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线下理财公司:“我们就是骗啊。”

某线下理财公司:“我们就是骗啊。”
2018年05月25日 12:10 kim剁椒燕窝

(笔者注:文章中所涉及姓名均为化名)

笔者曾就职于银行信贷部门,经手贷款/信用卡审批工作。虽然阅尽了借款人画像,依然会遇到令人惊讶的个案。

记忆中的某天,笔者例行翻看前一工作日的业务申请记录。那是一批信用卡申请,客户通过银行官网自行录入信息,之后提交。网络客户的资料经常不完善,需要事后人工审核。

我迅速浏览,在经过一位客户时停了下来。为什么?因为资料实在错得太离谱。

这位客户在申请表格上所填姓名为“李晓钢”,身份证上的名字则是“王刚”。他同时提交了工牌作为工作证明,单位是深圳某家线下小型理财公司,岗位是理财顾问,上面印制的名字则是“李晓钢”。

李晓钢?王刚?傻傻分不清楚。

笔者心中升起了疑问:

客户写错了姓名?

客户是否有过曾用名?

客户错用了别人的资料?

不猜了,电话打过去核实,问个清楚。

电话接通

笔者:“您好,请问是李晓钢先生?”

申请人:“你哪里?”

笔者:“这里是XX机构,您昨天在网络上提交了一笔信用卡申请,是吗?”

申请人:“是啊是啊。”

笔者:“我们审核资料时发现一个问题。您在申请表上写的名字是李晓钢,工作牌上的姓名也是李晓钢,但身份证上的姓名是李刚,请问以哪个为准。”

申请人:“都可以啊,两个都是我的名字啊。”

笔者:“为什么是两个不同的名字?”

申请人:“我身份证上的名字是王刚,但我平时工作的名字是李晓钢。”

笔者:“身份证上的名字才是你的真名,对吧。”

申请人:“是啊。”

…………

有意思,接着问。

…………

笔者:“为什么工牌要用假名呢?”

申请人:“我们都是这样啊,同事都是这样做的啊。”

笔者:“您和同事的工牌都用假名,就是说,公司是对此是默许的,是吗?”

申请人:“对啊,有什么问题吗?”

笔者:……(笑,摇头)

申请人:“我们公司都是这样做的呀。”

笔者:“你们这样做不是骗吗?”

申请人:“哎呀……你要说骗……那我也没办法。”

笔者:“这个问题我清楚了,我还有一个问题。既然李晓钢是假名,您为什么要用它来申请信用卡呢?”

申请人:“因为我的工牌姓名是李晓钢啊,不用这个(假名)怎么申请?”

笔者:“您是第一次申请信用卡吗?”

申请人:“是啊。”

笔者:“我在此说明下,只有身份证上的姓名才有法律效应。一个人所有的社会活动,只要涉及身份信息,都必须以身份证上的信息为准。如果您要申请信用卡,请以身份证上的真名来提交。”

申请人:“这样啊,银行真麻烦,那我换个名字吧。”

笔者:“请您以真名在网上重新提交申请,如果工牌姓名不符,请让人事部门开具一份收入证明,但上面必须写您的真名。”

申请人:“你不能直接帮我改吗?我再补一个人事证明给你喽。”

笔者:“抱歉,客户姓名属于重要信息,我们不能随意修改。”

申请人:“好吧好吧,太麻烦了。”

看到这里,各位作何感想呢?笔者当时不仅无语,更是细思极恐。

金融是极其严肃的行业,风控是所有业务的前提。在各种风险因素中,最大的风险是人。一般金融从业者入职时,用人单位都会对其进行专业培训,首先讲明的就是职业操守,然后才是产品和流程。哪怕聘用人员的素质一般,但基本的岗位理念是可以灌输完善的。

然而现实是:竟有线下理财公司默许员工用假名,或是主动要求员工用假名。

我们可以展开思考,员工用假名开展理财业务,目的是什么?

万一理财出事,员工方便回避客户。

万一员工离职,公司可以推卸责任。

万一公司跑路,客户难以追查人员。

公司所有员工都不敢用真名面对客户,你敢买它销售的理财产品吗?撇开用假名不提,这位理财顾问连基本常识都不懂,拿假名申请银行信用卡,素质何其之低?对于“骗”的概念说得轻描淡写,法律意识何其之淡薄?这样的群体,能给你提供什么理财服务?

这哪是一家理财公司,整一个黑店啊!

从小处看大处,如此荒谬的做法,是否普遍存在于类似的线下理财公司?笔者不寒而栗。

时间回到2017年10月,笔者某日下午散步,遇见一群制服男女沿街路演。桌上摆满了血压仪和养生手册,地上堆满了油盐米醋,旁边立着大海报:“某理财机构第X届广场舞比赛,奖品等你来!”……笔者走进围观,制服男女完全不理睬,反倒是主动拦截过往的大爷大妈。如此定位明确的客户范围,笔者还能说什么呢?不是老人家,还不欢迎你。

相比于监管加强后逐步阳光化的P2P,线下理财公司才是真正的水深不可测。一方面,线下理财公司不存在准入门槛,业务过度扩张,经营水平良莠不齐。另一方面,监管上也未明确具体监管主体,信息披露远不如线上p2p业务,风险不断积累。

P2P的交易过程,所有资金清算和信息交换都必须在线上完成。P2P平台仅是信息中介,通过信息披露,向客户揭示项目内容和风险,由投资人自行选择投标,最终撮合借贷双方交易。越是符合监管的P2P平台,其商业模式、支付方式、借款人信息、标的内容、前十大借款人集中度、前十大投资人集中度,越是详细披露。无论风险还是资产,乃至监管对其的影响度,P2P都与线下理财公司完全不同,不能混为一谈。

投资人在分清P2P与线下理财的同时,更应该多个心眼,面对理财顾问,投资人也能够做“反向尽职调查”。多问这几个问题:理财公司资质如何?股东关联机构如何?工作人员真实身份如何?项目信息披露如何?营销方向如何?销售手法如何?资金流向账户如何?网络负面信息如何?……多和对方周旋,是骗子总会露马脚。

最后,保护好咱爸妈,告诉他们:理财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别信甜言蜜语!

(本文为作者“剁椒燕窝”原创,欢迎关注交流。)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