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老外都以为充电宝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很多老外都以为充电宝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2017年04月21日 11:50 小小竹子间

来源:公路商店(ID:zailushangzazhi)

刚来上海不久的史蒂夫边吃蟹黄面边向刚在探探上认识的妹子假装讨教中国生存指南,外面突然飘起了毛毛雨。

盯着电量只剩8%的水果手机屏幕,史蒂夫并不慌张,他起身出了饭馆门右拐,凭着自己650分的芝麻信用,熟练地借到了充电宝和雨伞。

靠着中国朋友在攻略贴里划的重点,史蒂夫一举告别“傻老外”的名号,打响了融入本土生活的第一枪。

不是每一个来中国的老外都像史蒂夫一样精明和前瞻,你最常看到的是人高马大的他们蹭到中国女孩旁边,用3分钟交换完个人信息,5分钟互加微信,10分钟勾肩搭背,在即将消耗完全部的中文词汇量后,冒出一句:“我可以借一下你的充电宝吗?”

当你在街上看到面露难色的老外朝你抛出一个拙劣的媚眼,可能他们并不是想撩你,只是因为手机没电了。

谁还没有经历过手机没电的恐慌,也就比犯毒瘾的瘾君子难受了那么一点儿吧。

那些在三里屯想刷卡买酒的老外一定是来中国只停留三天的,他们还没有遭受过酒保熟练拿出支付宝微信扫码牌后的白眼。

最后他们发现连DADA门口的煎饼果子都他妈要扫一扫支付,没有一个耐操的充电宝怎么行。

要想耐操,活好持久,1万毫安是最起码的。有次和一个体格健硕的老外在南锣鼓巷溜达,他看中了一个Hello Kitty形状的粉色充电宝,连赞了好几句so cute之后拿起来问老板多手机多少钱。老板想说这可是2万毫安的新货,质量好超耐用,随手在计算器上按了个20000。老外以为要2万块,吓得直摆手,不要了不要了。

我想翻译一下,但“毫安”这个词太高级,不会说。就跟他讲,这东西一次性能给爱疯充六七次电,巨牛逼。结果他以为这充电宝只能用一次,用完算球,脸色变得特别难看,拉着我就跑。

他的担心不无道理。他有一个朋友曾经在广州火车站买了一个特别便宜的充电宝,后来不小心摔了一下。于是,质疑人性真善美的一幕出现了。

那哥们儿真的犹豫了好久才把它捡起来,这粉末状的物体太他妈像毒品了。

常在北上广漂,谁还没挨过几个假充电宝。中国小贩深谙“单次合作”游击战的精髓,没人知道1万毫安的充电宝到底能给手机充几次电,也没人指望把30块在集散中心和客车站买的充电宝当传家宝。

好歹是缠了胶布的旧电池,起码能用一次,算是造假界的良心了。

当你冒着错过回乡下最后一趟大巴的风险,揪着小贩的领子怒吼时,得到的回答很有可能是这样的::“你难道没有想过充电宝在给手机充电的时候也想给自己留一点吗?它每次工作的时候都会给自己留下10%的电,不然肚子饿;电流过数据线的时候得交过路费,被拦下10%;最后进到手机,电源IC也得分一杯羹,10%又没了。”

所以5000毫安充不满电很正常,这世道,被克扣太多啦!最终你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缺乏同理心,然后将它小心翼翼地放进口袋,一路上欣赏窗外风景。

每次充电的时候数据线只要不是原装的,都得弯一弯来回试几次,那是电流被拦下来收过路费了,请耐心等待。

即便如此,很多老外用了中国产的充电宝后便再难割舍,就像在硬盘深处初尝蜜桃成熟的青少年。

去年在白云机场,三个外籍游客在托运行李时被带走,机场的工作人员在开箱后沉默良久,他们闹不明白四十多个五颜六色的充电宝是如何紧凑有序地塞进箱子里的。

“中国的充电宝不但外形精美,而且价格便宜,忍不住买了很多,打算回去作为礼物送给亲朋好友。”

三星Note7不许上飞机,大毫安的充电宝不许上飞机,更不许在飞机上用大毫安的充电宝给你的三星Note7充电。

一位来自巴西的客商眼看就要蒙混过关了,但还是没有在最后一步逃脱中国海关的火眼金睛,20个充电宝被当场充了公,那种心痛和愤恨程度不亚于自己新买的限量版球鞋被比你器大活好的情敌踩了一脚。

“老板看了我发的图非常喜欢,我是寄回去做样品的。”本可以成为巴西马云的他,在海关的严密监控下取出充电宝,一字排开,多角度拍照留底,选了2个最爱的款式带上飞机,忍痛与剩下的18个宝宝依依惜别。

在巴西,人们对移动充电装置的认知还停留在靠膝盖运动进行发电,估计充满一次得磨坏两条牛仔裤。

对于安上个手电筒灯就能喊价30美金的美国货,谁还能抵挡得住可以200小时超强露营照明、高效太阳能板还有打火机功能且只需一半价格的中国充电宝。

某宝上的老板没几个像雷军那样对自己的英语高度自信,但既便宜还是略显高端的小米一出口还是俘获了不少老外的芳心。

自从用了小米,Anker(专做移动电源的美国货)看起来就像个价格虚高的塑料便宜货!

“朋友我已经买了3个这样的充电宝了,但是最近小米在这附近搞大促销,10刀一个,我被下坏了,赶紧买了一打。”识货的用户只要一看到小米打折,就赶紧囤货。

老外们也没有特权,如果真想要小米就得想尽办法,为此《华尔街日报》还出了一篇攻略贴,经验人士手把手教你抢货。

“非常喜欢小米的简单设计和高质量,一次性能给iPhone6充4次电,非常好用!”油管视频博主亲测,成为新一代带货王。

充电宝成为中国继火药、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之后的第五个福泽人类的伟大发明。让人仿佛看到留学生占领脸书成为中国“土特产”一级代购并率领外国同学们集体发家致富的美好愿景。

来源:知乎

沙特小男孩很显然更具备成功商人的敏锐嗅觉,这样的觉悟不是每个人都有的,第三世界的人民更多的是依靠智慧给自己发电。

就连在美帝留学的人,当他们在课上若无其事地从口袋里掏出充电宝时,都会像当堂打开老干妈一样,引起好奇的目光和血脉喷张的表情,可能不一会儿就会有人过来问你:“哥们儿,这是WiFi吗?能借我用用么?”

我解释地口干舌燥,直到一位日本同学说,我们那充电都用皮卡丘。

“天哪!这个充得也太快了吧,你看看,言语之间已经7%了。”

刚到达拉斯沃斯堡机场的小婷在逛便利店时,一位来自路易斯安那州的大叔被她充满金属质感的充电宝吸引了注意。大叔最终征得借用试充机会后,用手掂量了一下充电宝的分量,发出了啧啧称赞。

“这是灵魂的重量,我要拍下来,然后让我的朋友从中国给我带一个,哦不,是一打!”

大叔显然是被20美金一个的超大容量充电宝吓坏了。

也不是说他们就没见过充电宝,要不然Anker在美国亚马逊上销量第一是怎么来的。

平均40美金的超大容量充电宝对于移动支付不发达、也不需要去荒野求生的普通民众而言是一种不必要的存在。在到处都有可能发现充电插头的美国,他们需要的移动电源常常是用来应急的几百毫安的“能量棒”。

JuiceBox迷你移动电源能为你的手机续航1小时。从此再也不用担心在付房钱的时候因为手机没电而受尽白眼了,用能量棒为你的绅士形象买单。

不得不说,他们的脑洞都用在野营身上了。

伦敦的地铁上没有信号,无论你有一个多粘人的女友还是谈着几百万镑的生意,只要刷卡进了地铁就得乖乖收起你的焦虑,和其他人一样,要么捧着手里的书和地铁报读起来,要么瞪着地面像哲学家一样发呆。

手机变成了板砖,一天才耗半格电,我还愿意和坐在身旁衣着褴褛的老爷爷聊聊天。

但你永远无法知道那个衣着褴褛的老爷爷是不是在南肯辛顿有独栋别墅,过着上街遛狗pub坐一坐的安稳日子。在消耗完几年留学的电池额度后,大多数人只能选择回国。

他们像蹒跚学步的孩子一步步熟悉微信和支付宝的界面,这是资本精神融入天朝秩序后对他们的反哺,为了能和遥不可及的女神骑上摩拜单车在胡同巷子里穿行,为了能在加班到凌晨三点的夜里用滴滴打上车,耐操的充电宝电量,必须永远满格。

歪果仁眼中的中国人

除了中国国货,歪果仁觉得中国人也是神奇的存在……在他们看来,中国人大概是这样的:爱喝热水个个数学牛逼什么都能吃人人都会耍功夫……广大朋友们出国后遇到的才是真的笑哭!

你们中国人,不是家家户户都养熊猫的吗~

来自加拿大的外教说:

来中国之前,他和他的小伙伴们都认为

中国人每家都养着熊猫

每天上街都能看到人们溜熊猫…溜…熊猫

来到中国后…嗯……

你们中国人居然直接喝热水?

合租和一家德国人住在一起,上周来姨妈,借他们的烧水壶烧热水(他们只是用来泡烧茶的水)

孩子妈妈 : 你是要泡茶还是冲咖啡

我 : 不是,我身体不舒服,想喝热水

孩子妈妈 : 你哪里不舒服,是感冒了吗

(因为当时我不知道痛经德国怎么说,于是……)

我 : 肚子疼

孩子妈妈很热心的拉着我的手,对我说: 我有治肚子疼很好的茶喔

然后给了我一个茶包,上面写着Fenchel(茴香)

我 : …… 谢谢,不过我只想喝点热水

孩子妈妈 : 为什么要喝热水

我 : ……不喝不是中国人……(其实我只是想解释说我大天朝很多人都这样尤其是女生)

然后……

她问我能不能叫她家人一起过来看看

我没明白状况,就答应了

于是……她集结了他的丈夫以及3个孩子一起来看我喝热水……我瞬间有种在直播自己吃翔的感觉

等我喝完了一马克杯的热水,他们一家人齐刷刷的敲桌子(等同鼓掌),然后我们就这样结束了美好的一晚~

在美国冬天的时候熬姜茶可乐……把一帮歪果仁看傻了

你长得很像数学很好的样子!

中国人都是好学生都是天才,首先中文字很复杂中国人会写中文字好牛逼,中国人会说中文好牛逼……尼玛我中国人会中国话很正常好嘛……然后今天一边看书一边转笔,马上一群人围过来问我肿么会转笔……然后开始说哇塞为啥中国人都会转笔太天才了……旁边一个不会转笔的中国人哭了。

在老外眼中,我们用来打字的键盘应该是长这个样子:一个圆形的大键盘,上面布满了常用汉字,需要使用哪一个字就按下对应的按键。

外国人脑洞开得真不是一般的大,除了能够想象布满汉字的键盘之外,还能够想到两个踏板,这两个踏板是用来切换段落的吗?恕我脑洞没那么大。哦,难道是简体和繁体字的切换?

看着这一圈的键盘,牙姐脑海里浮现出这样的画面:每一个中国人站在电脑面前,手执棍子,对着键盘动次打次的敲出一行行文字,仿佛鼓手一样帅气,偶尔还用踩踩踏板,画面真的美不胜收。

你们中国人怎么用筷子喝汤的?

有一个妹纸是酱紫回答的……这你就不懂了吧……

我们的筷子都是中空的,只要想喝汤了就按一个按钮,就可以变成吸管喝汤了……

恩,很好,这很中国~

来了就多看一眼

···

歪果小哥在深圳硬生生自己拼出了一台iPhone...还有啥中国做不成!

歪果仁眼中的国产机:猜猜谁是第一

这是谋杀!英媒错误吃法吃小笼包,惹怒亚洲吃货……

-END-

全球新闻眼

新浪财经出品

关注我们

看有温度的全球新闻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