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电路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构成

集成电路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构成
2019年09月25日 16:14 库房无忧

      目前,我国集成电路主要有四个产业集聚区,分别是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以北京为中心的环渤海、以深圳为中心的泛珠三角和以武汉、成都为代表的中西部区域。其中,长三角的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占据了全国的半壁江山。

      在日前召开的第二届全球IC企业家大会上,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宫承和表示,长三角的集成电路产业应当在全国改革发展大局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担起更重要的使命。“未来五至十年是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产业发展的攻坚时期。苏、浙、沪、皖四地要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产业发展趋势。”

      打造世界级集成电路产业地图,长三角三省一市又分别有怎样的规划和布局呢?

      上海集成电路覆盖全产业链

      集成电路作为上海的重点产业之一,已覆盖设计、制造、封装测试、装备材料等各环节领域。2018年,上海集成电路行业投资增长接近一倍,全年实现销售收入1450亿元,同比增长22.9%。

      在企业方面,上海仅浦东张江就集聚了中芯国际、华虹宏力、华力微电子、华大半导体、紫光展锐、上海微电子装备、盛美半导体等多家知名企业;在设计领域,上海一些集成电路企业的研发能力已达到7纳米,其中紫光展锐在全球手机芯片市场份额位列第三;在制造领域,中芯国际、华虹集团的年销售额在国内位居前两位,28纳米先进工艺已量产,14纳米工艺研发基本完成。

      此外,国家集成电路创新中心、国家智能传感器创新中心于去年在上海正式启动,其中国家集成电路创新中心就是由复旦大学、中芯国际和华虹集团3家单位共同发起组建的。

      上海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孙美玉近日告诉记者,上海的集成电路覆盖全产业链,总体偏中高端,比如拥有晶元制造和设计的优势。今后上海集成电路的发展重点还是以围绕制造业、围绕实体经济为主。

      长三角的合作与错位发展

      不只是上海,从集成电路2018年的产业规模和龙头企业聚集程度可以发现,长三角也是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基础最扎实、产业链最完整、技术最先进的区域。

      三省一市在项目合作、平台搭建上展开了一系列合作。比如6月,长三角G60科创走廊集成电路产业联盟正式成立;9月,长三角集成电路产业公共服务机构联盟正式揭牌。

      宫承和表示,成立长三角集成电路产业公共服务机构联盟是在产业体系、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领域深化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更大范围地构建了公平公正、开放包容的集成电路发展环境,使区域内的相关产业都能通过长三角的公共服务机构联盟通道,更好地服务产业链上的各个企业。

      在安徽合肥,目前已形成了三大集成电路产业基地——经开区、高新区、新站高新区,计划到2020年集成电路产业规模达500亿元。在合肥芯火平台副主任吴秀龙看来,长三角的产业合作更多的应该是资源共享。“比如上海有很多大型仪器可以让合肥等城市共享,避免重复建设。另外合肥已有的资源,若是上海、江苏、浙江等地没有的,也一起资源共享。”

      浙江杭州则明确提出,集成电路设计业是杭州信息经济创新发展的长期有效的驱动力。浙江半导体行业协会秘书长丁勇对记者表示,杭州地理环境多山多水,所以以发展集成电路的设计为主,而不是在制造领域。同时杭州也承接了一部分上海流入的集成电路人才,“比如不少在浙江读书以及浙江籍的学生这些年都选择回到杭州,去年杭州的中高端人才净流入率居全国第一。”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