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1000指数增强基金怎么样?三大利好值得关注!

中证1000指数增强基金怎么样?三大利好值得关注!
2022年06月23日 15:48 私募排排网研究院

5月以来,A股行情出现“不规则”复苏,中证1000指数表现领跑,5月初截至622日的区间内,中证1000指数累计拉涨16.69%,在创业板指和科创50等一众指数中脱颖而出,领先中证500大约“半个身位”。

与此同时,遭遇冷落的指数增强基金披甲再战,在业绩回暖的公募基金中存在感丝毫不弱。据统计,5月1日至6月22日,市面上17只中证1000指数增强基金的区间平均回报为18.44%,而全市场有业绩展示的15798只公募基金的区间平均回报仅为5.44%。

很明显,中证1000指数和相关指数基金成为了本轮结构性上涨行情的赢家。指数处于低位时,投资者“恐低”。指数回暖后,投资者又出现“恐高”情绪,害怕入场点位过高。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当前,中证1000指数增强基金是否值得投资呢?

现在投资中证1000指数“划算”吗?

从上表中不难看出,虽然中证1000指数5月以来的涨幅较大,相较去年年底的高位仍有16%以上的跌幅。再来看看估值数据:

截至622日,中证1000指数的市盈率PETTM)已降至29.06,相较2021年底的36.98倍形成明显的低估优势,而且其估值还显著低于创业板指、科创50以及恒生科技指数。

一些投资新人可能不明白市盈率与投资之间的逻辑关系。市盈率是某种股票的每股市价与每股盈利的比率。我们平时所说的估值,实际上就是以市盈率来衡量的。

股票是上市公司净资产的所有权凭证,股票持有者可以凭借这一凭证,获得上市公司净利润的分配权,也就是股票分红。而市盈率体现的是,投资者花同样的钱,能分到的利润是多还是少。在同等条件下,花费同样的资金买股,一只股票的市盈率越高,投资者分到的利润越少,反之市盈率越低,投资者分到的利润就越多。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通过股票分红赚取收益的持有者却并不占多数,有相当数量的投资者是通过“炒股”来赚钱的,也就是低位买入、高位卖出,赚取其中的差价。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主要是因为分红太少了!

首先,分红有两种形式,派发现金股利和派发股票股利。也就是说,上市公司在盈利后不一定会直接派发现金给股东,也可能将可分配的利润转化为股本,再赠送股票给股东,以这种形式进行分红。在送股的情况下,股东想要获得收益,就又回到了原点,还是必须对股票进行卖出,进入“炒股”环节。

其次,股票价格与盈利不匹配是市场中的常见现象。市盈率就是衡量股票价格与盈利是否匹配的重要指标,一些热门股票的市盈率动辄几十倍、上百倍,每股能够分到的利润更是少之又少。

不过,正因为股票价格与盈利不匹配,才给了股票更多的获利空间,原因就在于上市公司盈利的增长。如果上市公司的利润大幅增长,股票的市盈率就会变得越来越合理,分红变得越来越可观,从而吸引资金流入,拉升股价。

这意味着在股票投资中,市盈率固然是一个很重要的参考指标,股票的成长性同样是需要我们关注的。在这一点上,中证1000指数同样具有优势。

近期投资中证1000指数还有哪些利好?

中证1000指数的成份股以小市值股票为主,它是由全部A股中剔除中证800指数成份股后,规模偏小且流动性好的1000只股票组成,能够综合反映中国A股市场中一批小市值公司的股票价格表现。

除了估值优势外,成长性方面,2020年下半年开始,中证1000指数的盈利涨跌幅就一直领先于它的估值涨跌幅

盈利增长与估值增长的“倒挂”,比较明显的是在2021年的一季度,在中证1000盈利增长31.42%的情况下,它的估值却降低了9.43%。今年一季度,中证1000估值大跌18.71%,盈利却上涨了0.68%,其投资性价比的提升不言而喻。

中证1000还有一个优势在于,其成份股的行业较为分散。其中行业权重较大的电子、医药生物、基础化工、电力设备等,占比均在8%~10%之间。指数的行业分散度较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单一行业下跌的影响,对于指数增强基金来说,选股操作的空间也拓宽了。

图片来源:Choice;数据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

尽管中证1000指数有这些好处,市面上现成的中证1000指数增强公募基金却并不多,投资者对于中证1000以及指数增强基金的认知也十分有限。为此,华安基金于近期推出了一只指数增强新基——华安中证1000指数增强,该基金有A类和C类两种份额。

华安中证1000指数增强,是一只以中证1000指数为基准的量化增强策略基金,业绩比较基准“中证1000指数收益率×95%+银行活期存款利率(税后)×5%”。

从收益目标的构成来看,该基金的收益预计主要由三部分构成,一是中证1000的指数收益,二是管理人选股提供的Alpha收益,三是新股的打新收益

投资策略上,该基金将量化基本面策略和量化交易策略相结合,致力于扩大基金的收益来源。基本面的选股指标包括风险因子配置、行业配置、个股基本面、个股事件驱动,交易指标包括大类资产T+N、股票T+N、舆情策略、机器学习和AI。

产品设计是一方面,背后的团队能不能很好地执行前期的构思,也是投资者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华安中证1000指数增强的运作背靠国内知名的指数与量化团队之一的华安指数与量化投资团队。该团队拥有超过20年的指数投资经验,发行并管理了国内第一支指数基金。

具体来看,该基金拟由马韬担任基金经理,马韬是上海财经大学硕士,拥有8年证券、基金行业从业经验,投资管理年限为4年。

入行之初,马韬便与量化结下不解之缘。2014~2017年间,马韬曾任职于国泰君安-证券及衍生品投资部,负责量化策略研发。2017年加入华安基金指数与量化投资部,2018年1月起管理华安MSCI中国A股增强。可以说无论在量化投资,还是在指数增强基金的管理上,马韬都已具有较为丰富的经验。

不过,相比中证500等宽基指数,中证1000指数尚未具备股指期货、期权等相关对冲工具,因此策略的设计上还有一定的可改善空间。6月22日,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发布《关于中证1000股指期货和股指期权合约及相关规则向社会征求意见的通知》,对新增中证1000的股指期货和期权合约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对于中证1000指数增强基金无疑是一大利好消息。

需要注意的是,股指期货的存在并不意味着对指数的利空,指数的走势主要是由它的基本面决定的。但股指期货的出现,对于提高指数流动性、丰富指数投资策略都有益处。如果相关工具能够顺利推出,中证1000指数增强基金的策略发挥空间也将得到进一步扩大。

风险提示

本文所涉的基金管理人及基金经理的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投资有风险,本文涉及基金的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我司未以明示、暗示或其他任何方式承诺或预测产品未来收益。投资者应谨慎注意各项风险,认真阅读基金合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销售文件,充分认识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情况作出投资决策,对投资决策自负盈亏。

版权声明

本文所涉的个人观点,不代表我司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未经许可,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修改或将其用于商业用途。转载、引用、翻译、二次创作(包括但不限于以影音等其他形式展现作品内容)或以任何商业目的进行使用的,必须取得我司许可并注明作品来源为排排网财富,同时载明内容域名出处。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