只”呢?

大熊猫降级从濒危转变为易危

   对此,相关人员表示,熊猫降级只是表明它们目前的生存状况出现了明显的改善,并不意味着它们不属于我们的国宝了,如今其他国家想要熊猫,仍然需要依靠租借。

至于“人手领养一只”的想法,其实也不太现实,毕竟大熊猫的数量摆在那里,没有专业的饲养经验也是无法负荷的。

  更需要注意的是,大熊猫降级并不是降低了人们对它们的保护程度,而是它们如今在自然界的濒危等级,数量的稳定增加意味着它们从最初的濒危转变为易危。

这意味着在可能灭绝的情况等级中,大熊猫如今属于等级最低的易危,如果再增加下去,它们将会从“受危”的行列被排除,从而成为灭绝风险很小的“近危”。

由肉食动物转变为杂食性动物

更准确的说法是,过去十年的时间里,大熊猫种群数量减少的比例小于50%,它们仍然有灭绝的风险,所以人们需要继续加以保护。

  话说回来,熊猫是怎么一步步走到今天的呢?

  作为中国的著名“特产”,熊猫主要生活在四川和陕西以及甘肃南部的一小部分区域。它们的主要食物是竹子等富含纤维的植物,曾经也属于肉食动物,随着生存状况的恶化,逐渐成为杂食性。偶尔也会吃竹鼠一类的动物,只是在人类观测的范围内仍然并不常见。

同时,科学家们还发现,大熊猫一天中有10个小时在进食,还有10小时在睡觉,剩下的时间就是觅食和排泄,可以说是无欲无求。如果没有人类的破坏,应该它们的生活会一直这么惬意。

属于早产儿后代数量少的可怜

  此外,科学家们也注意到,大熊猫的生存能力或许也是导致它们走向濒危的致命问题。与其他熊类不一样的是,熊猫都属于早产儿,它们生下来只有十几厘米长,并且十分瘦弱,并且野生大熊猫寿命较短,后代数量也少的可怜。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间接将其栖息地破坏,无疑给它们造成了致命的打击,如果没有及时改正,恐怕最后很难再看到它们。

  幸运的是,如今大熊猫的数量已经达到了1800只,人们也意识到,虽然恢复的形式不错,但是大熊猫仍然需要保护。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和大自然和谐相处,让这些可爱的生灵继续存在下去。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