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站!中国第五座南极考察站被命名为“秦岭站”!有何特别之处?

开站!中国第五座南极考察站被命名为“秦岭站”!有何特别之处?
2024年02月07日 19:08 生态中国网

2月7日,我国第五座南极考察站正式开站,填补了中国在南极罗斯海区域的考察空白,该站被命名为“秦岭站”。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副主任龙威介绍,这一命名主要有两方面的考虑:

一是秦岭是横贯我国中部的古老山脉,是我国地理上的南北分界线,也是中国地理、历史、文化多元一体的重要标志,被尊为华夏文明的龙脉,家喻户晓、知名度高,而新站所处区域同样也有一条作为南极洲东西地理分界线的横贯山脉。

二是秦岭水系发达、植物荟萃,是“南北生物物种库”“天然药库”,还是地球上唯一的朱鹮营巢地,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型代表,这与新站绿色、环保、节能的设计理念相契合,可以展示我国重视南极环境保护、践行“绿色考察”国际倡议的良好形象。

(自然资源部供图)

秦岭站,位于南极罗斯海海域的恩克斯堡岛,建筑面积5244平方米,主体建筑设计从中国航海家郑和下西洋导航所使用的南十字星中得到启发,兼具中国文化意象和国际形象品质。是继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之后,我国第五个南极考察站,预计可接待度夏考察人员80人,越冬考察人员30人。将为我国认识南极、保护南极、利用南极做出新的贡献。

“极端环境中的极致建筑”

新考察站是继长城站、中山站之后,我国在南极建设的第3个常年考察站。新考察站“新”在何处?来自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的罗斯海新站建筑设计师祝贺给出的答案是“集约高效、绿色低碳、智能先进”。

——集约高效

新考察站主楼由中央环廊和东西两翼构成,呈南十字星造型。各功能区高度集成、彼此衔接。

“设计时,我们考虑到当地高寒、强风、辐射等特殊的恶劣环境,建筑采用了集中式形态。考察队员生活、工作、交流等日常活动完全可以在一体式主楼里进行,除必要的野外工作,可以做到足不出户。”祝贺说,集中式建筑能使占地面积最小化,降低对南极环境的扰动。

主楼内部采用了模块化设计,模块化率达到45%,主要包括16个越冬宿舍单元、26个度夏宿舍单元以及各类办公室、实验室等。模块中大部分室内固定家具、设备及管线都在工厂预制,大大减少现场工作量。

在内部空间,“考虑到机械振动、噪声干扰、空气质量、封闭性环境的心理影响等,我们针对性地设计了解决方案”。祝贺以缓解考察队员心理压力为例,建筑内装采用明快的色调、温暖的木质表面;设置植物温室,屋内变得绿意盎然;餐厅落地窗面向海湾,队员可以欣赏绝佳的南极风光。

——绿色低碳

“绿色考察”理念贯穿新站设计、建设全过程。

祝贺说,新站以被动式建筑技术应对极端环境;采用可再生能源和传统能源相结合的能源系统,优先采用风能和太阳能等清洁能源,“设计方案中,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占比超过60%”。

此外,新站根据功能分区的使用特点,分别对越冬、度夏区域实行独立能源供应,根据工况状态灵活设置和调节。度夏宿舍及海洋实验室在冬季无人状态下仅维持值班温度,降低能耗。

——智能先进

在祝贺看来,近些年来,建筑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等相关领域发展,支撑新站设计得更智能和安全。

新站采用了数据化、自动化、无人化、远程化运营系统。此外,新站还集成了微电网监控、能量管理平台等先进技术。“这是微电网跨技术领域、多系统协调集成的南极考察站综合应用示范项目。”祝贺说。

安全方面,采用轻质高强的建筑技术与材料,可以抵抗零下60摄氏度的超低温和海岸环境的强腐蚀;智慧火眼消防系统,10秒内精准识别,快速响应。

据央视新闻1月底报道,新站在幕墙板安装时期,曾遭遇12级的飓风。时速120公里的飓风裹挟着地面的积雪掀起了漫天的迷雾,能见度不足5米。

在经历了72小时飓风的连续冲击之后,新站依然毫发无损地屹立在南极罗斯海!

建设南极罗斯海秦岭站意义重大

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副主任龙威表示,这个考察站它的位置是在罗斯海这个区域。这个区域的特点,我们用科学的语言来描述就是它是在南极地区岩石圈、冰冻圈、生物圈、大气圈等典型的自然地理单元集中相互作用的一个区域,所以它的科研价值非常重要。

龙威指出,从中国履行《南极条约》赋予的权利和义务、参与南极治理的角度看,建设罗斯海新站具有重要意义。

龙威:它是建在恩克斯堡岛,我们国家牵头和意大利、韩国通过《南极条约》协商会议,在这个岛上设立了恩克斯堡岛南极特别保护区,保护区主要保护企鹅,当地有很多阿德利企鹅。中国需要履行条约赋予的一些权利和义务,这其中就包括对进入到保护区的这些活动进行监督管理。我们要依照保护区的管理计划,对其他国家的人员进入到这个保护区开展活动,有一个监督和检查的义务。

第二个,罗斯海这个区域是《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公约》设的一个海洋保护区的范围,所以我们这个罗斯海新站建立起以后,可以和考察船相互配合,我们对这个罗斯海的海洋保护区的一些情况进行监测,主要是在海洋生态方面的监测,为海洋保护区的管理提供科学支撑,同时也可以支撑我们参与南极事务的管理。

龙威指出,从国际合作开展科学考察来讲,建设罗斯海新站具有独特的价值。

龙威:罗斯海新站建立起来以后,它主要包括对海洋、生态,还有陆域、冰川、空间等方面开展业务观测。观测的结果可以为评估南极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提供基础支撑,就当地的地质和鸟类等情况,我们也可以做一些综合调查,来掌握这个区域的环境状况。同时,在新站的周围,离得最近的是意大利的一个考察站和韩国的一个考察站,稍远一点的有美国和新西兰的两个考察站。我们可以和这几个考察站开展国际合作,开展一些联合的研究。在这个区域,我们还可以做一些陆海、冰川等多学科的综合调查。

龙威指出,罗斯海新站不仅仅是科考站,作为“枢纽站”还将发挥枢纽的作用。

龙威:我们叫它“枢纽站”,这个含义是从后勤的保障或者叫支撑这个角度来谈的。因为通过国际合作的方式,我们可以把它作为一个东南极和西南极的空中中转的一个点来进行保障。我们的固定翼飞机“雪鹰601”可以参与到航空保障当中,提高科考基础的保障能力。

龙威指出,现在随着去南极游客的增多,南极也受到了人类活动的影响,如何保护南极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龙威:像长城站所在的区域纬度比较低,相对容易到达。除了我们这些科考队员之外,还有很多的游客也经常到这个区域,所以它这个环境承受的压力是比较大的。在这样的一个地方参加一次考察,尤其是做越冬的考察,可以了解这个环境的状况。环境保护是国际极地治理的重要议题。我们要认识南极、保护南极、利用南极,就需要了解它的环境状况,按照有关的规定把它保护好,将来我们也可以对它进行更好的利用。

在南极洲的多个边缘海中,新站为什么选在罗斯海?

“那里是一个‘冰火交融’的神奇地方。”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院长周朦教授说,“在西南极冰架下有多座活火山,其中很多在罗斯冰架下。罗斯海沿岸有埃里伯斯火山、墨尔本火山等多座著名火山,冰雪覆盖、山海相映。在寂寞荒凉的南极冰海,活火山的热液为极地生物提供了宝贵的能量来源。”

罗斯海沿岸的火山。新华社记者 张建松 摄

罗斯海是地球上为数不多的最接近原始状态的极地海域之一。海洋生物丰富、生态网完整,大约生活了50%的南极C型虎鲸、40%阿德利企鹅和25%的帝企鹅。2016年,在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委员会第35届年会上,罗斯海被正式划设为全球最大的海洋保护区,总面积155万平方公里。

在我国第30次南极考察中,记者曾乘坐“雪龙”号,前往罗斯海恩克斯堡岛开展建站前期准备工作。当时正值南极夏季,天气晴好,罗斯海风平浪静,船航经的海域,时常可见一座座造型各异的冰山漂浮在海面上。有时,平静的海面上会突然出现一阵涟漪,一头鲸鱼在一座巨大的冰山脚下露出海面,悠然嬉戏。

罗斯海是南大洋深入南极大陆纬度最高的一个边缘海,是船舶进入南极大陆的传统航路。一百多年前,许多南极探险家都选择在罗斯海登陆,从这里踏上探索南极大陆的征程。1911年,挪威探险家阿蒙森探险队就是在罗斯冰架鲸湾设立基地,启程成功抵达南极点。

罗斯海沿岸地理优越,横贯南极山脉中的巨大冰川划入罗斯海,蔓延形成了著名的罗斯冰架。罗斯海地区具有岩石圈、冰冻圈、生物圈、大气圈等典型自然地理单元集中相互作用的特征,科学考察价值高,吸引了许多国家建设考察站。

此前,罗斯海地区已有6个国家建设了7个考察站,分别是:美国麦克默多站、新西兰斯科特站、韩国张保皋站、俄罗斯的俄罗斯站和列宁格勒站、意大利马里奥·祖切利站、德国冈瓦纳站。

来源:生态中国网综合央视新闻、新华社、科技日报等;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本图文不做商用,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