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再挥关税大棒,或重创美国可再生能源

特朗普再挥关税大棒,或重创美国可再生能源
2025年04月03日 17:25 生态中国网

当地时间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其最新的关税计划,签署了所谓“对等关税”行政令,宣布除了10%的“最低基准关税”以外,还将对一系列贸易伙伴征收高额关税。欧盟、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瑞典等多个美国传统盟友均第一时间发声对此表示反对。

图/pixabay

特朗普一向被认为是“气候不友好型总统”。有分析人士表示,特朗普的关税可能会提高美国可再生能源项目的建设成本,从而增加这个本就步履蹒跚的行业所面临的挑战。

以风电为例,风力涡轮机等发电设备的零部件通常由全球多国供应商的制成,最终在美国组装。关税可能会增加每个进口部件的成本。

伍德麦肯兹(Wood Mackenzie)是全球能源和自然资源领域具有权威影响力的咨询机构,根据其分析师恩德里·利科(Endri Lico)消息,2023年美国进口了约17亿美元的风能相关组件,主要来自欧洲、墨西哥、越南和印度等地。

虽然特朗普的关税落实细节仍有待观察,但利科估计,对进口商品征收25%的关税可能导致陆地风力涡轮机的成本增加10%,并使建设可再生能源设施的成本上涨7%。

美国能源信息署(EIA)此前发布的数据显示,风能是美国最大的可再生能源,2024年美国风电场的发电量较2023年增加了7.7%,占美国总发电量的10.3%。包括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和地热能在内的所有可再生能源贡献了美国发电量的24.2%,高于上一年的23.2%。

由此推断,成本的增加反过来也可能导致美国电力价格的上涨。除了居民日常用电之外,科技发展也将受其影响。在数据中心和电动汽车的用电需求呈现快速增长态势的现状下,高昂的电价或阻滞新能源及人工智能的开发。

实际上,在“关税事变”以前,由于对特朗普政府及其能源政策抱持的不信任态度,已经有分析人士下调了对于美国可再生能源增长的预期。

美国东海岸各州正指望近海风能在接下来几年实现其清洁能源目标,但情况并不乐观。分析人士透露,在这些耗资数十亿美元的项目中,仅有少数可能在未来几年内建成。

世界排名第一的风力发电设备生产商维斯塔斯(Vestas Wind Systems)和丹麦风电巨头沃旭能源(Orsted)的股价在过去一年里尽显疲态,但周三这两家公司的股价均有所上涨。

面对特朗普的关税风暴,可以猜测,如何规避苛重税负也将成为新能源厂家竞争格局中的一环。

利科表示,涡轮机制造商例如维斯塔斯和通用电气,他们在美国的主要竞争对手,可以通过在海外设厂来改变零部件的采购方式,以规避关税政策带来的成本负担。

来源:生态中国网编译纽约时报;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本图文不做商用,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