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2020盘点 练内功、创功、实功 严字当头深意几许?

银行业2020盘点 练内功、创功、实功 严字当头深意几许?
2021年02月04日 10:00 首条财经-

作者:赤耳

编辑:木宁

风品:蓝湛 于心

来源:首财——首条财经研究院

立春时节,银行业监管寒意仍浓。

2月2日,央行一连开出多张百万级罚单,涉及山东威海银行、蓬莱农商行、新疆轮台农商行等。

行业分析师郝瑞表示,2021年,银行业经营环境并未明显改善,央行宏观审慎结合银保监会微观审慎,行业将延续2020的高压监管态势。

01

练内力 严字当头 罚单翻倍

回望2020,严监管是银行业的关键词之一。

这一年,强调合规、精准“拆弹”、让利实体、夯实业绩是一条行业主线。穿透房地产融资、影子银行、交叉金融业务等乱象区,一条条问题大鱼先后浮出水面。

据财经网不完全统计,2020年全年,银保监会及各级银保监局共披露3878张罚单,合计罚款金额近15.42亿元,相较于2019年1500多张罚单、8亿多罚金,可谓开挂井喷。

梳理罚因,公司治理、内控管理是漏洞高发地。

聚焦“千万”级罚单,较典型案例是交通银行温州分行。2020年11月3日,因内控管理严重缺失、客户经理利用职务便利办理虚假抵押贷款,其被银保监会温州监管分局罚款2820万元。

2020年12月31日,银保监会相关负责人强调,低效的公司治理是当前我国银行保险机构尤其是诸多中小机构风险事件的主要根源。

具体业务看,信贷首当其冲。

主要包括贷款三查不到位、贷前贷后调查管理不到位、信贷资金被挪用、违规发放贷款、虚增存贷款、贷款风险分类不准确等。其中,银行资金流向房地产领域是突出重点。

据界面新闻梳理,在年内13张单张罚金超过千万罚单中,8家银行涉及房地产领域。

例如上海银行,千万级罚单中涉及多项贷款业务违规,包括违规向资本金不足、“四证”不全的房地产项目发放贷款,以其他贷款科目发放房地产开发贷款;违规向关系人发放信用贷款;发放贷款用于偿还银行承兑汇票垫款;虚增存贷款等23项违规。

再如武汉农商行,也因超授信额度且违规审批发放贷款;贷前调查不尽职致使贷款形成损失核销;贷款五级分类不准确;贷后管理不尽职导致贷款资金被挪用;违规发放贷款用于偿还银行承兑汇票垫款等21项违法违规行为被罚。

2020年11月30日,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发表《完善现代金融监管体系》指出,房地产与金融业深度关联,“目前,我国房地产相关贷款占银行业贷款的39%,还有大量债券、股本、信托等资金进入房地产行业。可以说,房地产是现阶段我国金融风险方面最大的‘灰犀牛’。”

一月之后,2020年12 月 31 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为房地产贷款余额占比、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占比划出红线。

六大国有大行和国家开发银行为第一档,房地产贷款余额占比上限和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占比分别为40%和32.5%,;中资小型银行和非县域农合机构是22.5%和17.5%,县域农合机构是17.5%和12.5%,村镇银行是12.5%和7.5%。

从2020上半年数据看,成都银行两条红线均踩中。房地产贷款余额占比上,成都银行是所有银行中最高的,为35.82%,须压降13.3%。个人住房贷款占比上,也是第三档中最高的,为26.03%,须压降8.53%。

行业分析师于盛梅表示,此次新规与8月房地产融资三红线相辅相成。前者限制银行的房贷业务占比,收紧房地产资金供给,后者控制房企债务规模,压缩资金需求端。上世纪以来,世界上130多次金融危机中,100多次与房地产有关。目前,我国房地产相关贷款占银行业贷款近四成,还有大量债券、股本、信托等资金进入房地产业,隐患值得警惕。

对银行来说,房地产贷款算是优质资产,一块地、一套房抵押在银行,即使贷款坏账还能拍卖,对不良率是极大保证。因此,房地产贷款成为银企业务首选,尤其是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可谓“急先锋”。

可以说,整治灰犀牛,监管层有良苦用心。但对上述超标银行而言,整改压力与难度不容小视。

当然,也不乏优质表现者。如同为第三档的宁波银行、南京银行等,两红均未踩。从罚单看,锦州银行、哈尔滨银行、青岛银行、重庆银行、成都银行常熟银行、无锡银行、江阴银行、吴江银行、张家港行、甘肃银行11家银行也全年未收罚单。

02

夯实功 降不良的顺势与逆势者

再看“拆弹去险”,降不良也是重头戏。

一直以来,银行股估值不高、常有破净破发的尴尬,资产质量不足是主要原因。而受疫情影响,实体经济承压,市场上述担忧再有加强。

2021年1月22日,银保监会副主席梁涛表示,2020年银行业共处置不良资产3.02万亿元。截至2020年末,不良贷款余额3.5万亿元,较年初增加2816亿元;不良贷款率1.92%,较年初下降0.06%;逾期90天以上贷款与不良贷款比例76%,较年初下降5.1%。

从财报看,10家上市股份制银行中,已发布业绩快报的招商银行、兴业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营收分别为2905.08亿元、2031.37亿元、1947.31亿元、1425.3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71%、12.04%、3.81%、7.32%;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973.42亿元、666.26亿元、489.80亿元、378.2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82%、1.17%、2.01%、1.26%。

已发布业绩快报的3家上市城商行江苏银行、上海银行、长沙银行营收分别为520.26亿元、507.46亿元、180.0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68%、1.90%、5.0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50.66亿元、208.85亿元、53.3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06%、2.89%、5.08%。

要知道,受减费让利、利差缩小、去不良等因素影响,银行业整体业绩承压明显。能有如此营利双增的成绩单,可贵可喜,值得肯定。

同时,不少银行也实现了不良“双降”。截至2020年末,招行、兴业、中信、光大的不良贷款率分别是1.07%、1.25%、1.64%、1.38%,分别较上年末下降0.09个、0.29个、0.01个、0.18个百分点。兴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496.56亿元,较上年末减少33.66亿元;光大银行不良贷款额416.66亿元,较上年末下降1.29%。

城商行中,截至2020年末,江苏银行、长沙银行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32%、1.21%,较上年末分别下降0.06个、0.01%。

视为利润“调节器”的拨备覆盖率,也有明显改善。截至2020年末,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光大银行拨备覆盖率437.68%、218.83%、182.71%,分别较上年末增加10.90个、19.70个、1.09个百分点。

当然,有顺势者,也不乏逆势者。

仍以上海银行为例,截至2020年末,上海银行不良贷款率1.22%,较2019年末上升0.06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321.38%同比下降 15.77 %。

反观江苏银行,不良率连续五年下降。2020年末,江苏银行不良贷款率1.32%,较期初下降0.06%,为上市来最低。拨备覆盖率255.74%,较期初提升22.95%,连续五年提升。

同为2016年上市,同处长三角经济带,却是两种截然不同风貌,不知上海银行作何感想。

值得注意的是,除贷款核销等举措外,不少银行也积极探索不良资产的处置方式,包括与AMC(资产管理公司)达成债权转让协议、加快发行不良资产ABS(资产支持证券)等。

中国华融数据显示,仅2020上半年该公司收购不良资产规模累计就超800亿元,其中6月就超过500亿元。

这与政策扶持不无关系。也是2020年6月,银保监会下发《关于开展不良贷款转让试点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和《银行不良贷款转让试点实施方案》,拟进行单户对公不良贷款和批量个人不良贷款转让试点,银行可向全国性AMC和地方AMC转让单户对公不良贷款和批量转让个人不良贷款。

行业分析师李晨表示,这意味着银行将有更多不良贷款转让给AMC,有利于其精准拆弹、高效解决不良处置问题。

安信证券研报指出,展望银行业,本轮坏账暴露周期将接近顶峰,当前资产质量认定更加严格、更加真实,即便考虑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后续银行不良生成率也将稳中有降。

换言之,这次刮骨疗毒、瘦身排雷,虽然不乏阵痛,却也为行业下一步的稳健高质量发展打下基础。另一方面则也凸显了逆行者的窘境、改变之迫切。

的确,高质量发展从不是一句空话。打磨内力、阵痛蝶变、夯实资产质量没有捷径、也容不得小聪明、侥幸心理。个中考量,值得深思。

03

创新功 服务实体 理财头部盛宴?

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经济兴,金融兴。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两者共生共荣。

而银行是百业之母,是整个金融市场运转的主体和核心。整个金融资产中,银行业占80%以上。

2020年一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速首次出现-6.8%负增。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同比下降36.7%,A股上市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速大幅降至-29.14%。

黑天鹅与灰犀牛交织,实体经济盼资金如甘霖,银行业自然成为让利主力军、助活稳定器。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表示,为帮助受困小微企业渡过危机,银行业切实落实“六保”任务,助力实现“六稳”目标,全年让利目标1.5万亿元。

聚焦重庆银行,2020上半年通过主动降低贷款利率、减免利息罚息等方式向实体企业合理让利6.3亿元。

江苏银行,2020年国标口径小微贷款余额超4400亿元,持续保持江苏省内同业第一,其中普惠小微贷款余额超850亿元,同比增速近30%,全年新服务小微企业近2万家,位居江苏省同业前列。

央行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1月至11月,银行业累计对6.2万亿元贷款本息实施延期还本付息,累计新发放3.4万亿元普惠小微信用贷款;截至2020年11月末,银行支持3188万户小微经营主体;全年实现1.5万亿元金融系统向实体经济让利目标。

每一个跳跃的数据,都彰显了责任担当。

而高效精准背后,也离不开银企转型升级、金融科技的创新力量。

还以重庆银行为例,其推出的“优优贷”强化了中长期融资支持,通过让企业6年内无需“过桥资金”冲贷,极大降低企业续贷成本。

江苏银行,则加快实施智慧金融进化工程。通过金融服务平台“随e融”,为企业和个人提供一站式、全线上的融资服务,主打“最多点三步,最多填三项,顾问式服务”。

业务方面,银行理财可谓一枝独秀。从2018年12月,监管批设中银理财、建信理财以来,目前已有24家银行理财子公司获批筹建,20家开业。

发展如火如荼,但承若保本、调节受益、粗放代销基金等违规乱象也不断滋生。

2020年7月31日,监管发布权威信息,《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业内俗称“资管新规”)中的过渡期延长至2021年底。即在2021年12月31日前,不符合资管新规的老资管产品都须处理完毕。这意味着银行理财面临合规大转型。

同时,银行理财也打破刚性兑付,保本理财逐步退出历史舞台。至2020年7月末,包括交行、邮储银行、兴业银行等多家银行保本理财产品余额实现清零。而符合资管新规的净值型理财产品数量、规模逐步增长。

2020中报数据显示,中信银行、兴业银行、平安银行净值型理财产品占比超六成,杭州银行净值型理财产品占比高达87.23%。

新旧交替、规则重塑、业务转型,洗牌在所难免。目前看,银行理财子公司大多是大中型银行的盛宴,竞争激烈。

据《普益标准·银行理财能力排名》,2020年4季度,全国性商业银行中,理财能力综合排名前五的银行依次是兴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华夏银行和中国银行。收益能力排名前五的银行依次是渤海银行、兴业银行、华夏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光大银行。

换言之,中小银行如何追赶上位,能否分一杯羹?有待时间作答。

04

改革加速度 2020与2021

可以肯定的是,无论大小银行,合规提质、增效创新,打造核心竞争力已是必须之举。

2021开年伊始,《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行动方案》发布,我国将支持社会资本进入银行等金融服务业 允许在境内设立外资控股的合资银行。

这意味着,我国金融业改革步伐再有提速、开放大潮来袭。国际金融巨头涌入,带来充分竞争,带来充分成长、当然也带来充分洗牌。头部效应、良币效应下,风控体系薄弱、实力差的从业者,一定会率先出局。

显然,2020年的拆弹去雷、练内功、创新功、夯实功是生存之基、也是发展之本。

2020年10月16日,央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修改建议稿)》公开征求意见,即时刷屏。

公司治理、资本与风险管理两章节尤为注目。强化问责追责、增设对实控人及风险事件直接责任人员罚则、建立监事会向监管机构报告机制......,从运行机制到管理措施,字斟句酌,监管层都透露出浓浓的高质量导向。

展望2021年,全球经济依然动荡、国内经济复苏仍不稳定不平衡,各类衍生风险不容忽视。

爱之深,才责之切、管之严。从此看,开文的强力监管亦有良苦用心。

近日,监管部门频频发声,表示各项政策以稳字当头,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

换言之,2020年的上述关键词,2021年依然在有鲜活生命力。

本文为首条财经原创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