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新战略的背后,许家印的思考

恒大新战略的背后,许家印的思考
2020年04月01日 21:05 高贵的官人

01

昨天,在恒大年报会上,许家印宣布战略转型:高增长、控规模、降负债。

据许家印介绍,“高增长”就是要实现销售高速增长。恒大今年总可售面积达1.32亿平方米,可售货值达1.27万亿,按照64%的去化率保守估算,完成8000亿销售并无压力。到2022年,还要实现销售1万亿。

“控规模”就是要严控土地储备规模,实现土储负增长。恒大目前拥有近3亿平米的土储,未来三年每年要降低3000万平方米左右,到2022年降低到2亿平方米左右。

而“降负债”就是要把有息负债每年平均下降1500亿,到2022年要把总负债降到4000亿以下。

显然,无论是高增长还是控规模,都是为降负债服务的。

对此,许家印有这样一番说法:“18年、19年,恒大销售回款每年维持在4500亿左右,如果今年实现销售8000亿,回款按7000亿计算,就会增加2500亿的销售回款。同时,恒大今年减少土地储备3000万平方米,就等于减少600亿的支出。这样一增一减,就一定能实现今年有息负债下降1500亿的目标。”

那么,恒大的负债情况究竟怎样?从财务指标看,恒大2019年全年实现合约销售额6011亿,核心利润408.2亿,现金余额2287.7亿,资产负债率77.9%,净负债率159.3%,负债压力确实不低。

▲尽管恒大负债较高,但客观地说,恒大敢于直面高负债问题,敢于向世人宣示降负债的决心,就已经超越很多对负债问题遮遮掩掩的房企了。

02

其实,相比负债,恒大拥有强大的销售能力、强大的管控能力和团队执行力,个人觉得,并不用特别担心负债问题。

比如在今年年初,恒大发起了“网上销售”的颠覆性营销革命,截至3月底,恒大实现销售额1465亿,同比大增23%,销售回款1133亿,同比大增55%,刷新了恒大一季度销售及回款最高历史纪录,同时排名位列行业第一。

由此,恒大若保持现有的销售力度,拥有更充足的回款,更充足的现金流,大幅降低负债率并不难。

倒是,从恒大说今年要销售8000亿、减去3000万平米的土储来看,恒大一方面是秉持着危机感,为其持续实现高质量发展增添更大的信心与底气。

是啊,虽说恒大依靠网络售房成功度过了疫情,但是看看整个行业,房市交易几乎冰冻,不少房企陷入了寸步难行的境地。有着高负债的恒大,自然居安思危。

另一方面,恒大则是进入了一个收获的季节。

所谓“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此前的布局,未来的利润,总是要变现的。趁着当下预判行情还不错,享受一下秋收的喜悦,也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

03

说实话,在我的印象中,恒大一直都是一个很有全局观、很会观察大势的房企。

比如,在2015年,整个行业以去库存为基调的时候,恒大许家印却选择了规模扩张,宣称要在48天内上100个项目,2017年要实现3000亿元销售额,2020年要实现5000亿元销售额!复合增长率维持在30%!

这样的大手笔,顿时在地产圈里炸开了。要知道,万科郁亮还在不久前发表“地产进入白银时代”的宣言,万达更是在不久后宣布去房地产化。

对此,我还记得,当时很多房地产业内人士吐槽恒大,说恒大太疯狂。

现在回头看呢?恒大5000亿的销售额,早在18年就实现了。

再比如,2017年,正是中国各大房企扩张最迅猛的时候。福晟在此期间拿了很多高价地,万达、复星在海外并购也很凶猛。唯独恒大,却选择赎回永续债,仅半年时间就把负债率大降三成。

由此出现的现象是,随着调控和降杠杆大潮来临,很多的地王被套牢;当国家开始排查金融风险,万达、复星等大批企业遭受影响,而恒大却始终能稳立潮头,甚至成了公认的去杠杆先锋。

如果说,踩对两年节奏是运气,那么恒大,踩对了最近五年、十年的节奏,这还是运气吗?

那必定就是本事了。

由此,鉴于恒大在房地产方面的节奏一直踩得很好、全局观一直很稳,这一次,恒大宣布战略转型,我同样也不觉得有什么问题。

也许,房地产行业本身就有一个扩张-收缩的周期。所谓“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恒大作为一个成长比较晚的公司,1997年才成立第一个项目公司,在20多年来的一直都是追赶者的角色,在面对中国房地产的黄金20年,恒大的战略就是高负债,高增长。

而随着行业逐渐进入调控深水区,恒大净负债率从2016年的450%多,下降2017年的180%左右,再下降到2019年的150%左右,恒大提出“高增长、控规模、降负债”的战略转型,也就水到渠成了。

04

当然,恒大在房地产方面选择轻装上阵,也并非没有其他的理由。比如,恒大可以省出更多资源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

▲如今,恒驰1即将发布,广东、上海工厂即将下半年竣工。

恒驰汽车的销售网络和充电网络,恒大也准备好了,看起来,老许又是大干一场的节奏。

对于新能源汽车,大家都知道这是一个趋势。尤其是特斯拉上海工厂投入运营后,特斯拉电动车价格大幅下调,宛如鲶鱼效应,刺激了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

由此,从这方面看,左手地产,右手恒驰,恒大在产业层面未雨绸缪,背后的全局观仍然值得我们深思。

关于地产,希望能与大家有更多交流。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